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IEA称中美将推动全球天然气需求上升

2012/06/08 09:35国际能源网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日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外媒随即播发多篇稿件,对此进行报道和评论。俄新社说,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俄总统普京5日高度评价俄中合作成果。他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法新社播发稿件说,俄中承诺要加强在联合国的合作,俄中关系在过去一年中进一步加强,因为双方都为阻止对叙利亚政府采取行动而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了否决权。路透社报道说,两国元首表示,国际社会应继续支持联合国-阿盟联合特使安南斡旋和联合国监督团工作,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俄中对外展现团结立场表明,它们不愿意放弃安南的计划,认为这是在叙利亚实现和平的可行道路。

国际能源署报告称中美将推动全球天然气需求上升

据美联社和美国媒体网站报道,国际能源署(IEA)5日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将以每年17%的增幅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来自中国的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同时美国非传统天然气开采的火热势头仍将持续。报告称,到2017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增长5800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目前一年的产量。其中,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年均增幅将达13%,欧洲的增幅将达7.9%.报告说,借助水力压裂技术,美国天然气产量过去几年一直大幅增长,这项技术让页岩层中的天然气得以被开采。报告表示,虽然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但这场变革将会持续,甚至可能终结煤炭在美国发电行业长达百年的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Hermia

文章关键字美媒 天然气 中美
相关阅读

美媒关注“18号厂房”:中国工业蓝图藏在这车间里

美媒称,中国未来工业的蓝图藏在一个名为“18号厂房”的无尘车间里——在这家由三一集团运营的工厂中,工程师们正通过分析信息来研究如何生产更好的产品,而这些信息通过在世界各地作业的机器实时传输到附近一个数据中心。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5日报道,中国计划升级龙头企业,使它们更好地参与世界竞争,三一集团“18号厂房”被指定为样板。在中国看来,利用机器人、大数据和其他技术进步是电力设备、电动汽车和芯片等领域的大型国内企业获得发展的关键——中国希望到下个十年中期在这些领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作为中国三大重型机械制造商之一的三一集团能够追踪38万台与互联网连接的水泥搅拌车、挖掘机和起重机,已经收集了超过1000亿条工程数据。身穿深蓝色制服的工人在这里与机器人并肩工作,这里生产的泵车能够把水泥喷射到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上。 三一集团说,技术整合至少将产能提高了20%,将订单交付时间缩短了20%,将运营成本削减了20%。这家公司还确信,这项技术将在创新和质量方面为其赢得美名。 三一集团首席信息官潘睿刚说:“重型设备行业的未来将像依赖硬件一样依赖软件和数据。” 报道称,中国已经通过国家和地方项目拨出巨额资金帮助企业追赶西方竞争对手,如果中国公司希望建造或者投资像“18号厂房”一样的工厂,它们就可以申请这些政府补贴。这方面的贷款相当充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正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为相关大型项目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报道称,中国制造商被鼓励购买更多的机器人,这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自动化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2016年中国销售了创纪录的8.7万台机器人,超过美国和德国之和。中国希望,到2020年机器人密度可以达到每1万名员工配备150台机器人,这将是2015年的两倍以上。 文件显示,三一集团近年来获得了多种形式的政府补贴,但这家公司主要依靠自身利润再投资实现增长并成为世界第八大机械制造商。在国内,三一集团和其他中国公司正在抢占外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例如总部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尔菲尔德的卡特彼勒公司。 根据行业期刊英国《国际建筑》月刊对排名前50的公司进行年度调查得出的最新数据,按照销售额计算,三一集团在全球建筑设备市场的份额为3.7%。[详细]2018-08-27 11:46

美媒称中国对高端制造业具有吸引力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说,美国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10日宣布在中国启动近百亿美元投资项目,凸显中国对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 报道称,尽管在特朗普政府压力之下,英特尔、富士康等高科技公司近期宣布要在美国建厂,但格罗方德的投资计划表明,高端制造业重心仍在转向太平洋(5.040, 0.00, 0.00%)另一侧。 据报道,这座新的先进半导体工厂位于中国成都,是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政府支持下对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投资中的最新一例。这类工厂明显变得更加先进,它们生产更现代化的微芯片、存储芯片或平板显示器等。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和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此次布局成都的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是格罗方德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基地。[详细]2017-02-13 10:38

美媒:产煤大户中国限制产量 全球煤炭价格急升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15日报道,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采矿新规定抑制了产量之后,今年夏天煤炭价格大幅上升。自4月份以来,亚洲、欧洲和美国的热煤基准价格回升超过三分之一,而炼钢用煤价格与其在5月份出现的2016年最低点相比提高了20%。报道称,这种反弹对过去5年中长期“跌跌不休”的煤炭市场来说是彻头彻尾的逆转。产量大而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少对用于发电的热煤的价格造成了双重打击。随着全球增长趋冷和中国抑制其工业部门,炼钢用炼焦煤的需求也变得疲软无力。不过多年来产能过剩的中国采煤部门大力改革使市场大振。4月份,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煤炭生产出台了新的规定,将煤炭工人一年的工作天数从过去的330天减为276天。总部设在澳大利亚资源丰富的昆士兰的伍德-麦肯兹公司煤炭分析师罗宾·格里芬说:“这是个大动作。”据澳新银行对政府数据的分析,这个缩短工作天数的规定使得今年第二季度的煤炭产量同比骤降14%,减至8.093亿吨。官方的数据显示,同期煤炭进口增加了17%,接近6000万吨。卢米斯·塞尔斯基金负责大宗商品投资的证券经理哈里什·孙达雷什说:“声称最脏的燃料煤的需求量将直线下降的说法言之过早。实际情况是,中国减产的规模超过消费量下降。”孙达雷什说,他一直在买进煤炭生产商和采矿设备制造商的股票。报道称,最近煤价回升世界上煤炭工人的困境暂时得到缓解。在美国,面对来自天然气的竞争和更加严厉的排放标准,采煤行业破产案例接连不断。无可否认,煤炭价格距离其最近的最高点仍然很遥远。据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公司提供的数字,2011年,亚洲热煤价格曾突破1吨140美元。2013年当钢指数开始跟踪价格时,炼焦煤的价格1吨超过160美元。今年8月初,两者的价格分别为每吨66.5美元和101.10美元。报道称,煤价反弹恰逢煤炭需求旺季。热煤需求往往在这个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旺盛,因为北半球夏季炎热使得空调机转个不停。在炼焦煤市场,中国产量减少恰逢钢铁市场兴旺。不断走高的亚洲钢材价格使得生产厂商有了更多的资金补进储备更多的原材料。此外,中国的洪涝灾害引发了对额外钢材需求的投机,因为受损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需要修补或重建。这些因素帮助消化掉漂荡在海上运输市场上很大一部分多余的煤,那是世界头号炼钢用煤出口国澳大利亚等地扩大采煤造成的。伍德-麦肯兹公司煤炭分析师罗宾·格里芬说:“这使得硬焦煤市场接近恢复平衡。”[详细]2016-10-19 15:46

美媒:产油国各行其是 欧佩克对油价已失去影响力

美媒称,8月至今,关于各大产油国将冻结产量的传言甚嚣尘上。可能会在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国际能源论坛会场外达成相关协议。届时,石油输出国组织(以下简称“欧佩克”)将与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举行非正式会议。资深石油市场观察人士将会有强烈的似曾相识感。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9月16日刊登题为《在冻结产量的传言中,欧佩克对油价不再有影响力》的报道称,追溯至4月,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未能在于多哈举行的会议上敲定限制石油产量的协议。在沙特阿拉伯拒绝签署一项不适用于伊朗的协议后,会谈在进行了11个小时后破裂。德黑兰曾提前数月表明,本国不会参与将产量冻结在1月水平的行动,称本国需要重新占据在受国际制裁期间失去的市场份额。很多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欧佩克高层官员最近的一些言论是冻结产量意愿增强的证据。在最近于中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甚至签署一项建立“工作组”、设法令市场价格波动降至最低的共同协议。当然,说空话是不费力气的,但也是有用的,因为它往往会令油价上涨。果然,在市场猜测可能冻结产量的情况下,油价8月涨幅超过8%。但是,如果不继以实际行动,虚张声势的效果将开始慢慢减退。报道称,然而,现在要达成协议,形势比5个月前有利。伊朗目前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2012年加强制裁前的80%。目前,伊朗每天产油约384万桶,并希望增至400万桶。俄罗斯表示,本国愿意赋予伊朗豁免权,使之能够恢复产量、实现上述目标。沙特阿拉伯是否将对其地区竞争对手展现出同等程度的灵活性仍需拭目以待。不过,对沙特阿拉伯而言,限产可能有着其他方面的吸引力。与俄罗斯和伊朗一样,由于低油价,沙特经济也正在承受日益增强的经济和金融压力。自2014年油价开始下跌,沙特损失巨大,公众似乎也对一些紧缩措施感到不满,例如电价大涨。还有,利雅得也希望油价上涨,以提高阿美石油公司的估值。这家可谓王冠上的明珠的国有公司将于明年部分上市。报道称,更重要的是,欧佩克和俄罗斯正在考虑的是一项相对较弱、仅要求它们冻结产量而不是减产、从而较易达成的协议。在阿尔及利亚会议前,产量激增,从俄罗斯到欧佩克,几乎每个国家的产量都达到了创纪录水平。目前,它们每天的总产量比1月份时多了大约100万桶——当初提出将产量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既然主要产油国都在以最大产能或接近最大产能的水平大量生产,它们应该明白,冻结产量危害极小。没有额外国际投资,就算伊朗和伊拉克也无法在短期内大量增产,而在油价徘徊在每桶50美元左右时,国际投资也许不会马上到来。令问题复杂化的一点是,伊朗也许不是唯一要求灵活对待的国家。因为政治问题,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产量大跌。利比亚试图重新开放其主要出口码头,从而能够到年底时使日产量增加90万桶。而尼日利亚正试图恢复因破坏活动而减少的每天25万桶产量。若政府能趋于稳定,委内瑞拉也许能将进一步增产。报道称,因此,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阿尔及尔石油会议上,会发生什么事?有3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欧佩克和俄罗斯同意冻结产量,也许是冻结在7月的水平上。然而,伊朗、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等国也许会寻求豁免,因为它们希望恢复因制裁、国内冲突和破坏活动等政治困境而损失的产量。因此,第二种可能性是,欧佩克不设定普遍限额,而是为成员国分别设定配额。最后一种可能性是,欧佩克和俄罗斯未能达成任何限产协议,推迟至于11月举行的欧佩克下次会议上再做决定。传出冻结石油产量的消息的背景是,有报道称,全球石油需求增加的放缓速度快于预期,以及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需求疲弱状况预计将持续至明年。除此之外,还有风能和太阳能行业活动大增、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持续存在以及中东国家在叙利亚和也门等地区争端中持续竞争等因素,因此,就冻结产量达成协议显然会是一项艰巨任务。然而,就算实现冻结,也不可能对油价产生重大连锁反应,因为这对应对全球市场上的供应过剩状况几乎毫无用处。两年来的低油价导致了需要在油价再次上涨前大幅减少的大量库存。还有,始终存在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利用涨价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风险。无论阿尔及尔会议结果如何,欧佩克显然已不再能够像以往那样影响世界油价。[详细]2016-09-22 10:02

美媒称制造业将回流美国:中国已失去劳动力优势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26日发表题为《为何中国无法拥有下一代制造业》的文章称,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随着薪酬不断上涨、劳工纠纷和环境破坏,中国不再是一个吸引西方企业迁入制造业的地方。技术也已消除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所以企业正想方设法将其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迁回美国和欧洲。文章称,中国很清楚它已失去了优势,中国意欲利用过去曾为本国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的技术来为它带来一个新的战略优势。去年年初,中国启动了一个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计划,旨在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譬如机器人、3D打印和工业互联网,使工厂实现现代化。随后,在去年7月,中国启动了另一项国家计划——“互联网+”,即“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中国已经将该计划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并进行了大量投资。仅广东一个省,就划拨资金约1500亿美元(约合1万亿人民币),用工业机器人装备其工厂。然而,中国不可能凭新一代制造业取胜。过去它通过提供大量补贴、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监管,建立了制造业优势。随着机器人和3D打印等技术的诞生,中国已无优势可言。文章称,毕竟,美国的机器人和中国的机器人工作一样努力。它们也不抱怨或加入工会。它们耗费一样的电量,同样完全按指令工作。对美国企业来说,从世界各地运输原材料和电子元件到中国,让机器人把它们组装为成品,然后再运回美国,完全没有经济意义。美国企业可以用差不多一样的成本在本地进行生产。而且,去掉了运输环节,原本要花几周完成的事情,在美国当地几天就能完成。中国的大多数机器人也不是在中国国内生产的。美国东西方中心的迪特尔·厄恩斯特撰写的一篇分析报告称,中国使用的所有机器人中,75%是从外国公司购买的(有些是在中国国内组装的),而且中国仍严重依赖从外国进口的核心部件。按照厄恩斯特的统计,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在生产机器人,但许多企业的质量、安全性和设计标准都很低。他估计,这些企业中能生存下去的不到一半。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是其劳动力队伍。尽管中国每年有大量工科毕业生加入劳动力队伍,但他们的教育质量不高。西方公司在中国招聘技术人才已有很大困难。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变得更糟,因为先进的制造业要求有管理和沟通技巧,以及经营基于复杂信息的工厂的能力。厄恩斯特预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可能是中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软肋。文章称,即便中国可以解决其技能不足的问题,生产本国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创新性的工业,那它也无法保持优势很久。我们完全可以进口中国的机器人,复制中国的创新技术。我不相信特朗普的“移民墙”会把外国机器人拒之门外。在未来五到十年里,制造业将大举回流美国。它将再度成为美国本土工业。当然,它不会再像传统制造业那样雇用很多工人,但先进的制造业将创造出无数高技能、高薪酬的就业岗位。[详细]2016-08-30 15:5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