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认知突破是矿业企业实现转型必由之路

2012/06/11 08:43科技日报

照片上的他,就是新疆大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曾经是救病治人的医者,如今成为一个运筹帷幄的企业家。

新疆大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

新疆大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

在5月中旬召开的新疆矿业展会上,倡导做“资源转换效率最佳的实践者”的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展会的亮点,吸引众多媒体的目光。

在5月下旬深圳举办的2012中国高效采矿与装备论坛上,许明作为受邀嘉宾,将作题为《技术认知突破是矿业企业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的演讲。

面对媒体的提问,一贯低调的他说:“对未来有追求有信心的人,一定具有诚信的品质。”

创业伊始,“诚信”已经成为他和公司始终信守的原则。

创业之初,许明有过两次被“骗”得几乎倾家荡产的经历。这没有使他失去信心,反而更让他树立起诚信经营的理念,这与他医师出身的经历不无关系。医者的仁爱之心,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的经营理念中。

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更注重员工技能、管理层管理知识的全面培训与提高。公司几乎所有的制度都是许明亲自讲授并在大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几乎全部进行了脱产三个月的MBA课程培训。

“对员工讲信用,从决不拖欠工资做起;对客户讲信用,从产品质量、品位做起;对银行讲信用,从绝不拖欠一天到期的贷款做起;对政府讲信用,从不偷漏一分税费做起;对所有公司利益相关者讲信用,从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做起。”这“五个信用”,不仅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旋律,而且,将诚信的定义扩大到对自然环境的诚信建设绿色矿山,打造低碳企业。

无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什么困难,他坚持诚实守信的态度是大明始终未变的精神品质。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已成为新疆区域铁矿石采选行业具影响力的中型矿山企业。目前,该公司保有铁矿可采储量3200万吨,具备100万吨/年铁矿石开采和40万吨/年铁精矿选矿能力。年创造工业产值近2亿元,年上缴税收5000余万元。

中国2010年的人均GDP达到4736美元,意味着中国刚刚迈进中等收入水平社会,也意味着巨大的社会转型改变就在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发生了。

面对巨大的社会转型改变,新疆大明矿业从2007年开始,以建立现代地下矿山生产方式为指导思想,遵循和坚守创造中国地下矿山高效率生产方式的理念和实践,专注于采矿技术能力提升,实现了地下矿山集约化生产,劳动生产率跃居矿业先进水平行列。

地下矿山首先面对的就是在地下空间形成后的巨大环境应力,这是地下矿生产必须面对的现实技术问题和必须解决的根本风险问题,以及经济性目的实现的基本问题。

避免地应力集中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害事故和充分引用应力的效能,是我们看待地下矿山生产技术与经济性问题、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大明矿业天湖铁矿能够体现出“现代矿山”特征的全部技术方案、财务盈利模式、生产组织架构,以及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等外在的形式内容,都是这一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基础上的表现形式。

地应力的研究与解决,是“现代矿山”解决安全与效益的技术认知,使地下矿山采矿技术不断获得更大的生产规模与更好的经济效益,成为行业发展的清晰路径。

地应力的复杂性及其“耗散结构理论”(熵理论),使生产企业难以计算与应用,但其规律性和可利用性是显而易见的,即在时间上固有的“周期性”“节律性”特征,这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方向的显性出路。

目前发达国家的“现代矿山”,都是在顺应地应力规律,注重和依靠科技发展带来的装备科技提高,通过设备效率实现短流程、高强度、高效率采矿,通过设备能力不断改变采矿参数结构(段高、步距、间距),更大规模与短流程实现低成本及安全性目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高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是装备科技进步带来行业进步的阶段成果。

有底柱的采矿方法,无一不是对抗应力作用为目的的,但无一不是应力集中而引发事故伤害的根本原因。传统的设计理论与普遍的矿山设计与应用现状,在生产的安全性上所表现出的事故风险与经济目的性的矛盾,成为束缚企业技术进步的内源性动机产生的根源。

仅从“有底柱”对应力的抵抗和无底柱崩落法对应力的应用,就可以看出在技术认知方面,以及产生的经济性目的与安全性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要求下,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竞争压力下,新疆大明矿业在多年自身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深切所感:“技术认知突破是矿业企业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

国内与国际先进的采矿生产技术有较大差距,在信息技术应用、机械设备制造研发应用、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普遍落后,生产企业依据全国统一技术思想的设计院的设计进行组织生产,财务目的性不能在生产过程中被企业从技术方案修正中得到改善与优化。

新疆大明矿业变革从矿业企业的价值目标梳理开始,追求的是大于矿业权价值的剩余,并扩大这个剩余的量。新疆大明矿业在探索中与著名的山特维克、阿特拉斯设备供应商以及著名的矿山surpac软件供应商交流中,我们在地下矿山生产技术认知方面对现状的超前性与这些厂商的技术认知惊人的一致。

把企业价值通过技术思想分解成具体目标

扩大规模与有效降低吨矿成本是总的方向与目标,围绕扩大规模的先进技术方案与先进设备效率选择,系统性改变既有的工程系统,把原浅孔留矿法生产改变成空场法,进而改变为斜坡道加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同时生产装备不断向高效率方向改变,把原有技术水平认知的设计院经济设计规模理论上提高了10倍,我们选择了最利于国内普遍矿山的规模条件下,适用性、经济性最可行的3倍规模,作为天湖铁矿的基准规模,确保在市场波动、政策变动等风险条件下的企业价值实现。

战略技术管理思想引发组织全面改变

1.短流程快速向产品转换的工程化生产得以实现标准化,集中集约化生产形式的改变,有效实现了精益化生产,使地下矿山生产多系统多空间的复杂性得以全面改变,并具备了专业化施工组织建设的全部条件,同时对追求多年的信息化数字化目标实现,创造了数字化全部条件,可视化的动态调度控制系统仅仅是一个最简单最初级的管控方式。

2.机械化取代了传统生产方式中的农民工为主的员工素质,复转工程兵成为现代矿山生产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专业化是大明竞争性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形式,员工队伍转型是继大明观念转型、生产方式转型后最根本最重要的转型内容。财务管理完全按照价值目标实现的需要,推动公司变革中观念、标准的建立,财务战略执行方阵的战略目的性,通过人力资源制度机制创新得到落实,如,固定资产经营杠杆对收入的驱动,将这一经营杠杆应用在使用固定资产者的目标风险损失责任中,财务概念转化为实际驱动力。

3.Surpac软件应用,实现了三维矿体以及品位地质构成等数字化地质与模型;创造采矿条件、分解矿体、搬运等新的流程范围界定,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条件下动态的生产组织模型,流动资金周转模型、企业价值模型,绩效价值模型等建立,大明矿业与著名的金蝶软件公司合作,建立一个以surpac软件为基础的资源计划系统(ERP),在多年准备的矿山信息化网路硬件基础上,建立西部新疆第一家数字化矿山的目标即将实现。

价值追求明确使企业行为具有意义

传统的三级矿量平衡概念是现代矿山建立过程中看不见的阻力,当这个让我们远离现代的错误概念被改变后,才有全面的创造性的改变。我们发明了多绳摩擦轮翻转式箕斗技术,旨在对深井建设周期和投资带来“革命”,提高电压等级标准可以提高供电功率因数,并可以减少电缆截面积,使最终产品中的碳消耗降低(铜是耗电量极大的产品),同时降低成本;在编制生产计划时,把电当成首要的资源进行配置。生产运行模型中,在一个分层的三条进路中,高效有序进行中深孔钻孔、装药爆破、铲运机出矿的机械化连续生产作业方式,其效率与成本指标都已达到国内最先进的水平,这些指标背后,辅助生产部门创造的条件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要表达的是,转型不是局部的不断优化,而是建立一个可期待的未来模型,成为组织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并不断完善这个模型;这也是建立一个打破部门边界实现团队协作、跨边界管理的组织,成为战略管理团队的可行路径。

大明矿业现代化生产方式简介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充分利用应力的作用和消除地应力集中的危害,在作业空间应力形成后,在应力释放“周期性”“节律性”规律内,完成钻、爆、出“三个集中”为特征的全部作业内容,并完全利用了应力释放的效能,使得采出矿区域再次进入无应力平衡的状态。

在采矿准备与采矿生产之间,通过设备的高效率,缩短了相互间的时间,使生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以最少的作业空间,完成采切准备到采矿产品实现交付运输的短流程作业方式实现。

连续生产均衡生产的技术方案,为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组织方式创造了基本条件,在应用Surpac软件实现地质数字化基础上,具备了实现数字化矿山的条件,向着智能化自动化采矿方向发展,具备了全部研究实验的基础条件。

责任编辑:Eason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