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湖南制造企业过大关

2012/06/18 11:06湘声报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引发产业变局。在并购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不少海外资产处于低估值阶段,中国企业以此为契机,并购活跃度显著上升,在全球并购市场独占鳌头。从产品输出、劳务输出,到资本输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正随着对外开放水平提高而逐渐转型。

越来越多的湖南企业参与其中,他们或兴建海外生产基地,或收购国际品牌,或并购国外研发企业。近日,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湘,就“企业走出去战略有关问题”进行调研。

从外贸订单出发

这两年,“高铁速度”成了南车的代名词。在南车,“高铁速度”并不仅仅意味带着光环的时速486.1公里,更表现在南车海外市场的比重年均增幅达到25%。

今年4月,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机”)成功获得马来西亚轻轨安邦线20列120节轻轨列车订单,这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轻轨列车驶进马来西亚,开始进驻东盟。

就在此前的3月,由株机自主研制的高端城际动车组,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城际线批量上线运营,这是中国高端动车组首次走出国门,也是中国迄今数量最大的动车组出口订单,共出口228辆动车组,一举抢占了一直由欧洲供应车辆的马来西亚市场。

“其实南车海外市场的拓展从1997年便开始了,但那时订单少得可怜。2000年的时候海外订单一年只有4000多万美元。”中国南车副总裁张军说,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南车获得的海外订单数额不断增加。仅2009年至2011年,订单数额就达52亿元,成为公司销售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产品累计进入8个国家,开辟了新加坡、土耳其等地铁车辆技术门槛很高的国际市场,共签订海外订单18个,总金额近80亿元。

海外投资兴业

据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国华回忆,2002年6月,株硬欧洲公司(ZCCEuropeGmbH)在德国鲁尔工业区中心的历史名城杜塞尔多夫正式成立了。

“由于欧洲市场当时对中国制造非常不屑和不信任,甚至打压排挤,株硬初到德国时,除了钨原料和少量半成品,合金精密工具制成品在欧洲的半年售额仅为2000欧元。”

现在,株硬在欧洲建立的两家子公司,今年的销售额可望达到3000多万欧元。目前雇佣员工30多人,其中德国员工近30人。

在国际化过程中,株硬根据自身实际条件,选择以贸易为先导,再分阶段、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通过直接出口、设立海外代表处、设立海外分公司、海外子公司,最终一步步在欧洲站稳了脚跟。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的海外扩张也已逾10年,同样经历了产品出口阶段、海外投资建基地阶段。不同于一般企业国际化的“小打小闹”,“三一”这些投资项目的最终目标是组建产业园,将其打造成完全本土化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基地。

三一是我国最早在海外投资建设研发生产基地的工程机械企业,同时也是目前投建海外基地最多、海外基地投产最早的企业。三一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00多个办事处,建有30家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

海外并购频传“湘音”

2012年,湖南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极大热情。而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三一宣布旗下三一德国携手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基金”)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

“暗恋十八年,闪婚一夜间。”这句笑谈形象描述的正是三一对收购普茨迈斯特表现出的欣喜和谦卑的态度。成立于1958年的普茨迈斯特,曾是混凝土机械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产品(俗称“大象”)是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但从2008年开始,成长乏力和欧债危机的相互作用造成这家业界巨头连年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三一国际化虽已有10年,但目前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不到总销售额的5%。而收购“大象”让三一一夜之间拥有了世界品牌以及顶尖的技术和研发体系。

“三一对普茨迈斯特的收购不只是简单的财务收购,更是一个战略收购,使得三一国际化进程缩短了5-10年时间,可以帮三一奠定全球混凝土行业老大的地位。同时并购符合双方共同的战略和产业目标。”从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所言可见,三一收购的要义自然不在企业自身,而是其身后的全球市场体系。按照何真临的话来形容:“三一对普茨迈斯特的收购,就像五祖把他的衣钵传给了六祖,而不是像朝鲜战场麦克阿瑟输给了彭德怀。”

收购普茨迈斯特之后,三一又于2月28日发布公告称,总部设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帕尔菲格公司与三一签署协议,双方将成立两家合资公司,且将各持有50%的股份。

收购后的整合困局

对于三一接连巨额逆市投资的选择,外界的质疑声不断。

摆在三一面前的现实并不令人轻松。跨国并购必须考虑国与国在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法律等各方面的差别,辛苦将海外资产拿到手的中国买家,面对的是另一场名为整合的角斗。事实上,在这些年的并购大潮中,并购后未能实现战略协同效应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明基并购西门子事业部案,TCL并购法国汤姆逊电视机事业部案等。据悉,中国企业并购最终胜率一般只有20%。

对此,三一高层表示,合并完成后,普茨迈斯特仍将保持独立运作。普茨迈斯特总部斯图加特将成为三一在中国以外的新全球总部,三一仍将专注于开拓中国国内市场。而普茨迈斯特则继续保持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原公司总裁NorbertScheuch仍将留任,并将进入三一管理层。

为了让文化融合更加顺畅,三一在德国公司设立了双子塔管理机构,以促进“混血”团队通力合作。具体做法是,各个主要岗位的设置都是一正一副,中国副手充当中德两种文化之间的“变压器”,其职责是把中国总部的文化、工作逻辑及沟通语言等“变压”,让德国同事能理解,再由他们向欧洲市场直接输出。

这类方法为三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宣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当天,三一总裁向文波就坚定地表达了三点:一是普茨迈斯特将继续独立运营,二是原有管理团队将保留,三是不解雇一名德国工人。

不过,文化差异的融合举措还不止于此。“必须要有面向中国籍员工的跨国文化培训”,为此,三一特意针对美、印、德、巴分公司和长沙地区的跨文化讲师进行了培训,覆盖研发、营销、制造、商务等多个体系。

曾有投行人士坦言,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最大的风险,并不是来自监管层的审批,而来自双方合并后的整合。如何避免陷入中国企业常遭遇到的并购陷阱——预期中美好的馅饼变成沉重的负担,是三一必须面对的难题。

显然,三一在国际化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

并非勇者的乐园,而是智者的游戏

——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健谈“走出去”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原本是一家国字号进出口贸易公司,在近几年却华丽变身,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为综合性金属矿产集团,顺利完成战略转型。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中国五矿大胆走出国门,投资上百亿元兼并、收购、新建一批矿业公司,在国际资源领域掌握了一定话语权。

中国五矿是如何走出去的?其战略思维和经验有哪些是值得湖南企业借鉴的?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助理、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健。

湘声报:五矿“走出去”也进行了很多尝试,有哪些方式和途径?

焦健:五矿近年来积极探索“走出去”。在境外,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OZ主要资产,最近,我们如愿收购非洲刚果大型国有金属开采与勘探公司Anvil,获得超过90%的股权。在牙买加、秘鲁、澳大利亚、南非、毛里塔尼亚等国家开展铝土矿、铜矿、铬矿、铁矿等勘查项目,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走出去”光做贸易不行,控制资源才是国际竞争的关键。2004年五矿收购加拿大诺兰达公司开启了获取海外资源大胆尝试的先河。近年来我们通过购买产能、海外收购、购买探矿权、签署矿产供应长期协议等方式获得了很多资源。

海外并购是五矿近年来“走出去”的重要模式。我们有自己的项目库,会长期跟踪一些项目。比如澳洲的OZ项目就是个特别成功的案例,我们跟踪了5年,谈判前后报价3次,第一次准备收购时公司市值是100亿澳元,第二次是50亿澳元,但这两次我们主动放弃了,直到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我们的确抓到一个比较好的商机,最后是13亿澳元拿下的。因此海外投资,专注和专业都很重要,绝对不能盲目投资。

湘声报:五矿这几年大量收购国外的股份,是否也遭遇投资的风险?

焦健:国外投资比国内风险肯定更大,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出国门,资源控制权始终在别人手里,我们总要吃亏。关键是怎么去管理风险。我们做的工作更多是事前会有详尽的市场环境调查,中间依靠妥善的风险管理,到后期还有合作伙伴的甄选和联络等。

具体来说,我们事前会借助中介提供专业意见,另一方面会对政治风险、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等进行详尽的调查。为避免一些突发的风险,中间环节我们会采取购买保险的方式实现保障。比如在前不久收购Anvil公司案例中,由于刚果在世行投资风险排名第二,所以我们选择与中信协商实施国别保险。事实上,最关键的是长期的风险管理,所以,我们很强调后期与合作关系的管理,毕竟国外是一个你相对不熟悉的区域或领域,如果选择和当地一些有能力的、有影响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发展,无疑是降低后期风险的最大的保障。比如我们在智利就和国有铜业巨头Codelco合作,对方是当地国有企业,也是该国最大的铜业企业,相对来说这种合作较少受到当前政治的影响或者民众的攻击之类的风险。

湘声报:五矿“走出去”和别的企业有些不一样,很多企业是自己带人马走出去,而五矿则走的是中西合璧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哪?

焦健:其实,这两种都是很好的模式,只是应用的领域和应用的阶段不同,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有些发达国家对派出员工限制很多,就难以实现派出较多人员的目标。

我们提出要走集约化、高端化、专业化和绿色发展路线。用西方的面孔来做西方的事,只要确保管控到位、把握住几个关键的管理要素,日常管理就由西方团队运营,这是他们擅长的事,也是熟悉的事。比如收购OZ公司后,我们继续聘任他们的管理团队,原来OZ公司的CEO也继续干CEO,总部只会派几位管理层常驻澳洲公司,负责战略和财务。

湘声报: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到海外投资,作为开发海外资源的先行者,能给他们提点建议吗?

焦健: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战略,并专注于此,要对自己看好的项目进行长期跟踪,不要轻易动摇,才能在行业里真正发现一些好的项目。“走出去”涉及法律、政治、市场、工会等方面,有很多困难。中国企业“走出去”先要自身强,必须先保住并做强核心主业,国际化才有基础。另外,要根据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时机,并与国外企业的高层保持密切沟通,做好后续投资管理和整合融合,这也是决定整个项目最终成败的关键。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澳门媒体组团参访中联重科 考察湘企智慧转型升级样板

5月12日,由澳门中联办中国台湾地区事务部和宣传文化部主办,《澳门日报》《大众报》《华侨报》及澳门莲[详细]2021-05-14 10:51

多家湘企制造的装备亮相阅兵场 工程机械行业迎拐点

多家湘企制造的装备亮相阅兵场 上半年制造企业盈利大增,工程机械行业拐点近了 7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详细]2017-08-01 09:37

央企湘企共商海外合作新路径 中联重科董事长谈“湘企出海”体会

6月22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落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精神 湖南与央企合作对接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详细]2017-06-23 14:42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三一集团居湘企榜首

8月27日,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长联合发布2016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三一集团以750亿元的营业收入,领衔湘企,成为我省唯一一家进入前200强的企业,排名第185位。2016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2015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经专家委员会审定后推出。这是该榜单的第15次发布。此次共有7家湖南企业上榜,包括3家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钢铁、建筑领域。除三一集团外,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步步高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进入榜单。上榜的7家湖南企业2015共实现营业收入3446.51亿元,同比下降3.12%;共实现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了72.32%。受经济增速阶梯型影响,湖南的钢铁、工程机械、基础设施建设等企业的经营业绩都受到了明显影响。本次论坛还公布了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跨国公司100榜单。共有9家湖南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三一集团位列湘企首位。同时,三一集团也顺利进入中国跨国公司100强榜单。凭借转型升级和在“一带一路”领域的耕耘,2015年三一仍然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今年以来,公司在多个重量级榜单中均有所斩获:在今年揭晓2016《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三一重工排名行业第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三一集团蝉联湘企首位;另外,由英国KHL集团发布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三一排名前列。[详细]2016-08-30 09:48

100亿贷款助力湘企走出去 工程机械企业受益

6月9日,从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获悉,该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优势,今年以来加大了对省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信贷投放增速明显。截止到5月末,该行新增贷款92.96亿元,比年初增长30%以上,其中新增外汇贷款8.98亿美元,比年初增长60%,外汇贷款余额、增量均在全省金融机构排名第一。今年,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加大对湖南省外贸优势、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向省进出口大户中联重科、蓝思科技、湘钢、金旺铋业等企业增加授信,并且在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内保外贷支持三一重工海外融资。同时,加大了对省内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境外投资、跨国收购项目等。今年该行先后支持华菱集团FMG再融资项目、三一重工收购帕尔菲格项目、中联重科收购德国M-TEC公司股权项目等。该行还不断加强贸易融资业务开拓力度,信用证、押汇、海外代付等业务量增幅明显,助推湖南省企业海外业务的增长。[详细]2014-06-11 09:34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