紧固件市场三年过千亿 产品质量提高快

2012/06/19 10:10中国设备网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在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为机械工业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企业多数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提高了装备水平和制作能力,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重点企业均完成了ISO9001质量认证。

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并步入国际贸易大国的行列,中国紧固件产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的紧固件产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种规格齐全、质量上乘的紧固件专业生产体系,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和出口基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紧固件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280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084.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57%;实现利润总额57.46亿元,同比增长64.32%。

全球对紧固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三大市场,其年需求量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紧固件集散地和使用地;标准化的低档紧固件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并大量向北美、西欧等市场出口。

全球机床行业主要国家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与投资投资策略报告·中国物料搬运设备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与投资投资策略报告·中国模具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与投资投资策略报告目前,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高档紧固件的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过,随着亚洲等地区的制造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些高档紧固件的生产也开始向亚洲等地区转移。

世界经济产出、固定投资活动、制造生产以及航空设备和机动车产量的增加将带动紧固件需求。预计2012年全球工业紧固件需求达到660亿美元,年增长4.8%。其中,新兴市场如亚洲、非洲、中东地区、东欧和拉丁美洲工业紧固件的需求增长将大大地超过那些发达成熟市场。

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制造业和固定投资活动持续攀升,因此我国市场的增长将是最快的。受益于汽车、风电、建筑、制造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到2015年我国紧固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

责任编辑:Winnie

文章关键字紧固件 零部件 机械
相关阅读

保动车组安全 航天科工交付高铁制动用紧固件产品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批量交付高铁动车组制动盘用紧固件产品。这标志着航天精工进军高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早日实现动车组制动盘紧固件国产化,航天精工河南公司组织了轨道交通紧固件研制专项项目组,实现了快速响应,取得了铁科院多型号紧固件的试制订单。近期,航天精工凭借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先后攻克了高铁动车组制动盘用紧固件涉及的各项技术难题。经过检验和试验验证,航天精工所研制的高铁制动用紧固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部分试验数据优于同类进口产品,最终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相关方面的好评。 航天精工近期批量交付的紧固件将安装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的刹车制动盘上,对列车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属于高铁产品的关键零件。因应用环境恶劣,所以对这些产品的各项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极高。这些产品的批量交付标志着航天精工在高铁基础件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热表处理等技术实力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部分领域已具备和国际一流基础件企业进行同台竞技的能力。[详细]2016-01-07 17:13

BICES媒体万里行之海阔紧固件篇 精益求精服务客户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众所周知,德国产品以品质和设计著称,德国制造享誉全球。2015年7月2日[详细]2015-08-07 16:00

铁建重工紧固件质量研讨会在轨道设备总部召开

9月中旬,轨道设备事业总部道岔分公司组织紧固件供应商及各相关部门召开了紧固件质量研讨会。 会议对渗锌螺栓螺母配合问题和高强螺栓在使用中出现的断裂问题进行了通报、说明和探讨,与会单位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道岔分公司安全质量部将根据会议决定,对紧固件的检验规程进行修订。[详细]2014-09-26 10:25

工程机械行业高强度紧固件年需求两突破2万

以紧固件为代表的基础件,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将达600万台,年销售量在5万台左右,据此估算,年需求高强度紧固件约在2万~3万吨。近年来,虽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与当前市场需求及国外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具体表现在:产品品种少、水平低,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在十二五期间,行业在保持部分成本优势的同时,必须靠技术进步、质量提升和产品性价比等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预计至2015年末全行业总产量将达750万~800万吨;在扩大出口的总体形势下,出口产品将呈起伏式增长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8%~10%,到2015年全行业出口总额将达到300亿元。目前,国内紧固件厂限于资金或其他原因,较多采用国产设备和台湾设备来生产汽车用紧固件,对于保证大规模生产高端紧固件产品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应该加大在线监控手段和模具制作水平。消除生产中的不合格品,从而保证主机厂、整车厂的装配质量。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如何保证我国的紧固件产业有序发展,将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我国制定相关严格行业标准,提高产业链的准入门槛将是产业有序发展的有力支撑点。[详细]2014-06-16 11:30

国内普通标准紧固件供过于求 高档依赖进口

“紧固件在市场上也称为标准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模具、仪器、仪表和用品等上面。”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表示,目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紧固件作为我国进出口量较大的产品之一,实现与国际接轨,对推动中国紧固件企业走向世界,促进紧固件企业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都具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由于每个具体紧固件产品的规格、尺寸、公差、重量、性能、表面情况、标记方法,以及验收检查、标志和包装等项目的具体要求,是分别规定在几个国家(行业)标准中,例如有英制、德制和美制。机械工业是紧固件主要的用户之一。由于中国对机械基础件在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认识较晚,长期缺乏投入,致使整个行业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特别是随着中国主机水平的提高,机械基础件落后于主机的瓶颈现象日益显现。近年来,虽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与当前市场需求及国外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具体表现在:产品品种少、水平低,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紧固件作为机械行业主要基础件产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对紧固件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罗百辉认为目前国内普通标准紧固件一直供过于求,而高档紧固件(高温度、异型、钛塑复合、特殊性能等紧固件)供不应求,还要依赖进口。国家机械局把"普通标准紧固件"列为限制发展产品,"高强度异型紧固件"列为当前鼓励发展产品。高强度紧固件随着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使用量逐步增加。十二五期间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将达600万台,年销售量在5万台左右,据此估算,年需求高强度紧固件约在2万~3万吨。以紧固件为代表的基础件,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的重要基础。在十二五期间,行业在保持部分成本优势的同时,必须靠技术进步、质量提升和产品性价比等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预计至2015年末全行业总产量将达750万~800万吨;在扩大出口的总体形势下,出口产品将呈起伏式增长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8%~10%,到2015年全行业出口总额将达到300亿元。国内各大小紧固件企业应该放眼未来,“高铁”“航天航空”“公路”“机场”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正为紧企走向高端提供了契机,波音公司未来20计划新增3400架飞机、国家发改委投资8000亿元建设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根据36个计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城市的规划,至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6560公里,轨道紧固件需求达55-70亿元。这些大型项目将大大提升高强度紧固件、钛合金等高端紧固件需求量,摘掉“低端”标签不无可能。[详细]2014-03-24 10:1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