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非激进整合:军工企业做强做优路线图

2012/02/29 09:54《英才》杂志2012年3月刊

漂亮的成绩单,让一向低调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兵工集团)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11年营业收入3077亿元,同比增长27.6%,成为首家营业收入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的军工集团。

自进入营业收入“千亿俱乐部”后,兵工集团6年来一直保持着近30%的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其营业收入规模达到2360亿元,跨越2000亿的台阶。一年之后,再次拾阶而上。此前定下的至“十二五”末,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利润达到200亿元的发展目标,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在央企“做强做优”的声浪中,规模的膨胀却很容易被外界质疑为央企利用资本实力大举并购扩张,追求一时的账面数据。即便是众多已经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央企,也常被认为在资源优势和市场能力上的“长短腿”和“大而不强”。

与其他产业央企不同,军工企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往往更被认为是坐拥垄断资源、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代表。“营收规模庞大,盈利水平较低”,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中信建投分析师向《英才》记者谈及对军工企业的突出印象时,如此评价。

“兵器工业其实是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并不是国家垄断行业。”几乎鲜见于公开媒体报道的兵工集团总经理张国清,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明确表达了他的观点。这也是兵工集团自2009年开始的一个全方位的转变,简单表述就是:过去是需求牵引市场,现在是技术引导和创造需求。

“早些年,军事装备、科研投入基本上都是国家主导,现在我们加大了自主投入,突破和积累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来满足甚至是主动创造市场需求。”张国清说,“对于兵器工业而言,在市场上和其他企业竞争已是常态。”

或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军工企业的价值,但在张国清看来,财报上的营业收入、利润、资产等,虽代表着兵工集团这些年发展的成果,却无法描述其价值厚度,因为军工企业的表外资产积累更为重要。

公开数据表明,2011年兵工集团利润为86.5亿元,其当年的研发投入则高达43亿元。据悉,其自主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国家的投入,并连续几年都在40亿元上下,兵工集团希望藉此打造一个具有雄厚技术底蕴积累的高技术企业。

尽管科研投入无法在当期的资产负债表上反应出来,但张国清认为,企业的资本积累固然重要,但要成为一个“常春藤”企业,必须有超越利润之外的追求。技术也好、人才也好、文化底蕴也好,都属于“表外资产”,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是看不见、也反映不出来的,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中也很难充分体现,但都是企业基业长青最重要、最根本的软实力。

除了瞄准“国际一流防务集团”目标,培育强大的技术实力外,兵工集团所追求的另一大目标是: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依靠自身力量承担保军责任。

从目前的销售收入结构看,兵工集团民品收入占比已达九成。更让兵工集团有底气的是,销售收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为这是一个抵扣掉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后的“实实在在的收入”。

不过,对于今年兵工集团的增长速度,张国清把预期设定在10%以上。跟这些年近30%的增速比,看起来似乎预期降低,实则发出明确信号,更强调发展质量。张国清的用意,就是借外部环境震荡之时,兵工集团在两年内退出价值创造能力低的50多个产品领域。

实际上,近几年来,兵工集团一直不停地做着“加减法”——通过对外部资产、资源的并购整合,逐渐形成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石化与精细化工、战略资源开发3个千亿级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平台;通过将内部130多家企事业单位整合为30多个专业化、区域化的子集团和10多个直管单位,逐步形成光电器件、动力传动、特种材料、重大高端装备、关键汽车零部件等十几个百亿级的“亮点”产业,同时逐步退出价值创造能力低的产品领域。

誓言“十二五”末期,要在收入规模、效益水平,尤其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做到国防科技工业中最优的兵工集团,其做强做优路线图已经廓清。采访中,张国清直陈“干不成,算我们自己没本事。”

补缺的并购

“并购重组”依然是有关央企的热门话题。而在近几年的央企并购扩张中,对地方国有企业资产的重组,是最有看点的重头戏。

2011年6月28日,兵工集团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重组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协议》,武重集团正式划转兵工集团。

年营业收入规模不到20亿元的武重集团在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同行里并不算醒目,但业界资深专家对其评价颇高,“它在超大型高端装备方面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国家层面上也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武重集团是国内生产重型、超重型机床规格最大、品种最全的大型骨干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多种产品是代表行业水平的标志性产品。尤为突出的是,在国家安全防卫领域,武重还为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建设研制生产重大设备。

从其官方简介中,不难判断出这家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央企要并购重组这样的地方国企,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

武重集团整个谈下来不到一年。兵工集团的想法是民品的发展必须融入到地方经济中。当地政府原本同意出让100%的股权,但为了和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兵工集团还是留出20%的股权给当地政府。

除了股权方案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如何用规划、愿景和可持续发展来实现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双赢。

“武重做高端市场,空间有限。它的技术完全可以往中型、轻型的方向发展,和我们形成互补,获得更多资源。而且,我们也想以武重为平台,进一步整合兵器工业在华中的装备制造产业。”张国清告诉《英才》记者,这个规划拿出来后,地方政府和企业经营班子都很满意。

重组地方企业,税收留在地方、就业还在地方,还要融入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兵工集团的融合策略,与地方政府的期望很合拍。

事实上,央企的资源优势是地方国有企业愿意成为“央控”的最大吸引力。近两年,有不少地方主动找上门来,要与兵工集团深化战略合作。这其中包括装备制造、化工企业、物流业等等,有些企业做得相当不错,从几十亿元到上百亿的都有。

但最终能提到兵工集团总经理办公会上的“案子”并不多。因为对于外部并购,兵工集团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提升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资源和团队,二是有利于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的资源和团队。

重组武重,也验证了兵工集团这两条基本原则。在细分行业里,武重技术创新排在第一,重组后可将兵工集团在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一个层次。兵工集团的并购不是追求规模,而是看重技术和互补性。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吕娟认为,央企选择某个领域,通过外延式扩张把自己的产品线做全,仍然是基于把自己主业规模做大的考虑。对于军工企业来说,也可以提升民品产业的盈利能力。

兵工集团有一个专业团队在研究和物色市场上那些有技术潜力,同时又符合兵工集团并购两原则的技术型公司。

在兵工集团2012年的并购项目计划表上,国外有2个、国内有3个,规模都不大,但技术水平在其所在领域中都是排第一的。“国内项目,也就几亿人民币,国外项目3亿-5亿美元。不需要它们现在有多大规模,把它们做大是我们的事情。”

2010年5月27日,江苏省政府与兵工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也宣告兵工集团与徐工集团(微博)这桩“重量级”的战略重组开始启动。

按照吕娟的分析,自2002年以来,徐工集团就不断探索改制之路,与MBO、德隆、凯雷的合作虽均未成功,但其希望通过改制来提升竞争力的决心可见。另一方面,同行业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迅猛发展,对徐工集团的市场地位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兵工集团搞工程机械的有6家企业,但这6家企业规模都不大。所以,找一个非常有市场地位的平台,然后把这6家企业装进去,和这个平台来带动整个工程机械板块的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业内人士分析,拥有技术的兵工集团和擅长做市场的徐工集团可以形成很强的互补。

其实,两家集团早已在大马力推土机等很多项目上开始了深度合作。按照张国清的计划,一旦重组完成后,这些项目也会全部装进徐工集团。“我们在重组上思想非常解放,由谁当龙头取决于谁有技术优势、技术能力,谁能真正把这个板块带动起来,没有什么嫡系非嫡系之分。”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中国兵工集团去年盈利135亿元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近日召开了2017年度工作会议,据悉兵器工业集团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38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2.9%。 据介绍,兵器工业集团以北斗应用产业为抓手,转型升级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2016年,由兵器工业集团作为研制建设主体单位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全国一个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具备在全国主要经济区域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事后处理毫米级和快速辅助定位能力,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平台“千寻云踪”的用户量突破1000万、日调用服务次数超过3亿次。 人造金刚石、硝化棉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矿用车、火车轴等产品产销量居国内第一。利用军品高科技优势,开发了高铁车轴、金属热成型件、宽体矿用车、重车北斗车载终端、新能源客车行星变速器、NET240DC电动轮矿用车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大力推动合资合作和资产重组上市,民品产业新组建中外合资合作公司6个,组建其他公司10个。东北工业集团顺利收购德尔福机电一体化项目。北方创业、江南红箭、北方国际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中兵通信登陆新三板。 一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兵器一院获批建设“高机动防暴车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武重集团“用于超临界核电半速转子加工的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项目获“十二五”机械工业重大科技成果奖。 据了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是我国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领域的重要军工集团。2016年,在世界500强中列第134位。[详细]2017-02-09 09:37

兵器工业集团签署90亿巴基斯坦轨道交通项目

4月23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宣布,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共同见证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温刚21日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公交公司签署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总承包合同。拉合尔橙线项目是中巴两国政府重点合作项目之一,合同总金额14.5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月90.34亿)。该项目是巴基斯坦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轨道交通相关上市公司晋西车轴、北方股份、北方国际、凌云股份等,或受益于此次轨道交通项目的签署。[详细]2015-04-23 09:43

兵工集团北方风雷公司获俄罗斯1600万钻具订单

经过长达90天的商务谈判,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风雷公司与俄罗斯PET公司签订了总额2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00余万元的钻具订单。这笔钻具订单虽然加工难度大,交货时间紧,但总量大,付款条件好,附加值高,属于优质订单。这笔合同的签订同时也为北方风雷公司下一步扩大俄罗斯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早在今年年初,北方风雷公司根据国际形势判断,中国与俄罗斯将会在石油钻采领域加强合作,这将是北方风雷公司寻求新的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俄罗斯市场工作组,研究分析该市场的需求,主动寻找市场的商机。5月中旬,俄罗斯市场工作组参加俄罗斯能源技术交流会,向俄罗斯客户展示了北方风雷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整体形象,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信息反馈。紧接着公司开始积极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仔细的梳理市场,终于在6月初抓住良好的机会与俄罗斯PET公司取得进一步联系。俄罗斯钻具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其地域分布广,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对石油钻具的要求特殊,加之国内竞争对手林立,竞争激烈,因此谈判难度非常大。在长达90天的谈判中,北方风雷公司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可靠的产品质量、一流的售后服务和及时的交货保证,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详细]2014-11-07 09:50

国内首台隧道拱架作业台车在兵器工业集团下线

近日,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集团江麓隧道工程公司历时两年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SGDC700隧道拱架多功能作业台车”缓缓驶出公司,发往甘肃兰州,标志着江麓隧道工程公司在隧道作业机械设计研发、科研试制、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符合公司民用产品规模化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SGDC700隧道拱架多功能作业台车运用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在隧道施工作业设备的空白,现已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2项,已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其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我国隧道施工机械化程度低,特别在爆破后拱架安装方面均是以人工为主的粗放型作业模式,作业效率低下、工期较长、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该车完全适用我国现有的隧道施工方法,可广泛用于我国隧道施工中拱架安装,并可兼顾焊连接筋、缺隧道陷处理、打锚杆、挂钢筋网、喷混凝土等作业工序的多功能设备,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性价比优势凸显,受到客户的青睐,对推进我国隧道施工的机械化进程,加快铁路、公路隧道的建设周期,有力保障人员、设备的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2014-09-01 10:35

聚焦BICES 2013:兵器工业集团展台高清组图

2013年10月15-18日,第十二届BICES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详细]2013-10-23 16:5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