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
高端装备产业空间集聚趋势凸显
据此《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已形成集聚发展的趋势。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数控机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数控机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上海为国内民用航空装备科研和制造重点基地,江苏海洋装备工业发达。
在中西部地区,湖南和山西分别以株洲和太原为中心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制造基地。在航空领域,湖南和江西作为国家重点航空产业基地所在地区也有快速发展。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和云南5个省市,也逐渐形成了航空、卫星、轨道交通装备和机床等产业的集聚区。
黄磊表示,从全球各国高端装备产业的布局特点可以看出,高端装备产业的核心区域均集聚在各国科研机构密集、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未来中国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要实现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他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端装备产业仍将进一步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科研院所集中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以及少数中西部和东北的中心城市,区域发展差异化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地域分工将更加明确,”黄磊具体说到,“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北京、上海集聚,而江苏、辽宁将开始加速实现制造环节的产业集聚,未来将重点打造船舶制造、新型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数控机床及工具附件等四大产业链,‘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制造基地。”
智能制造设备产业进入壁垒相对较小
赛迪经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王月雅认为,区域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过程,通常是企业的投资决策与政府产业引导这两大作用力的产物。而所谓投资逻辑,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资源与投资环境竞争力,二是产业集群完备度,三是政府政策导向清晰度。
从高端装备产业的细分领域看,各产业所需的资源能力和环境有所差别。王月雅认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卫星等高端装备产业领域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基本取决于国家原有的生产力布局政策,但是进入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目标投资区域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很大,通常只分布在有较好的临港资源的区域,该领域的整机企业也主要是中海油、中船重工等企业。智能制造设备产业的发展与下游市场发展更为紧密,其发展路径也与技改等产业政策密切相关,通常拥有较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基础的区域有更好的条件,可以鼓励当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该领域的进入壁垒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较小,创新性较为活跃,便于民营资本进入。
王月雅认为,投资高端装备领域必须关注产业上下游的发展情况。企业围绕整机厂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或者地方政府围绕整机厂招商,将能够产生最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例如,企业欲投资轨道交通领域,应分析中国当前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及其特点,并根据自身优势,考察与上下游企业的产业紧密度后确定投资区域。
王月雅指出,根据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规律,地方政府应发挥更大的导向作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地并不理想的地区,可以寻找从机械领域向智能制造设备升级的路径,或者寻找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的空间。在某些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定优势的区域,应加强配套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在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地方政府应充分整合多方资源
“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头戏。各地方政府在高端装备领域的政策导向、布局战略和资金投放力度,将成为影响各地方制造业升级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黄磊认为,在找准地方高端装备的战略定位,参考产业发展时序与国家政策导向确定发展重点的同时,地方政府在规划制定与政策实施中应充分整合多方资源。
黄磊具体分析认为,在规划制定方面,地方政府应对科技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专业园区规划统一做出部署。作为统筹产业未来5~10年发展的规划,各地方政府须将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升为这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政策实施方面,应加强技改资金应用与产业政策平台建设。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与高端装备的应用示范工程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主要举措就是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各地方若能把握时机,依托优势企业启动一批特色优势、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市场化前景好的高端装备示范工程,未来在政策与资金上将能获得国家更多的支持。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