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燃机行业迎来平稳快速发展新格局

2011/02/16 09:20中国工业报

2010年中国内燃机行业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10年我国内燃机工业产值预计突破3000亿元,总产量突破7300万台,总功率突破13.5亿千瓦。中国内燃机工业迎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业内几家龙头企业呈现出不同发展轨迹。

潍柴:一骑绝尘

2010年,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实现柴油机销售44.7万台,同比增长86.52%的成绩,销量居国内柴油机行业第三位,增幅之大业内少有。2010年全年,潍柴销售除了在3月份有显著增长之外,全年销售趋势比较平缓,月均销量40357台。

在国内中重卡发动机领域,潍柴占绝对领先地位,近年来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不仅延续了良好发展势头,而且扩大了领先优势。重组扬柴后的潍柴,发展势头比以前更猛。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表示,在未来5~10年要将潍柴集团打造成为以整车、整机为导向,动力总成为核心技术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过去12年间,潍柴集团的销售收入从5亿元增长到850亿元,公司从亏损3亿元到盈利80多亿元,一举成为了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装备制造集团之一。纵观这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这是潍柴集团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通过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潍柴集团不但没有受其影响,反而在这两年间取得了跨越式飞速增长。究其核心就是潍柴集团紧紧抓住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思路。依托公司的自主创新实力,在国内,潍柴集团紧紧抓住了产业优化升级的机遇;在国际上,潍柴集团充分利用衰退期,一方面进行了战略性的抄底并购,另一方面积极抢占人才、市场等优势资源,扩充自身实力,为潍柴集团成为国际上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潍柴集团看来,挑战全球第一目标并非是粗放型的放量增长,而是可持续性的内涵式增长。为此,潍柴集团提出了人才第一、结构调整、产品平台升级、国际化、信息化提升、体制与机制创新等六大工程,着重进行了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调整,突出技术研发实力,加快信息化与国际化进程。

谭旭光指出,未来,集团将坚持积极调整结构,均衡发展动力总成、商用车以及零部件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发动机业务板块要打造成为全球领先、全系列、全领域动力提供商,建设百万台、千亿级绿色动力研发制造基地,产品排量涵盖2~620L,功率覆盖30~10000马力,广泛应用于商用汽车、工程机械、客车、船舶、游艇、发电、农用机械等各个领域,力争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2015年达到800亿元,2020实现100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发动机行业前两位,挑战全球第一。

据悉,“十二五”期间,潍柴集团已初步规划100多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其中20亿元用于国家级产品技术中心与实验室的建设;50亿元用于未来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升级改造,并建设国际化产业园。另外,经科技部批准的、由潍柴联合行业企业、技术高校、试验机构等18家单位共同打造的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产业联盟已经开始运作。同时,潍柴加大了国际研发中心的建设与国际一流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正向国际一流的技术优势企业迈进。

玉柴:稳居前列

2010年,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累计实现含税销售收入368.38亿元,同比增长35.45%。这是玉柴集团首次进入300亿元企业的行列。与2005年相比,销售收入由121.38亿元发展到368.38亿元,相当于5年再造了两个玉柴。其中,发动机板块累计实现销量749671台,同比增长11.13%;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04.86亿元,同比增长27.62%。核心企业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发动机产出206万台,其中2010年实现销量551596台,首次产出突破50万台,同比增长17.89%;实现销售收入191.03亿元,同比增长30.02%。

玉柴董事局主席晏平说,“十一五”期间,玉柴集团通过对产业布局调整、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形成了由六大板块29家控股、参股公司构成,全国布局,跨领域多元化发展的大集团产业架构。产业布局延伸到福建厦门、安徽芜湖、山东济宁、江苏常州、四川资阳、广东珠海等地,打造了发动机产品链和工程机械产品链“两条产品链”优势。在发动机产品链进一步拉伸的同时,其它产业板块快速崛起,销售收入与发动机板块销售收入同步增长,总体经营质量大为改善,生存能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期间,玉柴六大产业板块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的由发动机一个板块上升到五大产业板块,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子公司由2家上升到8家。

面对“十二五”期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晏平说,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均衡发展,平稳增长”时期。玉柴集团“十二五”产业定位是:“两条产品链,多个产业群。”“两条产品链”指发动机产品链和工程机械产品链。“多个产业群”指“玉柴系”企业按产业区分的企业组群,主要以现在产业架构为基础,进一步拓展或进入新领域而形成。“十二五”期间,玉柴将确保“两条产品链,多个产业群”持续、高速、健康、协调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跨入千亿集团,实现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生同时提出了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内容,包括未来使命及愿景、战略方向、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四大部分。其中公司使命是“用卓越和领先满足公众的动力需求”。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专业动力供应商”。战略方向是“一业为主,纵深拓展:立足本土,布局全球”。战略方针是:“以技术创新打造经营平台;以保障需求获取目标支撑;以拓展市场创造增长空间;以强化成本培育竞争优势;以创新机制构筑发展动力;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筹措战略资金。”战略目标是“规模倍增,地位巩固,战略同盟,专业增值,和谐共赢”。

围绕“十二五”总战略,李天生指出了2011年的总体思路:全面规划和系统布局“十二五”,把握2011开局年,以做细市场和紧密伙伴为基础,以技术升级和精益制造为保障,以一致可靠和做专产品为重点,通过创新运营和专业计划驱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销60万台目标,再续业绩新高。

锡柴:稳步增长

2010年前11个月,一汽解放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锡柴)柴油机销量一举突破40万台,主营收入超100亿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继续保持行业前三的地位。

锡柴厂长钱恒荣认为,从2007年的年销量20.2万台、2008年的25.1万台、2009年的36万台,到2010年突破40万台,锡柴实现三年翻一番的快速增长,标志着锡柴转变发展方式,在加快结构调整中跨出新步伐。

锡柴实现高增长的秘诀在于,锡柴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产经营,用调整优化市场、用产品拓展市场、用质量提升信誉、用激励增添后劲。

2010年以来,锡柴加快战略转型,着力完善产品结构调整。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策略,力求各有突破。在重卡市场,力推跑得快、拉得动、用得省的CA6DM、CA6DL、CA6DF柴油机,使锡柴机在中重卡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在辽宁、吉林等地区,锡柴机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客车、轻卡、工程机械等市场,锡柴在保持宇通、苏州金龙、江淮等配套份额的前提下,积极开拓三环、厦工等新客户,使锡柴机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锡柴积极瞄准海外市场,让锡柴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4DW柴油机配金杯轻卡批量出口朝鲜,CA6DL1柴油机配客车出口津巴布韦,CA6DM柴油机配解放J6重卡出口伊朗……2010年,锡柴海外市场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7.6%,高于行业27.5%的增长率。

看到锡柴的成绩,有人会说,这是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了解锡柴的人都清楚,锡柴实现三年翻一番,销量突破40万台,主营收入超100亿元,决不仅因为市场需求旺盛,打造国内最大的“动力超市”是锡柴坚强的后盾。钱恒荣认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市场,市场的核心在产品。为了跟上变幻莫测的市场,确保锡柴始终有适销对路的产品,锡柴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主线,坚持以我为主,整合全球资源。坚持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新品开发速度,形成高端技术优势。在排放方面,锡柴产品全面实现国三、国四排放,并具备升级到国五的潜力。在功率覆盖上,形成W、X、K、F、L、M、N七大系列,轻、中、重全系列覆盖的产品开发平台,排量从2升到13升,功率从29.4kW到368kW,成为国内发动机行业功率覆盖范围最宽的企业,被誉为“动力超市”。许多用户在购车时首先想到的是锡柴动力,他们认为,锡柴机品种全,性价比高,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如果说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市场,市场的核心在产品,那么产品的信誉在质量。锡柴认为,质量是产品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2010年,锡柴加速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狠抓产品品质。锡柴向管理要质量,通过优化质量审核体系,提高体系能力。锡柴向控制要质量,通过使用质量跟保卡,强化各个环节、各个工序、各个岗位的装调质量控制。通过严控上线零公里故障,使产品错、漏装比例进一步缩小,上线零公里故障率控制在0.39%以内,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锡柴向改进要质量,对在市场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一般问题当天答复,重大疑难问题三日内答复的承诺,使用户没有后顾之忧。今年,锡柴顺利通过TüV公司的TS16949换证复审,在集团进行的年度制造过程质量审核中,以90.83的高分,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朝柴:创新求变

截止到2010年10月底,东风朝阳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柴)共销售整机189915台,同比增长29.5%,实现销售额23.8亿元,预计全年可销售整机22万台,实现销售额28.5亿元。再次创造朝柴历史新高。

2010年朝柴共与30家主要汽车厂、28家整机代理商、15家出口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年来朝柴共推出基本型新产品3种,开发185个型号的新样机。产品基本覆盖了34.5~125kW功率段。特别是QD80国四系列、4A系列、国四两气门、国四四气门等产品的不断推出,使产品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产品覆盖面更加广泛。

随着4A系列、NGD3.0、4D115、QD80国四等产品不断推出与完善,2011年预计销售整机23万台,当然要完成这一目标离不开厂家、代理商、服务商的大力支持,同时朝柴也将制定一系列灵活、贴近市场、能够实现共赢的商务政策予以保障。

为了不断提升销售公司的管理水平,2010年朝柴销售公司全面导入了QCD改善管理理念。为使QCD改善管理理念和销售公司具体实际情况能够有效结合,销售公司成立了QCD改善推进工作小组、规范了QCD改善管理流程、固化了QCD改善的各种表单模板、制定了QCD改善知识培训工作计划,使销售公司的QCD改善推进工作处于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为使销售公司各部门重点管理项目有效的纳入QCD改善管理过程中,朝柴开发了33个QCD表单模板。通过这些表单的运用,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图表管理现状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

2010年,朝柴在确保传统市场,不断完善102等产品的同时,推出了4102-CE4C二气门、4102-CE4B四气门、QD80、NGD、4D115的国四产品,全面覆盖了国内诸多轻卡领域。

2010年,朝柴在卡车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小缸径产品朝柴开发较晚,用户认知度较低影响了市场占有率。二是在老产品方面,朝柴产品区域市场特征不明显,譬如在北方市场的产品需要注重冷启动,山地销售的产品需要注意转速和扭矩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化等。三是高端产品市场的营销理念、服务理念全新的跟进。

2011年,朝柴在卡车市场,将在确保完成18万台的前提下,完善产品结构,以485、490产品应对小缸径经济性轻卡市场,加快国四产品开发进度,配合各大汽车厂,实现102国四、NGD国四、QD国四的全面销售。

全柴:调整方向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柴)2011年商务年会上,全柴总经理潘忠德表示,全柴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用于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和产品质量与服务能力的提升,重点加快国四及国五微型车发动机、中卡发动机和重卡发动机的研发,继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2010年全柴实现柴油机销售44.6万台,同比增长22.58%,销量居国内柴油机行业第四位。全年表现较为平缓,无大幅度波动,月均销量37199台。

随着系列国三、国四柴油发动机的成功研制与批量生产,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成功参与,全柴的产品结构向大功率工程机械、重卡发动机方向的调整等,全柴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小功率柴油机研发与制造企业,2009年全柴柴油机销量获得爆发性增长。然而,国家优惠政策在刺激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需求提前释放,这是全柴2010年销售平缓的主要原因。

“十一五”期间,全柴通过加大对外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力度,围绕车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以及发电机组用柴油机,加快产品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推动产品结构不断调整。这期间,企业相继成功研发4D18E、4D22E、D425F、4D26系列国三产品,4B1、4B2等系列国四产品,成为国内同类国三、国四产品项目启动最早、产品系列最全的企业之一。企业以电控高压共轨、EGR和POC(流通式颗粒捕集器)为主要技术路线成功开发国四B系列发动机。

2006年底,全柴审时度势,把握柴油机行业产品结构向大功率调整的趋势,通过天利动力大功率柴油机项目的推进,加快了中重卡、大型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发电机组用柴油机的开发。大功率柴油机已成功投向市场,并得到广泛认可。

“十一五”期间,全柴紧紧围绕产品质量提升及国三、国四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共投资10多亿元加强铸造、加工、装配、试车、检验等方面的工艺改进、技术改造和引进高水平制造装备,全面提升全柴的装备制造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此外,全柴先后投资天利动力大功率柴油机项目、天和机械高品质铸造项目、锦天机械缸体加工线整合项目、天利动力缸体自动加工线项目等,使全柴的装备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经过不断的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资源整合,目前全柴已建立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拥有服务网点750多个,配件中心24个,在销售集中地区产品服务半径在50公里以内。

“十一五”期间,发动机行业中的大功率发动机生产厂产品普遍下延,小功率发动机企业利润微薄。面对这一市场形势,全柴抢抓机遇,2006年决定在大功率发动机上有所突破。全柴在开展大功率发动机业务方面,采取先建工厂再抢市场的做法,力求将产品开发成熟,再寻找客户,目前已经在部分整车企业中试装。

全柴提出,到“十二五”末,在稳固中小功率柴油机产品技术与市场优势的同时,扩大大功率工程机械和中、重卡发动机的市场规模。为实现这一目标,全柴对企业技术提升、产品结构升级等提出新要求。“十二五”期间,全柴围绕全系列商用车市场和部分乘用车市场进行国四、国五系列产品的研发,继续加快对外技术合作,加快技术引进,加大项目投资,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产品技术进步。同时,依托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继续加快全柴产品结构再调整,形成以中、重、轻、微卡、部分乘用车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发电机组用等更为完善的产品体系,产品功率覆盖范围更广,产品适用性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柴计划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装备水平的提升。一方面,继续推动天和机械、天利动力等在建项目实施;另一方面,将围绕柴油机主业谋划新的项目,提升国三、国四系列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提升铸造与加工能力,加快柴油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柴油机 内燃机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厦工简介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51年,1993年12月由厦门工程机械厂改制为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15),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挖掘机、叉车、道路机械、小型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环保机械、汽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厦工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目前拥有年生产40000台装载机、15000台挖掘机、5000台叉车、3000台路面机械的生产能力。2013年,厦工以“235.72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67位,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牌的发展。  厦工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人才实力、软硬件条件、研发能力和研发成果均位居全国同行前列,先后拥有多功能液压缸、回油过滤、差速器、连杆装置、双泵合分流等值控制卸荷等800多项专利。1963年中国首台8-10吨三轮压路机在厦工诞生,1964年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在厦工试制成功,1983年中国首台侧面叉车在厦工研制成功,先后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自主创新的先河。六十多年来,厦工秉承创新、敢为、协动、超越,不懈努力,扎根中国,展望全球,以高品质产品和全方位服务协助客户事业腾飞,产品已出口到中东、非洲、东欧、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广大用户中享有良好信誉。厦工产品高效、节能、灵活、可靠,广泛运用于矿山、工程、农林水利建设、港口码头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国民经济发展。1992年以来,厦工装载机、挖掘机、叉车产品已先后八次远征南、北极,为国家极地考察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是中国南北极考察独家专用产品。厦工产品还先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维和部队赴柬埔寨、刚果等地,参与世界维和行动,也是总装备部、总后勤部通过竞争性谈判唯一选定的装载机品牌。厦工产品长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水利、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参与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厦工也成为了首次批量直销台湾的大陆工程机械产品。厦工在全球拥有近200家优秀销售服务商,构建快捷的物流供应系统与技术支持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厦工,品质传承!厦工正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完善工程机械产业链,建立高效的企业运营机制、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建设成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资产优良、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国际化工程机械企业。2.厦工的创新之路1951年11月,厦工成立。1963年2月,厦工三重试制成功中国首台8-10吨三轮压路机。9月,厦工试制成功T54推土机、T75推土机。1964年5月,我国第一台装载机——Z435在厦工诞生。1978年6月,厦工试制成功ZL40铰接轮胎装载机,正式通过国家鉴定,并荣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1980年,ZLD40轮式井下装载机获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厦工叉车研制成功中国首台侧面叉车CCC3A。1986年,厦工总装车间建成我国第一条步进式装载机装配流水线。1993年至今,厦工连续九次跟随中国极地科考队远赴极地开展科考,厦工装载机、挖掘机、叉车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独家专用产品”。1994年元月,“厦工股份”(股票代码:60081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年"厦工"牌装载机、推土机荣获"全国知名品牌"。1997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授予“厦工机械”为“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2001年12月,“厦工工业园”奠基仪式在厦门市灌南工业园举行。2003年10月,厦工装载机首先实现行业产销突破1万台;厦工工业园基本完工,并开始实施异地搬迁。2004年1月,厦工装载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厦工机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厦工焦作北方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2009年2月,厦工荣获“成就辉煌—六十年工程机械成就展”十大知名品牌。厦工装载机成为行业首航台湾的大陆工程机械产品。同年,厦工挖掘机产销突破1000台。2010年,厦工荣获“年度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同年,厦工装载机实现累计产销突破20万台。2011年11月,厦工成立60周年庆典。同年,厦工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2012年,厦工挖掘机大批量列装福建省交通运输抢险系统。2013年,厦工品牌价值235.72亿元,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67位,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