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风云人物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卡特金利文: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具潜力市场

2012/03/19 09:20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经济观察家们在预测全球经济是否会因为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滑落而受到影响时,卡特彼勒的判断则相对乐观。卡特彼勒中国、印度及东盟地区总裁金利文3月18日在会议间隙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2011年年底,卡特彼勒的订单储备额达到了300亿美元,这是其历史最高水平。“这主要是归功于卡特彼勒所处的行业前景比较好,比如说采矿领域,像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价格水平都处于高位,这就促使我们有动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投资。”

记者:中国机械制造领域是一个竞争很充分的市场,而且很多国内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卡特彼勒为什么还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金利文:其实在过去五年,卡特彼勒在中国面临的现实状况是产能不足,在中国本土所生产的产品都能卖出去。

记者:是在中国市场本土销售的吗?

金利文:是的。从市场角度来看,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需求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中国持续增加产能。

记者:在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有一个单元是“保持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其核心话题就是如何提升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在工程机械领域,卡特彼勒进入中国后是否带动了中国相关企业的制造水平?

金利文:其实卡特彼勒并不是把中国只当成一个生产基地,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卡特彼勒把一些设备从美国出口到中国来。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卡特彼勒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转让,帮助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卡特彼勒在中国设立工厂,在中国生产产品,这样一直持续到2005年。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全面推行卡特彼勒的业务模式,这个业务模式包括研发、生产、相关配套服务,如物流、融资等一系列业务,包括代理商也都在中国进一步完善。

我们最近宣布在江苏无锡扩大研发中心,这是我们在中国部署卡特彼勒业务模式、继续深化在华投资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在江苏南通将建立一个亚太试验场,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也服务于我们整个亚太市场。

记者: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提倡美国制造,也有一些美国企业回流本土,卡特彼勒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金利文:奥巴马的政策应该是更多关注提升美国整体竞争力。第一点是要提高美国的基础设施能力,使它更具全球竞争力;第二点是改革国内税收法律,使美国企业在全球更具竞争力;第三点是教育,使美国工人能够得到更多培训和机会,使他们在全球具有竞争力。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处理好,我想奥巴马并不需要鼓励美国企业把制造业返回到美国本土去。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考虑,它要计算投资成本,要考虑资产负债情况,每家企业会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做具体的决定。鉴于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如果有些美国公司从中国撤资并返回美国,这并不奇怪。但是我想有一点大家必须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之内,真正具有增长潜力的地区是亚太地区,所以说如果你不在亚太地区进行投资、在亚太地区进行竞争,肯定以后就会落后于别人。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