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股市风云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QFII投资攻略揭秘 躲雷寻坑为当前最佳策略

2012/01/09 09:56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QFII,过去5年中国资本市场最为成功的机构,正在经历一场大的考验。无论是部分QFII基金的动荡,还是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变幻,或是QFII主要业绩的大幅回落,都开始影响着既往的QFII中国基金的空前稳定的规模,以及那曾经辉煌的历史。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在策略上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当前市场仍然较弱,结构性风险大于结构性机会,总体上仍然需要谨慎,控制仓位,留有现金掌握投资主动性;二是对于必须持有仓位的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应向绩优高分红的大盘股转移;三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根据自身偏好和习惯,可以部分买入大盘股,也可以等待小盘股风险释放结束后买入其中的高增长优质股票。

结构调整风险犹存 躲“雷”寻“坑”为当前最佳策略

在政策期望屡屡落空和紧张的资金约束下,A股市场整体维持弱势格局。尽管指数下跌幅度不大,但大小盘股分化极为严重,因此,结构调整的意义远大于指数的波动,预计调整还将持续。

市场总体维持弱势。最近三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周五市场反弹,似乎给投资者一丝希望,但下一周却继续下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连续下跌后,市场自身具有技术性反弹的需求,容易出现周末出政策利好的预期,但政策面非常平静,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并没有实现。于是,投资者的情绪由希望变为失望,导致下一周市场的继续调整。这说明管理层对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是非常谨慎的,总体还是维持偏紧的格局,没有急于大幅放松货币的迹象。

除此之外,紧张的资金面是当前市场弱势的直接原因。根据我们的跟踪测算,全市场的保证金数量在持续下降,目前为65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不但没有场外资金的进入,反而有场内资金撤出。从资金需求层面看,1月份限售股解禁数量处于较高水平,而新股发行上市的速度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因此,资金供求的失衡是当前市场弱势的直接原因。

在政策调整低于预期和资金供求失衡的双重打击下,市场的反弹动能被抑制,导致市场整体处于弱势格局。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振股市信心。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目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如果采取存量发行将显著增加市场供应预期,大幅降低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也会倒逼二级市场高市盈率下降。上周五三只新股上市便大幅下挫,创造了A股历史。股市政策未来如何变化,将如何影响股指走势,还需要继续观察。

剧烈的结构调整仍将持续。最近三周尽管上证综指波动不大,但股价结构调整却非常剧烈,小盘股的惨烈下跌与超级大盘股的企稳反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股价结构调整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年报将近,大盘股由于较高的利润增长率和分红率吸引了投资者,以银行和石化为代表,其中工行、建行、中行的股息率接近6%,相反,一些小盘股的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在估值与业绩出现反向变化的情况下,股价的结构性调整是正常反映;二是一些小盘股、绩差重组股受打击内幕交易的震慑,纷纷出逃以自保,一些机构触及平仓线而被迫杀跌,在此过程中出现踩踏效应,导致股价快速深跌;三是小盘股供应源源不断,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小盘股的信心。

从估值结构看,小盘股还有下调空间,风险释放还没有结束。当前大盘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大盘股TTM市盈率为10倍,而2008年10月份的时候为12倍,相反,小盘股市盈率为25倍,上证综指1664点的时候仅为18倍。从估值角度看,小盘股还有继续调整的空间,即便短期有反弹,但在反弹后总体上仍将延续调整态势。

年报业绩披露逐渐展开,将有助于结构分化的深入,那些业绩高增长分红能力强的股票将继续企稳回升,而存在业绩地雷的公司随时有股价崩塌的危险。

结构调整重于指数波动。尽管小盘股在惨烈下跌,由于大盘股的企稳,指数上仍然表现为小幅波动,因此投资者应更注重结构调整而非指数波动。投资策略上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当前市场仍然较弱,结构性风险大于结构性机会,总体上仍然需要谨慎,控制仓位,留有现金掌握投资主动性;二是对于必须持有仓位的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应向绩优高分红的大盘股转移;三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根据自身偏好和习惯,可以部分买入大盘股,也可以等待小盘股风险释放结束后买入其中的高增长优质股票。

在行业上,建议关注资源价格改革主题所带来的机会,电力、天然气相关产业链是重点。电力和天然气面临着行业大周期向上的良好机遇,尤其是标的较多、较好把握的电力板块,我们看好电力行业的持续增长前景,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提升将对股价形成强劲的推动。石油开采与冶炼、电力设备也将因此受益。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也值得重点关注,因其年报业绩高增长高分红的特点将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已经风险释放过的低估值板块如汽车等也具有相对较好的投资机会。要继续警惕高估值、存在业绩地雷股票的风险释放。

2011年QFII投资全揭秘

QFII,过去5年中国资本市场最为成功的机构,正在经历一场大的考验。无论是部分QFII基金的动荡,还是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变幻,或是QFII主要业绩的大幅回落,都开始影响着既往的QFII中国基金的空前稳定的规模,以及那曾经辉煌的历史。

在2012年初的关键节点,我们和理柏也再次共同推出QFII中国A股基金的年终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QFII投资动向和组合,把脉QFII的最新观点。

从“欧美主导”到“东西合璧”

根据理柏的统计,QFII中国A股基金在过去的1年中,规模整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以截至2011年11月的数据为例,纳入统计的QFII中国A股基金的总规模从上年同期的115亿美元,下降到89.88亿美元,下降比例接近23%。

其中,2011年的最高点为2月底,当时QFII中国基金的规模为119亿美元,而2011年迄今的最低点就在当年年末。从数据态势看,从2011年3月份开始,QFII中国A股基金的总资产规模就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

当年中,QFII中国A股基金规模下降最快的月份为2011年的5月、8月、9月和11月。这4 个月份里,QFII中国A股基金的规模都下降超过5%。其中,同期5月份、9月份和11月份也是A股指数大幅破位下行的日子,这段时间,QFII资产的损失主要受股市环境的影响。

不过,2011年8月份,QFII的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下降幅度大大超过同期指数。根据统计,期间,2011年8月份,A股指数的跌幅在5%以内,而QFII的资产损失大大超过此数,这显示了,QFII资金规模受到了明显的其他因素影响,很有可能是资产赎回。

另外,根据理柏月度统计,2011年中,部分欧洲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QFII基金,频频出现子基金规模30%以上的单月大幅缩水的情况。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境地的QFII资产流向是不一致的。比如,继欧美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在前几年进入市场后,近两年,台资、韩资的QFII 规模骤然增多。2011年3月份、7月份等,相关报告也显示个别公司的亚洲权益产品出现规模暴增的情况。

或许反映了QFII整体的资金构成正由“欧美主导”向“东西合璧”迈进。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