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联王瑞祥:我国机械工业还将迎黄金十年

2011/03/29 08:48中国工业报

寄 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早日实现机械制造强国之梦。振兴机械工业的责任和义务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我辈尚需努力。” ——王瑞祥

弹指一挥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已历经了十年风雨。

十年间,中机联与中国机械工业同呼吸共命运,感受着时代发展的脉动,经由创业、成长、发展的锤炼,将白纸绘就了画卷,也迎来了机械工业发展历史中极不平凡的十年。

“这十年,机械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如果说这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那么,今后十年仍是黄金时期,是机械工业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尽管面临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在新的十年取得更大成就!”

3月22日,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充满自信。

十年巨变 成就辉煌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王瑞祥回顾说,其特点可以归纳为: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行业发展业绩显著,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科技质量成果丰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十年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3.4万家增加到10.7万家,职工近1700万人;资产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至10万亿元;机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44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期间连续8年产销增长超过1万亿元;尽管遭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行业2009年产销双双突破10万亿元大关,并于2010年迈上了年增3万亿元的新台阶,产销均超过14万亿元。

十年间,机械工业一大批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王瑞祥为记者一一列举说,发电设备年产量连续5年超过1亿千瓦,占世界总产量50%左右,2010年产量超过1.2亿千瓦,与2000年比增长了近10倍;汽车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0年的207万辆到2009年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以产销1300多万辆的水平跃居世界首位,2010年其产销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是2000年的9倍;大中型拖拉机由2000年的4.1万台提高到2010年的38万台,十年间增长了9倍多。此外,摩托车、内燃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轴承等众多主要产品的产量也位列世界前茅。

可以说,这十年,是机械工业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完成量变、积聚能力的十年,也是为下一步实现质变、完成由大变强跨越奠定坚实基础的十年。而十年巨变,也凝结着中机联的努力和汗水。

在国家有关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十一五”机械工业规划纲要及产业政策等重要文件的起草编制中,有中机联反映的行业主张;在大量涉及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专业性研究课题中,有中机联集聚的行业智慧;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中,有中机联组织行业付出的辛勤;在举世瞩目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的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中,也有中机联与广大企业、产学研服务平台付出的辛苦……

“联合会成立十年以来,始终坚持以振兴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提高行业管理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规划实施和行业科技进步,为提升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机械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发给中机联成立十周年的贺信中如是肯定说。

大而不强 软肋待除

“辉煌成就要客观看待,但问题与不足也不容回避。”采访中,王瑞祥一再强调。

在他看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机械工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而且我们还远不是机械强国,大而不强仍然是产业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

他介绍说,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先进技术仰仗国外、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二是基础发展相对滞后,基础零部件及优质专用材料、自控系统和测试仪器、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明显落后于主机发展,并已成为影响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三是现代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传统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四是产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不言而喻,如果产业自身的软肋不能尽快得到根治,机械工业将裹足不前,而推进产业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也将成为纸上谈兵。

那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机械工业如何抓住机遇,战胜困难?“关键取决于机械工业战线整体素质和驾驭局面的能力。”王瑞祥认为,行业必须要把握四个重大课题。

首先,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是做大做强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其目标是通过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我们的装备自给率是85%,但往往是那15%决定我们的命运,使我们受制于人”。他强调说,必须要将之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为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必备条件。

其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我国的机械工业规模总量不小,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利润水平很低,再加上外需减少、成本攀升、能源供给相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多重压力,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间仅一步之遥,机械工业产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再其次,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这是提升机械工业创新能力的坚强保障。目前,我国的共性技术研究滞后,并缺乏供给体系和机制,给产业创新发展形成了瓶颈制约。为此,必须强化举国体制,加强国家层面的组织与协调、技术联盟的建设等。

最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归宿,也是机械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协同作战 共谋“十二五”

“十二五”是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按照《“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全行业将按照“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夯实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的总体要求,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装备工业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

“要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中机联将把推进机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发挥行业管理支撑作用,发挥资源优势,为做大做强机械工业提供基础保证等。”

王瑞祥为记者详细介绍说:要继续加强科技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产业发展新特点,不断深化标准化工作;坚持“质量兴业”理念,全面提高机械工业整体素质;以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专项为依托,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专项工作,是行业服务工作的标志性工程,同时也是发展高端装备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水平的重要依托。”他表示,除了要参与制订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专项规划与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协调核心技术攻关与关键设备研发,以及进一步做好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鉴定验收工作等,还要协调组建以制造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研发攻关团队,并就推进落实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解决生产产能过剩与核心部件短缺并存矛盾等,及时地提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壮大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搭建工作平台,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等。

“我们现在跻身于机械工业大国之列,这是几代机械人的梦想,值得骄傲。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成为机械制造强国时,我们再回顾往事,能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做点事也可以聊以自慰了,毕竟我们也参与了。”王瑞祥笑着说。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中机联 机械工业
相关阅读

2020机械工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暨数字化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发展论坛在长垣市召开

2020机械工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暨数字化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发展论坛 10月15日,2020机械工业[详细]2020-10-15 17:05

中机联:关于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的通知

关于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省(区)市机械行业协会(联合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行业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统筹做好机械行业经济发展服务工作,经研究,定于近期联合开展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现状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与复工复产现状和服务诉求。近期各地行业协会为防控疫情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及促进行业稳增长所做的工作,发现的企业典型案例,对中机联工作的需求及建议。 二、调研方式:中机联牵头,依托各省(区)市行业组织,面向所在地会员及中小企业,以书面问卷的方式开展调研。调研材料经各地行业组织整理汇总,由中机联形成最终调研报告。 三、调研要求:这次调研时间紧、任务急,希望各地行业组织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努力克服当前疫情影响等困难,配备力量组织好调研,并可通过会员等途径,尽量扩大调研范围。 时间要求:请于3月6日前反馈。 四、调研成果: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将上报有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调研成果将与参与单位共享。 在此,向各地行业组织领导和工作人员,并通过你们向行业企业广大职工致以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中机联联系人:王守见 联系方式:13520187211(微信)、18519703557 电子邮箱地址:shoujian_wang@163.com wsj1999@163.com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20年3月2日 (文章来自中机联)[详细]2020-03-04 09:30

中机联召开线上2019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

2020年2月25日10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线上“2019年度机械工[详细]2020-02-26 09:49

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中机联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

2月21日上午,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中机联四届七十一次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议。中机联会领导、各部室负责人、全体员工出席。会议以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总结前段工作,提出下步工作重点和要求,为更好完成疫情防控和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一次再部署、再动员。会前,各部门在网上提交了前段工作总结和下步打算,为开好视频会做了充分准备。 会上,王瑞祥会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中机联领导班子向全体员工及其家人表示亲切慰问,向这段时间一直坚持值班、坚持工作、特别是防控领导小组和防控办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就会议主题讲了三个问题。 一、 通报了前期工作情况 王会长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我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平静生活、正常工作,带来了严重干扰和严峻挑战,这段时间,防控疫情就是我们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中机联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资委要求,团结带领中机联系统职工,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及时传达、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对国资委等上级机关的文件进行传达学习和转发,并抓好落实工作。 二是成立了中机联和系统单位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防控工作的领导。除加强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外,中机联防控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会议,听取汇报,分析疫情,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建立了每日报告等制度,对重点人员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和上报。截至目前,全系统59个单位、3812名职工,未发生确诊和疑似病例。 三是开展了相关工作。第一时间就对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出安排。相继向中机联系统和行业印发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倡议书、工作安排、网上居家办公通知、做好有序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5个;最早着手开展了疫情对复工复产和投资影响等专题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 四是加强了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编发了工作简报、情况反映19期,向国资委、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上报有关工作动态、疫情影响专题报告、发挥协会作用等意见建议31个。制定了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参与了公益性广告。机械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五是保持了特殊情况下工作的开展。前一阶段,虽然受到突发疫情影响,但多数部门主动想办法开展业务,仍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2月3日以来,坚持值班与网上居家办公相结合,建立了多个工作群,开创了网上办公新模式,坚持了工作,提高了效率。积极筹措防护物资用品,实施了疫情防控工作性通讯费补贴等政策,努力为员工创造工作条件。 总之,这段特殊时期,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会上下工作主动、信息灵敏、政令畅通、行动快捷、配合紧密、优质高效,做到了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在疫情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实践证明,在突发事件面前和特殊条件下,中机联的班子是坚强的,职工队伍是过硬的,各项基础工作是扎实的。充分体现出长期以来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工作体系和机制建设、基础能力建设的积极成果,值得肯定、坚持和发扬。#d1cm#page# 二、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 王会长指出,近期,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要很好贯彻落实。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坚持疫情防控与服务经济发展“两手抓”,努力做好各项工作。重点工作: 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确保万无一失。当前,疫情防控依然是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拐点还没有出现,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要坚持认真贯彻中机联党委和防控领导小组提出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每日报告等各项制度,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跟踪了解,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继续做好动态收集和情况反映,搞好简报和大事记编写以及新闻宣传等工作。要扎实做好办公环境消毒、通勤安全、防护用品购置等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会员单位、系统单位的联系,努力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每个职工都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防控要求,尽量减少外出,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努力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尽快实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是当前的大局。要充分认识到,疫情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全面影响,由此对机械工业引发的深层次风险和潜在影响还有待重视。要继续搞好深入调研,密切关注疫情影响和政策落实情况,了解诉求、提出建议。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与专业协会和地方行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各分行业复工复产的动态,实施分类指导、有序推动。要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检测、筛查、通勤保障、个体防护等疫情防控工作。要努力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编写指南等工作,为企业提供解疑释惑、政策引导等服务。要注意总结典型事例和有效做法,及时宣传推广。 三是全力促进行业实现稳增长。王会长强调,今年的经济形势本来就复杂多变、困难重重。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更使形势雪上加霜。今年,全行业稳增长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对行业的影响,特别是复工困难、物流中断、违约纠纷、产业链受损、疫情结束后报复性产能增长等各种风险,尽快开展对重点联系企业、重点行业以及经济运行、投资、外贸等状况的深入调研,及时做出预判,提出政策建议。要充分发挥行业经济运行预警预测、专家委会商会等平台作用,及时收集了解情况,做好每周要报和专项报告。要重视和适时开好经济会商会、经济信息发布会,创新方式方法,为企业提供指导性服务。各部门都要围绕行业稳增长,从各自职能出发,努力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要动用各种资源和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尽快使生产经营工作恢复到最好水平,以更大的干劲,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把失去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为保全局做出贡献。 四是精心谋划全年工作,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王会长要求,要本着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抓紧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月底前由办公室汇总。要注意总结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有效做法,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形成一个覆盖面广、信息畅通、反映及时、应急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网络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提高基础能力和应变能力。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各部委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承接任务,争取项目,争取支持,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原定3月召开的行业经济信息发布会、会商会、会员大会等,要及时做出调整,形成适应新变化的实施方案抓好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和防控工作不能放松。今年的财务预算和各部门的经济指标,要抓紧核定,尽早下达,并千方百计开展工作,争取实现预定目标。“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抓紧推进。工业史机械卷的修改、完善、统稿工作要争取如期完成。 三、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学习国家有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站位和政策理论水平,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我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 二是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持良好工作状态。非常时期,实行网上居家办公,但不等于工作要求放松,工作标准降低。每个人都要坚定发展信心,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做好本职工作。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抓出成果。各级领导要负起责任来。 三是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提高工作效能。非常时期,更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和效益意识,严格遵守纪律,认真执行计划,主动开发业务,创新服务方法。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业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工作交流,加强工作配合、相互支持,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共同努力,实现中机联的持续健康发展。 王会长最后强调,疫情防控既是一次特殊的人民战争,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大考。我相信,中机联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一定能够经得住这场严峻考验,并不断坚强起来,一定能够共同争取疫情防控和各项工作的双胜利。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详细]2020-02-22 11:52

中机联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交流会在京召开

2019年9月12日上午,中机联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交流会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召开[详细]2019-09-17 10:48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现代(江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