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程建设 > 市政建设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科技引擎强力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2011/08/01 11:47来源:科技日报

如火七月,本溪生物医药、万家数字技术、抚顺先进装备、阜新液压、朝阳新能源电器、海城菱镁新材料、营口渤海科技城、盘锦海工装备、抚顺碳纤维、铁岭换热设备等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塔吊林立,研发中心、孵化器、总部基地坐落其间,大项目纷纷入驻开工,投资者纷至沓来,辽宁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场面。

随着生物医药、数字技术、超级电容器、IC装备、光伏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集群的昂然崛起,辽宁省科技厅牵头建设的特色产业基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一区多园”的创新发展模式,政、产、学、研、金、贸、介、媒相结合的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企业……科技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技引领基地建设新经济增长极跃然而出

科技创新是动力,科技创新是活力。时间过半,目标任务过半,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表明,辽宁特色产业集群和高新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本溪生物医药、阜新液压、营口渤海科技城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上半年已签约项目1367个,总投资额2604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777亿元。其中,新签约项目312个,总投资757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85个;新建成投产项目172个,总投产项目达到273个;10个基地的研发中心和孵化器建成面积达到32.4万平方米,已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机构131家。

与此同时,阜新液压产业基地和辽宁(万家)数字技术产业基地获批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海城菱镁新材料、本溪生物医药和阜新液压产业集群被省政府授予“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称号。

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区有力地拉动了全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辽宁经济新的增长极。数字显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680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全省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增长,11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3256.5亿元,增长22.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94亿元,增长23.6%;财政收入64.8亿元,增长26.5%。

科技创新是民生,科技创新是未来。启动建设仅3年的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有168家医药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90家企业建成投产,入驻项目达221个,计划总投资840亿元。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实现千亿产值目标指日可待。伴随着本溪“中国药都”的建设,一座以产业集群为支撑、新城建设为载体的沈溪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深入推进“二次创业”高新区阔步前行

创新链凝聚产业链。5月31日,随着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个矿用井下救生舱正式下线和全程式救援体系推出,总部研发基地设在营口国家高新区、投资5.5亿元的“卓异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启动建设。

按照辽宁省“十二五”科技创新总体部署,省科技厅在“调结构、转方式”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立机构,制定政策,加强对产业基地和高新区的指导,以“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把高新区与特色产业基地及其他工业园区紧密结合起来,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2010年9月,辽宁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科技特色产业基地辽宁渤海科技城在营口高新区挂牌成立,现已构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高端平台,科研总部基地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迅速集结,现已储备项目99个,总投资280亿元。其中,投资8.6亿元的泡沫碳化硅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8亿元的面向安全适用的计算机CPU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

目前,辽宁省各高新区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和环境,实现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其他工业园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集聚,带动集群发展。

今年,辽宁高新区将实施能力建设专项计划,改善软硬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专业孵化器、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和风险投资、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引导资源要素向科技发展聚集,促进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凸显新兴产业特色,形成调整结构的增量,推动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