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拒收熔盛重工船只 或增加博弈砝码

2012/04/20 09:12经济参考报

业内人士:一是转嫁成本,二是增加靠港博弈砝码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中国第二大造船企业熔盛重工承建的淡水河谷三条大船已经建成,遭淡水河谷以各种理由拖延接船,目前仍停靠在熔盛重工码头。

分析人士认为,淡水河谷推迟接船的原因有二,一是当前航运市场低迷,接手后就要支付高昂费用,拒不接船可以转嫁成本;二是淡水河谷大船停靠中国港口一事仍未获批,由于熔盛重工是中国企业,推迟接船可以增加博弈砝码。

无奈 三船压港无人接收

相关人士日前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熔盛重工今年将会把所有的船舶建造完成,但是因为淡水河谷大船在中国港口靠泊一事迟迟不能获批,淡水河谷目前才接了一条船,其余已经建造完成的三条船至今仍未能顺利交付淡水河谷。

他口中所称的唯一被淡水河谷“接手”的巨轮,即去年11月26日交付的淡水河谷·中国号。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此以外,熔盛重工为淡水河谷建造的第二及第三艘38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早在去年就已经出坞,今年2月27日开始试航的淡水河谷·董家口号,在完成试航后也一直未交付淡水河谷使用。另外已经建成的淡水河谷·河北号和淡水河谷·大连号,也一直停在熔盛重工的码头。

这些把熔盛重工码头挤得满满当当的巨轮,无疑给正在建造其余数条巨轮的熔盛重工,带来巨大压力,曾经的“香馍馍”如今却令其有些无奈。资料显示,作为中国最大的民企造船厂,2008年8月,熔盛重工与淡水河谷签订了建造12艘38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的合同,合同总额高达16亿美元。2009年,淡水河谷又宣布将租用阿曼航运公司的4艘同类型超大型矿砂船,亦由熔盛重工负责建造。熔盛重工也因此名声大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淡水河谷正在“绞尽脑汁”进行刁难,企图令正在建造的大船延期交付。据一位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船东一般是根据船舶的建造进度分批次付款,淡水河谷方面会经常提出说“某项产品不合格”、“某项技术不达标”的理由,要求造船厂重新整改,这样一来就耽误了船舶的建造进度。

记者了解到,淡水河谷·中国号出坞时,熔盛重工总裁陈强就曾表示,预计2011年旗下的大船完成工程量为8艘,按照船东的实际要求,预期今年内会交付2至3艘,2012年将进入交付核心期。而实际情况是,2011年只有一艘大船交付,淡水河谷·董家口号完成试航,淡水河谷·大连号、淡水河谷·烟台号、淡水河谷·河北号已经出坞,靠泊在舾装码头进行内部安装和调试,而其余几艘还在船坞或工场内进行分段和组装。也就是说,目前的工程进度为交付1艘、完成工程量4艘,完成了2011年计划的50%。

受淡水河谷订单交付影响,熔盛重工的应收账款近年增加迅速。熔盛重工2011年年报显示,现金流同比下降近40%,应收合约工程客户款项增加31.1亿元至72亿元,同比增加76%。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研究院分析师陈文波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船舶出坞意味着船的水下工程完成,出坞后要到舾装码头进行水上工程施工,一般需要一个多月,然后是试航,一般试航半个月后就可以交付给客户。“即使是38万吨级的散货船出坞后,一切正常的话两个月也可以完成交付。”他表示。

推测 或为博弈添筹码

除了熔盛重工码头停靠的巨轮“不接手”外,外媒报道称,淡水河谷公司的中国号和巴西号两艘40万吨级巨轮也闲置长达一个月,此外淡水河谷还推迟了2艘新船的交付。令人疑惑的是,淡水河谷拒接船并不是因为资金紧张。淡水河谷披露的2011年年报显示,其2011年净利润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2.6%。相比之下,中国77家主要钢企去年利润为139亿美元,仅占淡水河谷的60.69%。

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淡水河谷把16艘大船建造订单抛向中国有深层次考虑。一位资深分析人士对记者坦言,淡水河谷宣称打造大船计划伊始,就遭到了中国船东的反对,它把船舶建造订单放在中国不排除谋取中国方面更多人的支持,这些支持来自造船厂以及为熔盛重工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淡水河谷“拖延”接船时间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全球航运市场不景气,淡水河谷接船后可能面临无货可运,却要支付维护和折旧成本,“因为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大船迟迟未获得在中国港口停靠的批准,造好的大船多在船厂一天,淡水河谷就少损失一天,这是转嫁风险”;另一方面,正因为淡水河谷的大船尚未取得在中国靠港的资格,然而造船厂熔盛重工为中国企业,不能排除淡水河谷以此来向中国施压,争取博弈砝码。

“欧洲船东出现违约和不愿接单的现象比较多,淡水河谷相对来说还不错,它们之前就跟我们说可能会延期接船,这我们之前都进行了公开披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熔盛重工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淡水河谷是在2008年决定建造船队的,这个决定在当时的情况看是非常明智的。”钢铁行业一位权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表示,当时海运价格非常高,甚至大大超过了矿石本身价格,而且当时的钢铁市场处于峰值阶段,钢厂盈利可观,因此即使矿石价格疯涨,但是钢厂仍然可以消化,依然保持巨大的铁矿石进口量。

上述人士坦言,但是四年后的今天,钢铁整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的钢铁工业已经从高速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特别是随着钢厂陷入亏损困境,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将锐减。这也意味着,原本让矿山赚的盆满钵满的盈利模式也不能持续,淡水河谷重金打造的“巨轮”项目,可能因为全球铁矿石需求的减弱,最终成为一个“大包袱”。

隐情 巨轮面临巨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大船交付高峰期,大船给淡水河谷带来的直接影响也将浮出水面。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十分低迷的航运形势下,淡水河谷大船不管是处于闲置状态还是投入运营都将面临巨亏的局面。

“目前20万吨级海岬型散货船的市场租金是1万美元每天,淡水河谷的40万吨大船的运营成本约为4万至5万美元每天。所以说他们自建船队每天都在赔钱,还不如直接到市场上去租船。”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20万吨级散货船的成本是2万美元每天,这包括1.5万美元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船员工资和港口使用费)以及5000美元的变动成本(主要是燃油费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锋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由于海运低迷,目前20万吨级散货船的市场租金还不到1万美元,远未达到海运的盈亏点。

张永锋表示,今年淡水河谷的大船陆续下水后,将会加剧当前运力过剩的状况,进一步打压价格,使当前低迷的海运市场“雪上加霜”。另外,相比较于20万吨级的散货船,大船是否更能节约成本,业内也是有争论。

“如果不能运行‘巴西—中国’的直航航线,40万吨级大船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因为采用二程运输的做法,将比用20万吨级海岬型散货船直接将铁矿石从巴西运到中国的费用更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淡水河谷之前的打算,先将铁矿石运往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分销中心,然后再用较小吨位的散货船将铁矿石运往中国,但是从单船上讲,这样一来40万吨级大船比20万吨级海岬型船拥有更高的运营成本。

靠港审批的事情一直如鲠在喉,今年大船进入“收割期”,但是淡水河谷却面临运营亏损、不运营仍亏损的尴尬局面。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大船闲置的话,淡水河谷须每天为每艘大船支付4万到5万美元的维护费用。如果大船投入使用,运40万吨货物须支付比市场高出一半的成本。

责任编辑:Eason

文章关键字淡水河谷 熔盛重工
相关阅读

淡水河谷:史上最大铁矿项目拿到运营许可

笔者12月12日从淡水河谷中国了解到,淡水河谷的S11D项目已经于12月9日获得了矿山和工厂的营运许可,明年1月开始商业运营。S11D项目位于巴西帕拉州东南部的卡拉加斯,是淡水河谷及采矿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项目的工厂拥有三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年处理能力为3000万吨,也就是整个项目的年产能达到9000万吨。此前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久安表示,这一项目到2020年将逐渐达到满负荷生产。S11D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43亿美元,其中64亿美元用于矿山和工厂建设,79亿美元用于物流建设。包括修建101公里长的支线铁路、修建卡拉加斯铁路复线及扩建圣路易斯州的马德拉港海运码头。S11D仅是S11矿体A、B、C、D四个矿区中的一个矿区,整个S11矿体潜在的矿产资源为100亿吨铁矿石。可作对比,去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9.5亿吨。其中仅D矿区即拥有42.4亿吨的储量,矿山的开采周期目前预计为48年。19世纪70年代该地区进行了首次钻探,2000年左右开展了首次技术能力和财务可行性研究,最终实现了目前的项目布局。淡水河谷拿到的许可有效期为10年,由巴西环境和可再生资源协会(IBAMA)在核实淡水河谷于施工许可期内所采取的行动及环境控制措施合法后签发。由于项目巨大在巴西国内引起反弹,规划方案不得不进行了修改。按照淡水河谷的说法,目前的方案下需要清除的植被量减少了40%。此外淡水河谷还收购了工厂周围的许多土地,以满足实施项目的环境条件。[详细]2016-12-13 09:50

淡水河谷2014年净利润6.57亿美元 增长12.5%

据财华社消息,淡水河谷公告,去年第四季净亏损18.49亿元(美元。下同),每股亏损0.36元。第四季净亏损状态已较2013年同期亏损64.51亿元,大为改善。期内总经营收入92.26亿元,按年减少30.49%。淡水河谷去年全年净利润6.57亿元,按年增长12.5%,每股盈利0.13元。去年经调整EBITDA为133.53亿元,较2013年的225.6亿元,按年减少40.8%,主要原因是商品价格下跌造成105.8亿美元的负面影响。 该公司资本开支119.79亿美元,减少22.54亿美元,续第四年实现资本开支减少。[详细]2015-02-27 19:18

淡水河谷:铁矿石供应将持续增加至2020年

全球最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的一位高管周三表示,主要的铁矿石矿商两年来已将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提高了2.34亿吨,并准备进一步增加供应直到2020年。 淡水河谷有色矿物业务主管Peter Poppinga在行业会议上称,2013至2020年期间,力拓、必和必拓等全球矿商预计增加全球铁矿石供应4.3亿吨,而上述2.34亿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高盛集团在铁矿石价格预测中最为悲观,其认为铁矿石价格在很长时间内都会维持在60美元每吨的低位(之前预测为80美元每吨)。根据UBS分析,60美元每吨的价格只有必和必拓和力拓才能盈利,FMG仅能做到盈亏平衡。[详细]2015-02-11 10:25

受益油价大跌 淡水河谷成为成本最低铁矿石生产商

桑福德伯恩斯坦周一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原油价格大跌造成航运成本下降,作为世界最大炼钢用铁矿石的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已经超过主要竞争对手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团,成为世界成本最低的铁矿石供应商。 桑福德伯恩斯坦在伦敦的分析师保罗-盖特(Paul Gait)在这份报告中写道,“过去几个月中我们看到货船燃料价格伴随全球原油价格下跌的崩盘,这也使得全球铁矿石行业的成本排名出现了变化。”力拓集团和必和必拓是排列淡水河谷之后的最大铁矿石出口商,两家公司在澳大利亚的矿场更接近主要消费国中国,因此传统上具有成本上的优势。 三家巨头合并控制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的约60%,并在过去投入数百亿美元扩大产量,在已经供应过量的市场中对那些成本偏高的供应商造成了极大压力。由于供应的过量,原油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下跌近50%,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年跌幅。类似的供应局面造成铁矿石价格也在同期下降了47%。 行业数据供应商金属导报的报价显示,62品位铁矿石在中国青岛港的价格周一下跌1.2%至每吨70.30美元,接近五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 保罗-盖特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燃料价格的下降,包括开采成本在内,淡水河谷向中国出售每吨铁矿石的成本相比澳大利亚出口商要低每吨6美元。他表示,“过去五年中,从巴西向中国运送一吨铁矿石的平均成本是23美元,而从澳大利亚发货的铁矿石只有每吨9美元的货运成本。在一个运送几乎免费,市场的距离不再是问题的世界里,巴西相比澳大利亚而言实际上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麦格理集团的分析师在1月9日的一份客户报告中指出,好望角型货船从巴西向中国运送货物的成本已经跌至每湿吨10美元,是2009年1月以来的首次,相比之下,从澳大利亚向中国发货的成本是每吨5美元。当时的报告指出,淡水河谷“多年以来首次”在每吨铁矿石的成本价上低过了必和必拓,非常接近于挑战力拓集团的成本最低供应商地位。 瑞士银行集团分析师安德烈亚斯-伯肯豪瑟(Andreas Bokkenheuser)在1月8日的客户报告中指出,如果油价维持较低水平,淡水河谷可以在2015年有6.8亿美元的额外息税摊销前利润,2016年这个数字会达到15亿美元。 如果按照2014年前九个月增产8.1%至2.362亿吨的创纪录水平来计算,包括第三方采购在内的淡水河谷2015年铁矿石出产量可能达到3.4亿吨。 作为世界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必和必拓在2014年曾表示,会将排除运费和特许费用的铁矿石生产成本从目前的每吨25美元降低至每吨不足20美元。力拓集团在2014年上半年的平均生产成本是每吨20.40美元。 铁矿石价格在2014年的大幅下跌促使高盛集团发表报告宣布“黑铁时代的终结”。以中国为主导的需求量飙升在过去十年为多家供应商带来了创纪录的利润。[详细]2015-01-12 13:30

淡水河谷大船“靠岸” 对华铁矿石出口将翻番

9月12日上午,第三次来中国的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费慕礼(MurilloFerreira)表示,40万吨大船停靠中国港口事宜还比较敏感,不方便发表评论。 但下午却发生了戏剧性一幕,淡水河谷与一直反对其大船靠岸的中国船东代表——中国远洋旗下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与淡水河谷(国际)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安排,淡水河谷将为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提供25年矿石运输合同。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将相应为淡水河谷(国际)有限公司定制10艘大型矿砂船并收购淡水河谷所拥有的4艘大型矿砂船。 淡水河谷预测,销往中国的铁矿石将从2013年的1.5亿吨,上升到2018年的3亿吨。 下行期“减法”获突破 费慕礼称,目前的铁矿石市场面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被公认为是低迷周期。但今年底由于港口库存减少,铁矿石吨价将从80多美元跃升至95美元~100美元。至于明年和后年,他说“我的水晶球已经破了,无法预测今后的事”。 在这个周期中,淡水河谷做了些加减法。在减法上,淡水河谷将剥离一些回报率比较低的资产,比如铝土矿项目,而化肥项目也在剥离计划内。 去年,淡水河谷在剥离资产方面获得60亿美元的收入。费慕礼介绍,淡水河谷在降低成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降低投资成本、行政成本等,销售管理费用也大幅降低了40%。 淡水河谷最想要做成的一项“减法”是成本,其希望中国可以同意40万吨大船靠岸,这些大船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而建造的大型干散货船。费慕礼说,因为巴西距离中国较远,船运时间达45天,使用这种超大型船,海运费用会更低,还可以降低35%的排放。 自2012年以来,以中远为代表的中国船东反对淡水河谷40万吨大型船舶停靠中国港口。而淡水河谷也一直在为其大船寻找能够靠泊中国港口的机会。 2012年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调整超设计规范船型船舶靠泊管理的通知》,实际上是禁止了淡水河谷大船靠泊中国港口。但淡水河谷一直没有放弃与中国港口的合作。 费慕礼9月12日上午表示,“在这方面我们跟中国方面也在进行沟通,因为有些问题还比较敏感,在此不好进行更多评论。”但现在看来,淡水河谷至少已经让中远松口了。除了中远之外,淡水河谷在去年6月与连云港港口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去年10月,淡水河谷交给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一份5亿美元的大合同,将4艘40万吨矿砂船交付山东海运,并与之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铁矿石运输合约》。 在加法上,淡水河谷追加了镍、铜、冶金煤等资源版块的投资。在镍矿方面,淡水河谷目前的镍矿供应量每年为30万吨。费慕礼称,淡水河谷将在未来两三个季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镍供应商。目前,淡水河谷在巴西、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新的投资。 极为重视中国市场 从方方面面来看,淡水河谷正在对中国市场加强投入与合作,而费慕礼甚至清楚地记得今年7月两次见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的情景。 7月17日~18日,习近平出访巴西。“在短短两天里,我有幸见到了习主席两次。”而习近平拉美之行为淡水河谷带来了3份商业协议。这3份协议是淡水河谷位于巴西的图巴朗港与中国连云港签署合作协议、淡水河谷与中国银行签署的25亿美元融资支持、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就信用贷款的基础条款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根据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的协议,今后淡水河谷在巴西、加拿大、莫桑比克等其他地区的项目,可以通过上述信用贷款购买上海中远川崎重工公司的设备、货物和服务。该合作协议有效期为三年。 第三次来中国的费慕礼称,与中国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的协议均用于支持今后几年淡水河谷在中国的业务。 “中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始终把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看成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同时我们要加强当地的合作项目以及合作关系,支持我们对中国长期原材料的供应。”费慕礼说。 而淡水河谷旗下的图巴朗港与中国连云港签署的合作项目,费慕礼称是用来帮助中国港口提升环保、降低污染排放、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项目。 尽管对中国经济以及钢铁产量的增长出现了悲观预期,但费慕礼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仍然有信心。淡水河谷的业务中,60%的铁矿石、50%的镍、43%的铜均供应中国市场。 “中国目前生产了全球几乎50%以上的钢铁。”费慕礼说。中国相对来说经济发展还是非常好的。“从中国整个钢铁产量就可以看到,目前经济只是放缓,钢铁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并不是产量在下降。” 积极投资应对中国需求   “我们估计2014年中国的钢铁产量会在8.2亿到8.4亿吨左右。”费慕礼说。“其实中国的需求一直不是问题,现在只是经济有所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都偏低,中国目前还维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 在费慕礼看来,中国钢铁产量的增速已经放缓到3%左右了,但仍然在增长。“我们也看到目前中国政府所做的一些措施,包括如何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费慕礼说,“我们认为中国的产能过剩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全球经济目前的状况并不好。” 铁矿石价格在前几年曾“疯狂”飙升到180美元一吨,现在一直徘徊在80多美元。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其他中小矿山的日子并不好过,纷纷减产停产,这也是淡水河谷自信扩产的原因之一。 淡水河谷的卡拉加斯矿铁矿石及铁的含量可达67%。“我们的优势是在质量上。”费慕礼说,这样的铁矿石能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控制污染。因为杂质低,生产每一吨钢铁用的标煤用得少,排放量也会减少。 在今后的4年间,淡水河谷会将其在巴西卡拉加斯的铁矿石产能从3亿吨扩张到4.5亿吨,而对中国的铁矿石销售也将翻倍,2013年销往中国1.5亿吨,2018年将翻倍成3亿吨。 目前,淡水河谷对其高品位的卡拉加斯矿的投资已超过180亿美元,对莫桑比克的冶金煤投资也达80亿美元以上,在巴西的另一个矿山也投资超过80亿美元。费慕礼称,这是为了供应中国市场现在以及未来的需求。[详细]2014-09-15 10:5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