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潍柴“三高”试验队谱写青春之歌
茫茫戈壁,巍巍昆仑,冰雪两河……在生态的极限之地,他们以青春的豪情,向身体和意志的极限挑战。一切,只为了打造引领国际动力的汽车“中国心”。
他们就是潍柴集团“三高”试验队队员,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岁,硕士、博士占到一半的队伍。
“冰火”考验 苦中作乐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一颗强大的“心脏”,需要耐得住各种环境、各种气候的考验。“三高”试验就是在高温、高原和高寒条件下进行的发动机性能试验。
要进行这样的试验,只能像一只“反候鸟”一样,逆季节的规律前行。
“三高”试验队队长常国丽戏称,自己和队员们就是这样的“反候鸟”。
“记得第一次试验是夏天去热区,用‘酷热难当’都难以形容。”常国丽记忆犹新。2005年9月,试验队成立不久就启程去了吐鲁番沙漠地区。虽已非盛夏,但白天仍是40多摄氏度的高温,而这样的高温正是新产品检验的理想温度。
每天正午,温度最高、太阳最晒的时候,队员们都会准时到达试验地点火焰山开始试验。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驾驶室像个蒸笼,让人随时都有中暑的危险。可是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负责驾车和测定数据的队员都不开空调,身上流出的汗立刻就被高温蒸发了。常国丽还记得,一次,一名队员穿了一双牛筋底的鞋,走在地表温度近80摄氏度的柏油路上没几步,鞋底就化了,与路面黏在了一起。
“太阳下暴晒的皮肤,没几分钟就会晒得黑紫黑紫的,每次洗澡都能搓掉一层皮。”作为一个爱美的女孩,常国丽却豪爽地说这是“天然换肤”。这一试就是一个月。紧接着是在青海格尔木地区海拔3500-4700米的路段上进行高原试验。再过两个月,又在黑龙江黑河地区零下50摄氏度的酷寒里试验发动机冷启动……常国丽说,就是这一幕幕“苦中有乐”的画面点亮了他们的青春。
欲与世界柴油机霸主比高低
在中国大地上奔跑的重型卡车中,每10辆就有4辆装着潍柴发动机。在不少发动机上,有一个不起眼的白色小罐。潍柴人把这叫做“燃油水寒宝”。
这是一个滤清器。别看它小,在寒冷的环境下却起着“救命”的作用。它一能给燃油加热,让冻得结蜡的柴油重新“软化”,二能通过电动泵加压,加速柴油流动,让堵塞的油路畅通起来。
负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试验队队员李士振告诉记者,柴油机从普通机械启动到电路控制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却有一个先天的弊端,那就是启动性不好,特别是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
在初期的试验中,试验队就向设计部门反馈了这个问题。2009年12月,带着刚设计出的“燃油水寒宝”,队员们奔向了黑河。由于产品初期性能不稳定,队员们遇上了试验车“趴窝”的问题。
“燃油一旦冻住,从油箱到油管都要清理,不仅得扔掉原来的油,还得用新油给油管‘换血’好几次。”李士振说,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里,人站上两三分钟就冻透了。两三个人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清油管、测数据,车启动后,“整个人冻木了。”
尽管如此,队员们没有谁叫一声苦,喊一声难。第二年,他们又带着改进的滤清器进了寒区。2010年,潍柴的发动机上就多了这个小罐,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引领者。
正是这样的坚持,七年来,试验队进行了120多个柴油机品种的试验,采集和标定了上万个数据,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柴油机数据库。
正是这些极限试验,潍柴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如今可以和世界柴油机霸主一比高低了。
要让中国产品的名字响彻世界
“三高”试验的征程上,不仅仅有艰苦环境的磨炼,还有生与死的考验。
2011年10月14日,这是一个让试验队员不能忘却的日子……在青海格尔木的山间弯路上,一辆潍柴试验车侧翻了,近30吨的砂石把载有三位队员的车头埋了个结结实实,他们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上……
他们都只有二十七八岁,都是家里的独子。丰东旭有一个刚满1岁的女儿,妻子还在等着他回来给女儿补过周岁生日,拍第一张全家福。于超和女友的婚纱照已经拍好,赵蒙生的结婚请柬已被父母分发到亲朋好友手中。
他们本可以躲过这一劫。因为头一天,他们已经结束了所有的试验任务。但是因为设备厂家的德国工程师要一块儿去,这可是平时求都求不来的学习机会,所以三个人一合计,就都去了。生命的代价让年轻的队员们震撼。那个晚上,所有队员的手都紧紧攥在一起。他们流着泪,向三位队友承诺:放心吧,三位兄弟,我们是坚强的团队,我们绝不会放弃!
在接下来的40天里,所有的队员忍着泪,继续进行一项项试验,因为他们的心底都有一个梦想: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
正是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年轻的他们不远千里,上高原、战严寒、斗酷暑,挑战一个又一个极限,谱写出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责任编辑:Winni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