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坚定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和方向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和方向,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上迈出新的步伐。

针对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国有企业活力不够、效益下降等问题,中央明确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着力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和部署,近年来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向基础性、公益性、支柱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产业和大集团、大企业集中。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绝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改制,退出了国有经济行列。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效益逐年增长,实现利润总额由2002年的2636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4989亿元;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国有经济的壮大,不仅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且主导作用和影响力得以充分发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并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使政府宏观调控得以更好地掌握全局、指挥全局。

从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企业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其地位和作用要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相适应。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科技、经济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存在着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客观现实,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国家通过必要的调控手段集中必要的资源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处于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调节作用,加快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此,还要继续按照中央确定的战略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确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建立,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等等。可以看到,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的国有企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企不分的经济单位,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独立法人和竞争主体。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绝不能使改革停滞不前,更不能倒退回潮。要准确理解中央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和部署,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使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切实解决好市场有效竞争不足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要通过资本市场和重点项目实施,吸引和带动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推动和规范企业改制上市,探索完善企业整体上市后的管理体制;继续加大规范董事会建设力度,逐步启动董事会、董事评价工作,完善董事会规范运作的制度体系;深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把国有资本投资重点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推动国有企业内部业务板块之间、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三是研究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并完善监管办法。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的监管制度。

责任编辑:Hermia

相关阅读

【转载】国机集团任洪斌董事长接受《经济日报》专访

10月22日,《经济日报》第11版“一带一路”刊登了对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的专访稿件《“一带一路”上[详细]2018-10-30 17:56

卡特彼勒签单国家能源集团 上榜《经济日报》“外企头条”

就在上周三,卡特彼勒与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经济日报》[详细]2017-11-14 09:56

经济日报:中国制造仍具竞争优势 有潜力有韧性

 中国制造要重塑竞争优势,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依托国内巨大市场空间和成熟产业体系,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向,从国际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转移。 近日,美国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中,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换言之,生产一件同样的产品,美国的制造成本是1美元,而中国需要0.96美元。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成本已经逼近美国本土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多年来引以为豪的成本优势真的已经消失了吗?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又如何重塑新的竞争优势?有关专家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成本上升绕不开躲不过 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绕不开,躲不过。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以提升产品附加值,或者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来消化 “成本优势的不断削弱,的确是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秘诀在于低成本竞争优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企业在土地、原材料、能源、劳动力、融资、物流等方面的成本不断攀升,加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优势的确不如从前了。 “中国制造的成本压力突出表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农民工工资水平也在稳步增长。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人工成本上升已经连续4年被企业家认为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 “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的工资上涨了187%,而美国仅增加了27%。”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说,在工资上涨的同时,中国能源成本提高,而美国由于页岩气产量增加带来能源成本下降。另外,过去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攀升了35%,都是助长中国制造成本逼近美国的重要因素。 贺在华表示,当前,越南、印度等国家依靠相对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开始向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主导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的生产和供应,都将使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绕不开,躲不过。”李佐军说,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应对成本的攀升,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以提升产品附加值,或者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来消化。 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王镓垠指出,中国制造业成本上涨了,但受困于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产品的出厂价往往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企业挣不到钱。这种局面可能导致一部分制造业企业淘汰出局,也将倒逼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中高端。 竞争优势有潜力有韧性 中国制造在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同时,已经形成遍布全国的多层次的产业集群,完全有能力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上下游的产业链支持。高铁、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多层次交通系统,也有利于降低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 尽管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削弱明显,不过,不少专家表示,依托国内巨大市场空间和成熟产业体系,中国制造仍然拥有其他国家并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李佐军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使中国制造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也是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从产业配套的角度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遍布全国的多层次的产业集群,工业配套体系在全球独一无二,完全有能力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上下游的产业链支持,帮助制造业企业便捷地获得各种生产要素,从而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营销成本等。”李佐军说。 潘建成也表示,尽管受成本压力的影响,国内不少制造业企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总的来看,国内的产业体系远比东南亚国家更完善。在一些产业链布局比较长、技术水平比较高的领域,中国制造的整体优势更明显。 “目前,我国创新能力开始提高,创新的成效也在不断显现。”潘建成说,2014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创新活跃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也将成为推动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也有专家指出,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尽管劳动力成本价格低廉的优势有所削弱,但由于我国劳动力结构丰富,既有大量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工,也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支撑。 李佐军还指出,经过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高铁、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层次的交通系统,可以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降低物流成本。 改革引领谋创新促转型 中国制造要实现由大变强,必须加快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制造系统的各元素联结起来,形成信息物理系统。同时,以新一代IT技术为突破口,驱动大规模、活跃的市场创新、应用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要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继续提高全球出口贸易份额的空间不大,国际市场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从国内情况看,三期叠加的影响仍在持续,产能过剩压力并未缓解,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潘建成说,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制造迫切需要重新塑造竞争新优势。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要塑造新的竞争优势,首先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李佐军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破阻碍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制度成本,提升竞争力。 潘建成指出,中国制造塑造新的竞争优势,首先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例如,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民间资本,使效率得到提升。其次,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鼓励企业创新。 “中国制造要实现由大变强,必须加快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王喜文指出,长期以来,国内不少生产方式均属于比较简单的物质生产。今后,应该加快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已有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把制造系统的各元素联结起来,形成信息物理系统,相互协同、遥相呼应,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同时,在发达的移动互联经济基础上,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等新一代IT技术为突破口,驱动大规模、活跃的市场创新、应用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 “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贺在华建议,随着制造业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加快从产品供应商转向服务提供商,在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安佰深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曦轲认为,过去30多年来,中国忙着做“世界工厂”,反而忽视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如今,大量的国际企业进入中国,最主要的是看重中国的市场,中国企业应重视拓展国内市场。 “中国市场的潜力在今后20年里还是会好于其他国家,中国企业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资源、技术、品牌等优势,完全可以在本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张曦轲说。 李佐军提出,还要加快淘汰和转移一些低附加值的“三高”产业,培育一批知识或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品牌,开创新的商业蓝海,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潘建成还建议,国家应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引导制造业企业的上下游、研发机构、市场消费对象集聚,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详细]2015-08-31 15:20

经济日报:核电产业调结构稳增长相辅相成

核电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积极应对形势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具体体现。调结构并不是不要增长,相反需要稳增长来提供更大空间,进而为调结构扫除障碍;另一方面,调结构能为稳增长带来更强的后劲,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抓紧政策措施和相关项目落地,精准增加短板投资,为稳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过去几个月,我国核电领域动作频出。3月29日红沿河核电站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时隔15个月之后,我国核电机组再次启动建设;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建设“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5、6月份以来,多家部委又密集调研了国内核电项目与企业,我国核电产业受到密切关注。 从整个能源行业来看,核电的重新发力拉开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序幕,是我国能源领域调结构、促增长的重要手段。 放到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核电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积极应对形势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的过程中,调速度但不减发展势头,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 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坚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发布的数据来看,在增长速率有所降低的同时,我国经济调结构成效显著。然而经济增速的降低,也对扩大就业和保障民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就此有人提出,是否把调结构放一放,着力保增长? 实则不然,稳增长和调结构看似两难的选择,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调结构并不是不要增长,相反需要稳增长来提供更大空间,进而为调结构扫除障碍。 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例,发展核电产业是顺应国际能源发展趋势,优化能源结构,构建风、光、水、核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这一过程需要有稳定的增长来保证。 相反,调结构如果进展顺利,能够为稳增长扫除发展中的障碍。当前,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调结构的目的在于破解经济发展中的阻力。比如,发展核电能够缓解当前的环境污染压力,降低能源生产成本,对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力,保持稳定增长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调结构能为稳增长带来更强的后劲。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国际市场竞争倒逼机制的要求,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潜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这一系列举措,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 仍以核电为例,“华龙一号”的重新启动,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和电力水平的提升,还为稳增长带来了更强的后劲。因为“华龙一号”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核电走出去具有很强的牵引、带动作用。据测算,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资约250亿元,可以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150亿元。目前,我国具有8到10台的核电机组生产能力,如果实现全部生产,有利于巩固和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由此可见,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抓紧政策措施和相关项目落地,精准增加短板投资,为稳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详细]2015-07-01 09:38

经济日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新机遇

新常态,新机遇。总的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主动适应新变化,加快打造经济升级版。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新机遇、掌握主动权,为新常态下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其一,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目前我国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问题并存,城镇化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顺应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更会助推生产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其二,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增加值率还比较低,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产业升级加快提速的新时期。从近期数据看,我国主要产业淘汰落后、改造升级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投资下降8.4%,粗钢、水泥产量增长不足4%,而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都在12%左右。产业加快升级,带来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使得各行各业面临新的“洗牌”机遇,将大大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其三,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在新常态下,整个社会消费正在加速从生存型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信息消费、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上的比重将大幅上升。不止于此,消费的形式也在悄然“升级”,更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消费升级将给行业、企业带来重大机遇。如果措施得当,还会从供给方面对扩大消费形成巨大拉动。 其四,科技创新的新机遇。我国科技发展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到了完全可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时期。抓住这个机遇,势必能给经济增长增添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详细]2014-11-03 11:1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