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规模翻番 海上风电打响新轮争夺战

2011/07/27 10:09中国工业报

新一轮的海上风电争夺战,已然打响。

规模翻番的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投标,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各大风机制造商的厉兵秣马,宣告了此战的激烈程度,将远超此前。

但密集的鼓点中,也不乏有担忧和质疑,为这场恶战,抹上了几份不确定。

第二批招投标规模翻番

海上风电再次成为焦点。

国家能源局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准备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标。此次的总建设规模将在150万~200万千瓦之间。

据悉,第二轮海上风电招标将不局限于江苏,已经完成省内海上风电规划的山东省也将被重点考虑,同时有可能入围的还有河北、辽宁、浙江、福建等省(市/区)。

从日前的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上透露的消息称,尽管第二轮招标扩容,其门槛却较第一轮更高。除了没有经过一定时间试运行的机型不能批量生产进入工程应用,以及在资源条件充足的地区单个项目原则上应不低于50万千瓦外,或将要求单机容量大于2兆瓦。

去年,国家能源局组织了江苏省盐城市海域4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总建设规模100万千瓦,包括两个规模均为30万千瓦的近海项目,以及两个规模各为20万千瓦的潮间带项目。

综合各方面信息可知,目前我国已建成海上风电13.8万千瓦,分别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如东潮间带示范项目、渤海绥中单机示范项目和江苏响水示范项目;已投建项目15万千瓦,也位于如东潮间带;去年第一轮特许权招标的100万千瓦项目已在准备开工;另外,还有130万千瓦项目已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批。

据了解,我国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和可再生能源规划初步提出,要到2015年建成5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形成海上风电的成套技术并建立完整产业链;2015年后,我国海上风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到2020年建成海上风电3000万千瓦。

继陆上风电之后,海上风电的积极推进无疑将引发风机制造行业新一轮的争夺战。

抢滩海上风电

事实上,风机制造行业内早已是硝烟弥漫。瞄准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的风机制造商早已厉兵秣马,提前布好了局。纷纷推出的大型海上风机,宣告了他们对海上风电市场的志在必得。

日前,金风科技透露,其首台6兆瓦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下线,并于2014年实现量产。在去年的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该公司联合龙源电力中标了大丰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

不仅如此,这家坚守积极谨慎路线的公司,已经在海上风电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机组运行维护经验——其在江苏如东和响水近海的各一台2.5兆瓦直驱永磁风机并网运行近一年了。

此外,金风科技打造了大丰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在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材料中,明确表示将在此“建立一个完整的海上风电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试验、海洋工程、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出口基地多功能的海上风电综合基地”,全面参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另一巨头华锐风电更是步步抢占先机。借助于参与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该企业成为国内惟一一家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海上风电项目经验的风机制造商。而在第一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它也堪称最大赢家——中标滨海、射阳装机容量共计60万千瓦项目,占首轮招标总容量的60%。

今年5月,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6兆瓦风电机组在其江苏盐城综合产业基地正式出产。而其10兆瓦及以上超大型风机也在研发中。

不甘落后的还有很多。除了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将于年内下线,国电联合动力还将于2012年开始研发12兆瓦风机;上海电气的5兆瓦海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下线;湘电风能去年推出了5兆瓦的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等。

争抢者中亦不乏海外制造商。近日,西门子就赢得了其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第一份订单——为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项目提供21台2.3兆瓦的风电机组。

“没有人可以阻挡这个潮流。”恩德公司技术总监倪忠仁告诉记者,其6兆瓦海上风电样机将于明年在欧洲竖立,并在2014年形成批量。

可以预见,海上风电领域将迎来一场恶战。而其艰辛与复杂程度,将远高于陆上风电。

争议声中一路小跑

与风电制造业的大跃进同样令人深刻的,是今年以来频繁发生的风机质量问题。尽管业内将之归为行业发展初期所不可避免的问题,但这无疑给海上风电的发展抹上了层阴影。

因为,海上比陆上的要求更高,更多,也更复杂。也因此,在国内风机制造商的一路小跑中,也始终伴随着各种关乎质量、技术以及成本的担忧和质疑。

在不久前的2011年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大会上,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并没有特别令人满意的海上风机。为此,该公司在其运营的江苏如东潮间带风电场中,使用了8家厂商的16台试验机组,期望找到最合适的机型。

“我们在海上风机领域走得比较慢,”倪忠仁坦言,尽管恩德公司早在2003年就在丹麦竖立了一台2.3兆瓦的海上风机。他告诉记者,“发展海上风电有很多困难,成本非常高,更换零部件不但麻烦,而且代价很大,必须要考虑社会能否承受,海上风机的技术还没有到陆上1.5兆瓦风机那么成熟的地步”。

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对机组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为海上的施工成本比陆上高得多,维修一次就可能使得整个项目的投资回报打水漂。

“国内风电发展那么快,跟一些企业的勇敢有关系。”艾默生大中华区副总裁崔益彬称,“一些企业简单地认为风机就是塔筒加几个叶片再往那里一竖,很容易的事情,就很勇敢地冲进去了,事实上,这个行业并不好做,技术门槛相当高。风机对电子部件的要求是目前各个行业里最高的。”

除了技术、质量,即将到来的开发大潮中,海上风电的价格也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根据欧洲的经验,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成本是陆上的三倍,“但中国招投标的价格却仅仅比陆上高1分钱,这很可笑。”崔益彬告诉记者,德国每度海上风电是0.18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8元,中国则是0.62元,根本没有经济性可言。“海上要打桩,有时要打四五十米,中国很多海滩下面都是淤泥,桩还要打得更深。”

在他看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方面看,还不适合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但经济性并不是我国风电能否发展的标准,也许在政策的鼓动下,中国的海上风电有可能比欧美发展得快,甚至快很多。”

崔益彬提醒说,风机行业一定会整合,可以看得到,在进入批量制造前就会有企业因为资金断裂而倒下。

相关链接: 风电设备质量面临挑战

日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共同发布了《风光无限——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1》。

报告认为,在中国政府更加成熟稳健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中国仍将在未来几年中领跑全球风电发展。

2010年我国的风电设备生产和风电场开发势头依然强劲,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73吉瓦,牢牢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然而,中国风电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明显的挑战,如风电并网瓶颈不断凸显,吊装容量和并网容量间差异远高于国际水平;设备质量面临挑战,世界范围内贸易竞争更加激烈,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等。

“今年入夏伊始,电荒问题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但同时,西部风能资源却未能充分施展拳脚,因此,接下来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绿色和平气候和能源项目主任李昂说:“中国距离风电利用大国还着实有一段距离,需要强有力的并网政策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以及风电行业的发展动力。这一点对今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光伏发电有望成为继风电之后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另一个增长点。目前看来,光伏发电除了成本仍然较高之外,在资源和产业基础上已经具备、甚至超越2005年左右风电发展加速前的条件。

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但95%的产量出口到国外,国内市场规模十分有限。要再次呈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国速度”,中国光伏发电需要解决好市场开发和产业扶植政策等问题。

“中国风电的发展给光伏发电产业做出了示范,中国政府也应该从风电发展中吸收经验和教训,在发展目标设定,固定上网电价,强制上网以及推动成本下降等方面给予光伏行业更多的支持。”李昂说,“特别是在日本核危机之后全球核能发展步伐放缓的背景下,作为更加清洁和安全的风能及太阳能,更是肩负众望。”

报告建议,从2011年起,在光伏发电领域,中国开始实施具有资源差别和成本下降驱动力的固定电价政策,并将其按上网电量纳入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费用分摊计划中,给予补贴和补助。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首次进入前十!三一重能蝉联“中国电气工业100强”

11月23日,第19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23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详细]2023-11-24 22:20

冷暖自知 风电制造商前三季有喜有忧

说春天回来了还未免太早,但随着风电项目审批权的逐步下放,并网接入瓶颈的持续改善,今年以来,我国的风电行业回暖却是不争的事实。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行业晴雨表,风电制造商的业绩或许最能反映市场的温度了。综观部分相关企业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其中不乏触底反弹者,但也有踟蹰不前甚至持续滑落的。净利增长近四倍 金风科技前三季大有斩获 金风科技(002202)三季报显示,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71.19亿元,同比增长19.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387.97%;基本每股收益0.0697元。在其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该公司称,今年三季度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风机业务的毛利率较去年略有上升,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的努力。此外,风电场业务的毛利率提高,也是综合毛利率提高的原因之一。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待执行订单总量为4205.25兆瓦,分别为:750千瓦机组17.25兆瓦,1.5兆瓦机组3484.5兆瓦,2.5兆瓦机组682.5兆瓦,3.0兆瓦机组21兆瓦;其中包括海外订单151.75兆瓦;除此之外,公司中标未签订单总量为3625.50兆瓦,包括1.5兆瓦机组2875.5兆瓦,2.5兆瓦机组750兆瓦;在手订单共计7830.75兆瓦。该公司同时预计今年全年净利3.8亿~4.59亿元,同比增长150%~200%。对此,金风科技称,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收入增加,同时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推行精益管理。“政府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没有减弱,”在10月17日举行的201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企业家论坛上,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当前我国风电发展的宏观环境在不断改善,这对于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更多的竞争压力,可能还是来自于企业内部。“新机型的推出越来越快,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研发、认证、管理能不能跟得上,均衡发展的综合实力能不能提高等,这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巨亏7亿元 华锐风电艰难前行 纵然风电行业回暖之势渐强,但华锐风电的三季报却颇为惨淡。10月25日,该公司发布财报,前三季度营收为20.1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4.57%,净利润亏损约6.9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9亿元亏损额相比,下滑比例达到160%。对此,该公司解释说,由于销售收入减少所致。财报发布当天,华锐风电股价大跌5.48%,报收4.66元。而该公司2011年1月13日上市当天,曾经创造了90元的A股主板最高发行价。近年来该公司净利润持续降低,2011年其净利润下滑了85.56%,2012年亏损5.83亿元,同比下降197.31%。而今年也很难逆转,预计全年的累计净利润仍将为亏损,“主要原因是风电行业仍处于调整期,在手订单执行延迟、装机量少,以及客户延迟付款,增加坏账准备和财务费用。”而接下来的形势依然有些严峻。该公司在2011年发行了总规模28亿元的公司债券,其中26亿元为3NP2品种,如果该品种债券的投资者在2014年12月行使回售选择权,那么届时华锐风电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偿付压力。此前,该公司还曾因涉嫌虚增收入受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而该事件对华锐风电“市场开拓、销售回款及银行融资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影响”。事实上,除了业绩继续缩水外,该公司的高层人事也一直动荡。继5月13日董事长兼代理总裁尉文渊、董事刘会辞职后,7月30日监事会职工监事许玉生也提交了辞呈,9月27日公司的副总裁李乐成也辞去了相关职务。对于公司当前的状况及种种负面消息,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陈党慧称“华锐有充分认识,并有能力克服”,他还特意强调称,“华锐的核心管理层、核心技术层、核心员工,现在还都在,目前华锐运行状况正常,它的现金流还是充足的。”尽管对于他的澄清,业内不置可否,但华锐风电的日子,确实不太轻松。#d1cm#page#继续瘦身 维斯塔斯产品服务齐头并进 由于亏损持续扩大,继去年的组织结构变更外,来自丹麦的风电制造巨头维斯塔斯继续出售了一些非核心业务。其财报显示,该公司2013年上半年税后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7亿欧元扩大至2.13亿欧元,其营业收入为22.81亿欧元,较去年同一时期下降16%。该公司预计,2013年下半年美国市场的订单会大幅增长,因而维持其全年营业预期不变。根据该公司的预计,全年风力发电机产量为4000~5000兆瓦,营业收入为55亿欧元。日前,该公司以一欧元卖掉了旗下位于挪威、瑞典、德国、中国及丹麦的六个机械及铸造工厂(包括天津的机加工和徐州的铸造厂)。未来,该公司的机械及铸造业务将被外包。据悉,虽然售价一欧元,但是未来两年维斯塔斯从新业主那里在采购方面将得到合计3000万欧元的优惠。“之前,我们从铸造到机加工都亲力亲为,以保证风机产品质量的一贯性,”维斯塔斯中国区总经理郑宗功告诉本报记者说,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风电制造产业的发展,大部件的制造已经比较成熟了,而维斯塔斯的核心则是提供高品质的风力发电设备,因此,我们才出售了这六家工厂,以进一步凝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还保留着最核心的部件生产,比如控制系统、叶片等,以及对塔筒的设计和监造等。”郑宗功强调说。随着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逐渐攀升,中国的风电服务市场正快速崛起并日益庞大。作为业务覆盖了从风场选址、技术经济分析到产品开发、制造、运行维护及其后评价等全产业链的老牌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显然颇具优势。据介绍,目前其风电服务业务正以每年30%~40%的增速高速发展,“可以说,我们的风机产品和风电服务业务正齐头并进。”郑宗功告诉记者说。净利略增 天顺风能国内市场显著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天顺风能实现营业收入107086.5万元,同比增长1.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80.6万元,同比增长6.11%,基本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5.71%。其中,由于国内销售增加及客户信用政策调整,前三季度其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154.02%,同时,由于政府奖励增加,其报告期内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7.96%。对于全年的业绩,天顺风能还是比较乐观的。该公司预计今年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0~30%,变动区间(万元)17103.12~22234.06。“主要原因是公司依托自身产品质量优势和管理效率优势,进一步开拓国内外风塔中高端市场,产品销售业务得到稳步增长。”上半年其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9.74%;利润总额11637.13万元,同比增长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9.65%。由于美国对我国风塔出口征收高额双反税率,天顺风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导致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下降30.70%。但对除美国市场外的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地区的风塔出口显著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经营环境有所改善,其国内市场提升明显,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8.45%,收入占比从去年的18.26%提升至36.41%。触底反弹 中材科技风电业务改善 相比上半年的净利下滑14.35%,到了第三季度,中材科技可以说是实现了触底反弹。其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38亿元,同比增幅为64.77%,单季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47.36万元,同比增长85.33%。由于第三季度的强力拉动,该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22.80亿元,同比增长20.77%;实现净利润8047.86万元,同比增长了5.78%。而这又得益于风电业务的回暖。有数据显示,作为其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前三季度,其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实现销售收入10.66亿元,净利润6146.84万元,分别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87%和96%。其日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近年来其叶片销量逐年增长,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2011年为12%,2012年达18%,今年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近期目标是2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材科技有18家客户,其中金风科技销售占比70%左右,其他还有东气、国电、明阳等客户,预计明年销量增长幅度较大。在该公司看来,未来三年风电行业的爆发式或井喷式增长很难实现,应该是逐年稳步增长。预计未来三年风电行业面临的问题会明显改善,资金链问题、电力输送问题都将得到缓解。[详细]2013-11-13 08:30

整机制造商陷“红海” 风电产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我国风电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强势拉动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全球风电产业大国。目前,中国风电产业已从探索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在赢得了快速增长之后,风电产业制造商逐步显现出加快国际化步伐的态势。风电资本走出去渐成趋势 中国风电市场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一大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同样也使国内风电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不久前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环节已有近百家企业,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风电整机制造商陷入“红海”,日趋激烈的价格战已经开始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内主要风机制造商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近日召开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风能学会副会长施鹏飞表示,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机产能出现过剩,企业必然要开辟国际市场。根据风能学会的统计,去年中国出口到海外的风机达43万千瓦,累计出口到国外市场超过70万千瓦。同时,随着国产风机质量的提高,国产风机较高的性价比也使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据统计,2012年共有19个国家进口了中国的风机,其中美国最多,容量达到32.8万千瓦,占中国出口机组的47%。施鹏飞指出,其实不仅仅是整机,零部件的出口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比整机出口还要早。最早像塔架、铸件等,虽然有些质量和技术水平还不是特别高,但是具有价格竞争优势,所以很多国外的整机制造商愿意从中国进口零部件。但是这只是设备走了出去,现在中国风电资本走出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例如,龙源、三一、天润分别收购和投资了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的风电项目。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收购外国公司,来实现全球布局和技术引进,例如金风控股德国VENSYS公司,湘电集团收购荷兰Darwind公司。还有就是直接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的科技、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风电开发经验,通过国际合作提高自己的水平。施鹏飞不无感慨地说。中国是国际化的风电基地 根据世界风能协会(WWEA)的统计结果,2012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44GW,中国风电仍然以累计装机占全球市场27%的份额继续保持世界领跑者地位。世界风电装机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和印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上,从来就不可能缺乏国外风机企业的身影。施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外国风机企业一直是中国风电建设的参与者。十年前国内只有两家国产风机品牌,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是外国品牌,但是现在情况完全被逆转了。即便如此,像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每年还有50万千瓦的市场份额。同时他还指出,除了整机以外,外国品牌的零部件还是具有绝对的优势。风机的关键部件轴承的制造商FAG、KF占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国内的轴承厂商一直在努力,但是国内的风机厂家主要还是采用进口的轴承。其他的像变流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还是外国品牌的市场。另外关于风电咨询方面,国内的很多整机厂产品都是和GL联合设计。在设计软件和风电厂的软件方面,我国风机企业依然依赖于外国企业。加快掌握核心技术 提高竞争力对我国风电产业来说,主要由广阔市场形成的优势不会长期存在,并且现阶段还出现装机量逐渐下降的趋势。为此要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促进风机产业差异化战略的发展,实现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伴随着经济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新技术为特点的高附加值的风电产品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国际化步伐的实现和加快,将风电产业重新拉回到了规模经济领域,一旦风电制造商掌握了核心技术与产品,就可能成为整个行业的佼佼者。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度竞争的市场将会逐步淘汰大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落后企业,在行业整合并购的过程中,整个产业会趋于集中,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凭借对关键环节的控制和核心技术的垄断而成为行业的主导者,他们彼此间的竞争合作将会形成对风电行业的整合,这种整合将有利于我国风机产品的出口。同质性也是我国风电产品的一大弊病,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实现从低成本战略到差异化战略的转变,将企业战略集中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产品改良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上来,创造出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产品。同时,还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引导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提升原始、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民族品牌建设。[详细]2013-10-31 09:04

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海上风电首秀!徐工新成就达成

近日,在辽宁营口,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首秀塔臂工况,成功吊装18MW海上风电机组,尽显大国重器[详细]2024-07-04 13:40

三一重能:大兆瓦时代下,叶片质量的破局之路

风电平价时代,市场回归理性,质量成为决胜的关键。三一重能以严苛的试验体系,深入大兆瓦机组“无人区”,[详细]2024-02-23 11:0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