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轴承之都”做好升级转型大文章

2011/12/31 10:04大连日报

近日召开的瓦房店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透出了一个明确信息:2012年,瓦房店市要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大连全域城市化战略机遇,以增量促进结构优化,以转型推动产业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以创新增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实力瓦房店”、“活力瓦房店”、“生态瓦房店”和“幸福瓦房店”。

“十二五”开局之年,瓦房店各项经济指标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同比增长23.5%,固定资产投资1016亿元,增长4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7亿元,增长4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0元,增长18%。瓦房店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轴承、冶金、机床、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新能源、LED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业丰厚度和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除瓦轴外,其他大型骨干轴承产业全年技术改造投入均超过亿元;大连机床集团年内完成60亿元投资建设新项目,有望成为瓦房店市又一新的超百亿集群。同时,瓦房店沿海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沿海经济区、太平湾经济区、龙门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投资数十亿元甚至百亿元的新兴产业大项目纷纷入驻,城区建设也同步开展。

责任编辑:Hermi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迈向智能化 柳工华中产业基地项目开工!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中国建筑起重机械发展的新方向。 荆州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详细]2022-11-04 21:08

全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在南安召开

10月12日,全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在南安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相关专业协会、地方行业组织与机械行业部分重点和大型企业负责人及我省有关企业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出席会议。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省经信委副主任陈传芳,泉州市副市长洪自强,南安市领导王春金、黄景阳等参加会议。 会上,辛国斌作了重要讲话,他介绍了我国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和国家及工信部对实体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机械行业和中机联推进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和建议。 辛国斌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制造业的指示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坚定制造强国建设信心,着力推动机械工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强基工程,立足国内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积极拓展众创空间;要坚持融合协调发展,以点及面系统化推动产业进步,促进机械工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共生;要坚持开放合作,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美誉度;坚持共享发展,推动改革创新成果惠企惠民。 王瑞祥在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创新提质升级为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变强不懈努力》主旨讲话,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机械行业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办55号文件和“十三五”规划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积极成效。 南安市委书记王春金在会上致辞。他表示,南安机械装备业在“零资源”的状态下起步,通过走产业、基地、市场联动发展路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竞争力日益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凸显。此次会议在南安召开,既为推动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取经的机会。衷心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对接,展示创新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推进机械行业提质增效升级。希望各位领导、来宾、企业家朋友,多为南安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机械装备业的转型升级传经送宝,多到南安投资兴业,我们将认真吸收转化会议的最新成果,推动机械装备业迈上中高端,再创新业绩。 据了解,全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南安市装备制造协会承办,泉州市经信委、南安市人民政府作为支持单位。会议主要任务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办《关于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和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部署要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变强。[详细]2017-10-13 09:58

农机制造升级转型将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更深层次的淘汰与整合

传统意义上的“银九金十”一过,国内农机市场2016年运行格局基本已定。伴随着需求结构的调整,国内农机市场和进出口业务呈现出双双增幅下滑,整体市场运行企稳放缓的态势。在农机制造企业竞争暗流涌动、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农机制造的升级转型将为农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推动整个农机制造行业进入更深层次的淘汰与整合。调整:农机供给呈现新形态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发展新常态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农机行业也不外如此,在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农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未来无论正常扶持还是市场内生性需求都将进入再平衡的发展轨道,也决定了一些传统农机市场的衰落和新兴农机市场的崛起,发展速度放缓和市场竞争格局调整已是大势所趋,农机供给呈现出新形态,从以下几点可窥一斑。第一,企稳平衡运行。据行业统计,今年前8个月,农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022.69亿元,同比增长6.99%,低于机械行业增幅平均水平,增幅较之去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传统粮食作物作业机械出现了整体下滑,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玉米价格下挫、用户收益下降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同比30%以上的大幅下滑。惟一的亮点是,随着国家新政出台和对种植结构调整导向,青贮机械、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秸秆打捆机、花生机械、园林机械、蔬菜机械等小众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农机产业发展平衡性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二,短板补齐加速。今年农机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机发展短板环节的逐步提升相吻合,农机产业短板主要表现为:“两高两低”、“三快三慢”、“三多三少”等三个方面。所谓“两高两低”是指:国内机械化程度失衡,表现在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养殖业低;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低。“三快三慢”是指:国内区域机械化发展快慢不同步,即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和北方区域快、西部和南方区域慢;旱地快、水田慢。“三多三少”是指: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匹配,即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小中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低档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从今年市场运行情况看,诸多短板补齐的速度在不断提升。第三,供求结构向两端发展。从今年农机市场销售结构分析,向两端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东北三省农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代表的大面积地块的规模化作业需求不减,大马力拖拉机、大喂入量收获机械、高端智能化产品需求空间依然很大;同时,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的崛起及保护性耕作推进,促使市场需求快速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二是在耕作面积较大、地块相对集中的平原区域,随着多年来的推广,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向大型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连续几年,中原区域为100~140马力段大拖销量持续增长贡献了较大的销售份额。三是由于丘陵山区、个体田园的特殊作业需求,小型作业机械在许多区域受到追捧,如小型耕整地机械、小型三行玉米收获机械、小型水稻机械等表现抢眼。第四,小品类演绎“大产业”。从2016年市场运行现状分析,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等传统品类进入下滑通道,整体农机增速放缓;同时,在国家粮改饲、粮改豆、推进马铃薯产业、加速秸秆处理等政策推动下,畜牧、块茎收获、杂粮收获、蔬菜收获、园林机械以及后加工等小众品类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市场销量实现大幅度提升,演绎出“大产业”。趋势:专业化、高端化、生态圈建设 纵观今天的农机市场竞争,在经历了“全民大营销”竞争阶段后,更加回归到市场竞争本质,进入以品质为主要载体的全面产品化竞争阶段,农机制造企业生命周期长短和发展空间大小,越来越多的聚焦在“产品”这个环节上,制造专业化、高端化、智能化、高性价比、优质服务体验,诸多因素都必须植根于好的产品身上,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农业、农机产业链之间的抱团效应和“生态圈”建设趋势愈加明显。专业化。近年来,中国农机市场热闹非凡,全球一线品牌全部高调而来,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同时,国内机械制造与农机的碰撞也“热闹非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吉利汽车等国内机械制造企业也是纷纷进入农机制造领域,一时间狼烟四起,竞争日趋激烈。可不管怎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专业化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快地发展新产品,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一个企业一味搞地摊式的“大杂烩”运营是不可能实现长足发展的。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实施“部门专业化”,二是实施“产品专业化”,三是零部件专业化,四是工艺专业化和技术后方专业化。通过专业化能有效集合管理和作业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实施规范化运转;使品种相同或工艺相近的产品进行集中生产、装配,形成工序化流动,提高效率,加速产品成熟度,形成精品制造。高端化。从制造业特点和战略意义分析,高端制造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等突出特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水平的标志,是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由于有着较高的技术、工艺和加工等壁垒,所以高端制造处于制造业的顶端,不仅价值规模大,而且利润丰厚。在中外品牌同场竞技的中国农机市场,高端产品均被进口或合资品牌所垄断,如300及以上马力拖拉机、大型采棉机、大型打捆机等,国内品牌始终未能打破进口产品垄断的格局,这些高端产品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味依靠进口,不仅成本高的离谱,而且不利于自主品牌的成长,国内农机制造想实现本质性飞跃,高端产品被外资品牌垄断局面必须打破。高端产品国产化,国内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面临的课题任重而道远,国内农机人也坚信,这种进步和突破必将会快速实现。生态圈建设。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农机产业也面临着“生态圈”建设的大好时机,“农机+”加的不仅仅是互联网,而且与融资租赁、社会服务体系、农业科研、农资、农药、种植农艺以及粮食后处理等环节联系紧密,搭建更加广义的、实实在在的全链条要素的“生态圈”,切实把“成套农机解决方案”这一概念转化成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机生态圈建设。突围:制造升级做强VS做大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开始,我国农机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农机产业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粮食作物农机结构性产能过剩,质量可靠的经济作物机械少;传统农机产品重复产出,农机企业靠中低端产品及规模取胜,高端产品依靠进口;过于看重发展速度,“工匠精神”传承不足;国内品牌低价竞争充斥,高端竞争未进门槛……凡此种种表明,国内农机制造实现突围,不仅要做大,还要在做强上下够功夫。一是产品制胜,先升级后转型。产品可靠性不足是拉大国内农机和国外高端农机差距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半喂入水稻收割机为例,久保田的产品技术并不领先国内品牌多少,但是其可靠性非常高,故障率非常低,深受用户喜爱。而国产品牌却因为故障率特别高的缘故,始终不能打破国内半喂入市场被久保田所垄断的局面。国内农机制造升级,不仅要在技术、工艺研发上下功夫,而且要不断提升制件质量、改善整机材质、精益装配工艺、加强试验检测把关……认认真真做好制造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产品真正升级了,制造整体水平有保证了,才能谈得上转型,才能够转型成功。有制造条件的企业,要逐步由传统产品制造向经济作物、畜牧、园林等作物机械转型;要由低端产品制造向高端产品转型;要由单一配置向智能化、一机多用型产品转型……二是聚焦高端,加速自主创新。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强大,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底层技术的“黑匣子”尚未突破。在农机产业领域,高端农机产品依靠进口的现状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改善,出现在国内农垦、农场、建设兵团集约化土地作业的高端动力机械、大喂入量收获机械、大型农机具98%以上均为国外品牌,自主品牌无一可与其比肩,更甚者许多产品在国内制造来说纯属空白,差距可见一斑。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国家必须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外,业内制造更应该聚焦高端制造、聚焦精益制造,加大科研投入,加速自主创新步伐,促进国内农机产品实现质的飞跃。三是综合考量,不唯规模“论英雄”。国内农机产业从比较落后的基础起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拉动下,10余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农机的刚性需求和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企业扎推进入、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诸多弊端,过度依靠规模取胜的传统观念和作法成就了今天“大而不强”的产业格局,产品同质化已为业内所诟病,反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则严重不足。这种重复产出、低端库存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堆积起的“大规模”不是优势,如果不升级、不转型,这种“大规模”将变成产业升级的沉重“包袱”。四是核心部件,必须突破制造瓶颈。目前,国内不仅高端整机依靠进口,而且机械制造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同样严重依赖进口,先进工艺、产业技术等基础薄弱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整机和系统的集成能力。比如,大马力发动机、大型机械的液压装置、打捆机的高端打结器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产部件整体制造水平差距非常大。实现农机核心部件国产化,也是机械制造产业链协同的过程,从材质加工工艺、技术设计、精密装配到检验检测,都需要实现重大进步和升级才能实现,这无疑是国内农机核心制造的关键。(文章来自于雷沃重工)[详细]2016-12-26 10:11

我国行业亟待升级转型 大力引进机器人将不可或缺

在中国人口红利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要创造新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变革,生产线上机器人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详细]2016-05-26 09:44

走精细化设计之路——记常林966装载机征战山东市场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一首《剑客》刻画了唐代诗人贾岛急[详细]2015-10-14 09:2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