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读:三大政策为铁路建设注入新活力

近日铁路建设逐步回暖,铁路建设资金明显出现松绑现象,随着资金陆续投入,铁路开工将逐渐增加,这无疑给寂寞已久的铁路股注入了活力。

政策一:印发《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

近日,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印发了《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取消铁道部和18个铁路局(公司)原有的铁路工程交易中心,所有的铁路工程项目按照属地或授权原则,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这意味着,铁路招投标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铁道部和18个铁路局(公司)原有的铁路工程交易中心,铁路工程项目全部进入地方市场招投标。

解读:多年来,全国铁路系统因自成体系,被有些人称为“独立王国”,其运营效率和不尽透明的工作方式颇受诟病。铁路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有利于铁路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铁道部职能的转变,也为更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这一指导意见尽管不涉及资金问题,但被市场解读为铁路建设将重受关注。

政策二: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

铁道部于5月16日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从铁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铁路企业改制重组等各方面,几乎对民间资本全面开放。表示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政策三:铁道部发200亿短融券

5月17日招标发行200亿元365天期无担保短期融资券,此次发行的债券将是铁道部本年度第一期短融券,债券缴款和起息日为5月18日,到期兑付日为2013年5月18日。中标利率为3.69%。该期短期融资券设定的招标利率区间为3.51%-4.51%。截至本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前,铁道部及下属企业已发行尚未到期的债务融资工具总计6230亿元。其中,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合计金额为4720亿元、公司债券40亿元、短期融资券合计金额350亿元、中期票据合计金额1120亿元。2012年,铁道部基建投融资明细数据显示,铁道部拟累计投资4000亿元,其中中期及短期融资券1000亿元,银行贷款11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100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和财政拨款分别为600亿元和300亿元。

铁道部的《募集说明书》显示,铁道部本期短期融资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铁路建设、机车车辆购置及运营中的资金周转。截至去年年末,铁道部已获得的银行意向授信规模超过2万亿元。

目前,市场上一直对铁道部财务杠杆高、盈利能力薄弱有所担忧。有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1年,铁道部的净负债/权益从高于30%的水平上涨为110%。铁道部的货运和客运均价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仅分别为5.8%和5.3%,其EBIT利润率从2002年的26%降低为2011年的13%。

对于高铁盈利能力薄弱的原因,高华证券分析师表示,其货运和客运价格由发改委而非铁道部自身设定,定价机制不以铁道部盈利为目的。2002年到2011年间,铁道部货运和客运均价的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5.8%和5.3%,其盈利能力也从2002年的26%降低为2011年的13%。

根据铁道部5月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铁道部亏损额为69.79亿元人民币,负债率为60.62%。其流动比(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为86.8%,比2011年底的74.7%有所提高。

对于盈利能力的担忧,高华证券行业上述分析师认为,相信铁道部有能力负担投资。主要原因是铁路的公共服务属性较强,其经济效益要超过高铁自身的财务回报。例如,中国高铁将获得货运线路的交叉补贴,而货运的盈利能力依然较强。而建设高铁的目的就是将现有的客运铁路运力释放给货运,对后者的需求远超过了现有运力。

这三大政策的发布被市场解读为铁路板块的提震剂,铁路板块受些刺激多个个股均现涨停板。政府的三个政策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政策对铁路建设支持明朗,未来的铁路建设将会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Daisy

相关阅读

柳工“经典神机”为印尼雅万铁路建设保驾护航

结束马来西亚四天的走访行程之后,柳工总部一行人员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站--印度尼西亚万隆。“千岛之国”[详细]2019-10-14 11:11

闪耀戈壁滩 徐工旋挖钻机助力新疆铁路建设

在和田的戈壁滩,熠熠闪耀着两台“徐工金”,助力新疆和若铁路线S1标段的建设。 徐工旋挖钻机助力新疆[详细]2019-08-05 18:16

年产30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线项目全力支持川藏铁路建设

据中国砂石协会介绍,四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重大项目签约四川天全县。该项目预计投资13亿元,新建一条日产[详细]2019-06-12 11:25

雄安新区两岁了 铁路建设加力提速

今天,是雄安新区两周岁的日子。新区设立后,一系列铁路交通建设加力提速,助力着雄安新区与外界的联通。从[详细]2019-04-02 16:25

今年中国铁路建设投资8500亿元 新开工里程比去年增加45%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已经确定将2019年的铁路建设投资提高到史上最高水平的8500亿元。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期出台的年度建设计划,2019年新开工铁路里程预计达到6800公里,比上一年增加45%。其中高铁开工里程将控制在3200公里,较上年减少20%,但由于穿越山区、多隧道的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即将开工,总的投资额预计将有大幅增长。此外,新开工的线路还包括连接湖南、江西两省和川渝之间的铁路,以及连接雄安新区和河南商丘之间的高速铁路。 英国《每日邮报》关注到,中国正在开发世界上第一批自动化驾驶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可达350公里/小时。运行于北京至张家口间的复兴号动车组有望率先实现自动驾驶。这套自动驾驶系统于2018年7月至9月间在京沈高铁上进行了测试,总试验里程超过18.6万公里。 据路透社报道,2018年12月25日,连接中国东部风景秀丽的杭州和黄山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该铁路穿越一系列著名景点,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黄山、杭州西湖和浙江省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和千岛湖。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杭州和黄山之间的旅行时间,最快的列车仅需要1小时26分钟。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中国首条按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 10年来,中国高铁在路网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8年底,中国已开通运营高速铁路近3万公里,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络基本成型。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联通覆盖了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已开始兴建的川藏铁路将成为连接以拉萨为核心的西藏地区与内地西南地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10年来,中国高铁在引进、借鉴、吸收德国和日本等先发国家技术基础之上,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以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为核心的完整的高速铁路移动装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专门面向中国铁路总公司需求,定制研发了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在管理控制上,中国也对应地自主研发了能够适应不同线路需要的中国列车控制系统。 10年来,中国已经具备了满足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的产业化能力。目前,中国中车的高速列车装备制造能力全球第一,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建设能力也在世界首屈一指。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具有诸多优势。一是普适性强。中国国土辽阔,覆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种类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世界上路网最复杂、运营与服务需求最复杂的高速铁路网络。中国的国情、环境、需求和运营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满足中国的需求就能够满足世界其他任何地区的需求。二是自主化程度高。目前,除了极少数的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进口,几乎所有的配套都能在中国国内解决。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完善的高铁产业配套体系。三是技术体系完整。中国高铁技术和产品实现了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400公里全覆盖。四是中国高铁具备强大的建设和运营大规模路网的能力,在建设和运营等方面有着成本优势。五是中国高铁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配套的、体系完整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这个体系的规模和布局在全球独一无二。因此,从体系上看,中国高铁可持续能力最强。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再到步入世界领先者行列,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紧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解放思想,我们也就无法借鉴全球积累的先进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形成了对高速铁路的大规模的、紧迫的、持续的需求。在需求牵引下,中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铁市场。中国铁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积累,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能力和体系化配套能力,具备了支撑高铁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针对高速铁路这一重大科技产业,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能够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来协同联合攻关。在把高铁搞好的使命感召下,参与高铁科技创新、建设、运营的队伍不断奋斗,共同铸就了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 十年跨越式发展后,中国高铁仍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中国高铁需要夯实过去不太踏实的技术基础,补足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短板,在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领域进一步取得突破。 在已经形成大规模路网的基础上,中国高铁要能够在科技进步的支撑下,更好地适应中国日益丰富的出行需求,不断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充分地利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技术,让中国高铁更绿色、更智能、更便捷、更经济。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高铁应当更多地考虑目的国的需求、标准、经济发展水平、运营需求等因素,进行适应性的研发,充分发挥中国高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带动作用等优势,在输出高铁技术、能力等方面更创佳绩。[详细]2019-01-28 14:2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