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九大规划 清晰勾勒工业转型路径

2011/12/09 09:27中国工业新闻网

日前,北京市经信委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等九大规划。九大规划清晰地勾勒出未来五年北京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大体路径,显示了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决心。

北京市相关负责人透露,包括《北京市基础与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四个规划将于年内陆续公布。

实现三级载体支撑四区一带布局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则明确了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向新城集中,最终形成“三级载体支撑、四区一带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产业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产业用地管理、统筹布局调控等机制体制层面的障碍仍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用地效率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

根据新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工业战略布局为打造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带,形成“四区、一带”产业功能区布局格局。

根据该规划,将通过物流与产业链衔接拉动作用,在环北京周边区域形成京津冀产业协作圈,提升北京工业辐射能力,拓展北京工业发展空间。

重点打造三大板块

“十二五”期间,北京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三大板块: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板块,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板块,提升发展高端制造装备板块。《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十二五”时期,北京装备制造业将力争实现总产值5600亿元。其中,新能源装备板块实现2800亿元,节能环保装备板块实现1000亿元,高端制造装备板块实现1800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将继续巩固新能源装备在国内的优势地位,以智能电网为纽带,带动风电、光伏、储能电池、核电、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加大政策、资金、空间的扶持力度,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推进基地建设。面向市政工程、节能和环保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北京节能、环保装备领域规模提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优势提升发展数控机床、仪控系统、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装备板块。

关停扶持并举促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提出,根据《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要求,北京市将在“十二五”期间鼓励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的五类小企业,实施关停退出。

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日前在解读“十二五”系列规划时指出,未来五年,北京市在鼓励一些小企业关停退出的同时,更多地将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引导和金融扶持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北京市将鼓励中小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共同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北京市未来五年还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鼓励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现代物流等优势领域的中小企业,增强高端服务业服务能力。

同时,北京市将推动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研究制定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等支持实体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计划达到5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将达到30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投资规模计划不低于80亿元,中小企业再担保承保规模有望达到300亿~500亿元。

责任编辑:Hermi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工业转型 十二五
相关阅读

1.35万亿元!我国工业互联网迎规模发展期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也为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进入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速度将明显加快。 我国工业互联网迎规模发展期 经历了战略谋划、起步探索、快速推进,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迎来了规模发展期。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所有41个工业大类。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融合应用不断深入,产业生态日益优化。 数实融合“新基建”不断夯实。在网络方面,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体系基本建成。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跨省平均时延30ms以下,抖动1.4ms以下,丢包率为0。在标识方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二级节点上线超过330个,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标识注册量突破4000亿,标识日解析量超1.5亿次,主动标识载体已部署超3000万枚,服务企业超过40万家。在平台方面,“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基本形成。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9600万台套。在数据方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持续完善。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结构化数据超过9亿条,覆盖20个行业。在安全方面,协同高效、技管结合的安全体系同步构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14万家工业企业。 关键技术“新突破”成果显著。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4T”融合技术体系;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实现突破,工业级5G模组成本较商用初期下降90%,关键技术产品验收40余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上线70余个;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全年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7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90项、行业标准17项,关键标准累计已超100余项。 产业实践“新品牌”加速培育。首先,5G工厂在更广范围深入落地:遴选300个已建成的工厂,建设投资总额达97.3亿元,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5G工厂已覆盖25个国民经济大类;制造业5G工厂建设成效明显,生产能力提高24.0%,运营成本降低15.7%,产品质量提升6.8%,碳排放量减少11.6%,能源效率提升15.3%。其次,“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正式启动,成为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的有力举措,保持我国5G系统性领先优势的有效途径,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的有机载体。 应用赋能“新空间”日益拓展。工业互联网为千行百业赋能赋值赋智,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深入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等各环节,加速创新驱动,支撑大国重器、服务绿色低碳、促进消费升级、保障安全生产、促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融通、助力运行检测等领域,有力促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合作共赢“新生态”蓬勃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千帆并进、百舸争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突破2500家,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该领域全球最大的生态载体。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数连续7年保持增长,累计达到300家。 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对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技的进步、数的转型、碳的治理、链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如是说。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标识“贯通”行动,再出台一批工业互联网细分行业应用指南,进一步优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环境,促进规模应用。 二是加快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快一批攻关成果产业化应用,再制定推广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进一步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产业基础。 三是加速生态培育,深入开展新一轮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遴选一批高水平国家级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政策、技术、标准、产品、服务等一体化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为促进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坚实支撑。 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迎三大走势 进入2024年,工业互联网领域将有哪些发展趋势?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提出,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三大趋势。 首先,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正在为产业赋能。人工智能的加入使得工业互联网应用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在生产模式中,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正在形成协同发展效应,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升级,并助力数字化转型。同时,工业互联网为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得以深化应用。 其次,工业互联网与5G的融合发展正在为产业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5G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性为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供了巨大的提升空间。随着5G基站的不断增加,5G应用已融入多个国民经济大类,其中,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行业成为5G应用的主要领域。同时,工业互联网也为5G创造了大量应用场景,推动了5G技术的更快发展。 最后,工业互联网与元宇宙的融合发展正在为产业带来全新的视角。元宇宙技术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基础设施、组织模式、经济体系、工业生态等方面实现跃升。通过元宇宙技术,生产过程可以得到实时监控和模拟,产品设计可以得到优化,设备维护效率可以得到提高,测试准确性和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同时,元宇宙技术还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详细]2024-03-01 09:22

CCMA《塔式起重机 标识》标准第三次编写会议在广州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塔式起重机  标识》标准第三次编写会议于7月7日在广州以现场+视频方[详细]2022-07-11 09:52

王瑞祥会长:保持机械工业发展基本盘 为稳增长保全局多做贡献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王瑞祥会长在工信部网站发表署名文章:《保持机械工业发展基本盘 为稳增长保全局多做贡献》,文章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进行了解读。 现将全文刊发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今年是我国深入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是机械工业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不稳三重压力,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下行压力加大。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提出了18条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更好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将认真贯彻落实。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机械工业作为“大国筋骨”,关系宏观经济大局稳定,关乎国防建设和国计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同时,产业规模、装备能力不断增强,增加值、营业收入等经济规模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均在20%以上,其地位作用举足轻重。2021年机械工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稳增长、夯基础、补短板、促升级、增效益,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0.4和0.2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贸易顺差314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为支撑全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机械工业也面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投资减弱等下行压力和困难挑战,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任务艰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综合性行业组织,将引导全行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保全局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摆在首位,与实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积极推动落实《若干政策》,努力做好机械工业稳增长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全面辩证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工作重点聚焦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重点聚焦化解经济风险、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 二是加强行业监测调度。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加强调研和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重点针对用能、订单、就业、资金、应收账款等热点问题,及时做出研判预判,推动有关政策落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对接协作,针对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的突出问题,加强协同应对。 三是全面实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以实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强弱项、补短板、锻长板、提能力,扎实推进“两化”攻坚取得实效,为稳增长赋能。加强与各专业领域协同,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数字化转型,大力开发高端产品和先进装备,积极开拓新市场,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坚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加强国际疫情形势和海外市场的预判预警,提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巩固海外阵地和开拓新市场的思路举措。充分运用“一带一路”、外建工业园、自贸区等载体和国际性展会、专业性论坛等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产能合作,促进双向贸易投资,提升机械工业国际化水平。 新的赶考路上,机械工业将传承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秉承产业报国的初心使命,勠力同心、拼搏进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详细]2022-03-11 14:32

2020机械工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暨数字化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发展论坛在长垣市召开

2020机械工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暨数字化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发展论坛 10月15日,2020机械工业[详细]2020-10-15 17:05

5G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应用会发生哪些变革?

目前,全国已形成5个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三大运营商也已形成了几十个5G应用创新中心或实验室,并涌现出一大批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明星企业,如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青岛港、三一重工、格力、南方电网等。 5G成为工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 步入工业4.0时代,工业企业都面临着个性化生产及服务化转型的挑战。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百兆以上的传输速率、毫秒级时延、5~6个9的可靠性,保证其能够与工业各环节融合,为工业企业提供了产线柔性化、生产智能化的工具,也提供了工业企业自身与用户、供应链等联系的手段,推动工业向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 一方面,5G技术使工业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发生变革。通过5G技术实现人员、设备及环境的全方位互联及生产设备的远程实时控制,促使工业生产向着无人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5G技术促使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革。通过5G技术与自身产品的结合,使得工业企业获得了与客户交互的入口,通过对产品状态的全方位监测或控制,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推动了工业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形成政策和产业双重驱动 我国高度重视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5G列为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并提出开展5G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网络技术试验,协同推进5G在工业企业的应用部署。 2019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召开“5G+工业互联网”全国现场工作会议,提出“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强试点示范、应用普及、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在全国推广普及。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中设置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项目,支持5家国内工业企业及联合体开展5G内网部署模式、应用孵化推广、对外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探索。 同时我国还以5G应用产业方阵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为跨界合作交流平台,以“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为抓手推动5G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渗透。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制定并发布了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的5G应用场景及需求白皮书,开展智能电网5G网络及切片应用、基于5G网络连接的工业智能化巡检、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产品质量实时检测和优化等多个5G与工业互联网测试床项目。 企业积极开展落地实践,形成工业各环节全面探索格局 我国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践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在研发、生产及运维的各个环节的典型应用场景下,已经能初步看到5G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价值。 在研发设计环节,5G与VR/AR技术结合,可实现多方远程虚拟协同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异地研发人员沟通困难、成本高昂等问题。 在生产环节,5G与超高清视频、传感器、控制系统等结合可以使工业企业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作、生产过程实时监测、设备的预测性维护等,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员工的工作条件。 在运维服务环节,一方面5G与超高清的结合可以使设备巡检情况实时传到云端识别,提升了设备巡检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5G与专家系统的结合带来专家远程实时在场指导的业务体验,能将设备维修时间由数天缩短至数小时。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还需要突破基础设施及商业模式等多重限制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虽然对工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且应用前景广阔,但本身的发展受到一定因素制约,还需要花一段时间来实现大规模推广落地。 第一,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尚处于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生产设备及产线很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改造,在利用5G改造工业之前需要完成装备和生产线的数字化,这不但导致了工业企业对5G应用的需求受限,而且也使得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部署会相应延后。 第二,目前全球及我国5G与工业融合都处于起步阶段,运营商并没有工厂内5G网络部署及运维经验,商业模式、合作方式等也不是特别清晰,这大大延缓了运营商在工厂内的部署5G网络的进度,也直接导致5G融合应用的落地推广困难。 我国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尚需构建融合研发及应用生态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正处在从初期探索走向规模应用关键阶段,我国目前处于融合应用探索的第一梯队,要想保持这个优势,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开展工作。 第一,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通信企业联合开展5G与工业互联网应用及产品的研发工作,可以通过建立跨界应用创新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方式进行,中小企业借助创新中心资源开展5G应用解决方案研发和集成服务,形成一大批云服务或集成服务商。 第二,持续推动“绽放杯”5G应用大赛,激发社会创新热情,同时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示范区建设,实现创新应用示范的落地。 (来源:综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详细]2019-10-15 09:3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