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皖创新引领跨越路 先进制造业挺起工业脊梁

2011/03/10 09:04来源:安徽日报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工业化率由34.3%提至42%以上,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近日,依托京东方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打造的“安徽省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成立,该研究中心将瞄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该领域关键技术,逐步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先进的平板显示产业技术研发试验平台。这意味着,3年至5年,安徽省将具备研发制造国内领先的平板显示产品能力。

先进制造业异军突起成为“十一五”全省工业经济的“闪光点”,逐渐成为全省的主导产业。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末的1800亿元增长至2010年末的5600亿元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工业化率由34.3%提至42%以上。其中,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光伏、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六大新兴产业总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5%左右。

高端产业强势突破

2月26日,芜湖三安LED光电产业化项目一期48台套MOCVD设备正式投产,成为国内最大的单体LED外延片、芯片生产企业,二期工程同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份即可开始陆续试产。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照明设备、汽车、家电、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是颇具发展前景的新兴制造产业。芜湖市通过引进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国内知名企业,一举成为国内LED产业的发展“高地”。与此同时,合肥市着力引进的投资约100亿元的彩虹蓝光LED项目将于今年内建成投产,也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LED产业基地之一。

所谓先进制造业,首先指的是产业的先进性,要在产业体系中居于高端地位,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在部分高端制造业领域进行强势突破,书写了全省工业化进程的新篇章。除LED产业外,合肥市引进京东方、江西赛维等龙头企业,在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上后来居上,目前两大产业均已经瞄准3000亿元年产值的发展目标。

装备制造业“集体发力”,使安徽省在发展高端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比2005年提高3.8个百分点。熔安动力制造的船用低速柴油机填补了国内制造领域的“空白”,安徽叉车集团产值产量多年来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合肥锻压集团大型液压机产量居全国液压机行业第一位,合肥日立建机公司挖掘机产量居全国前三位。

在优势企业的引领带动下,2010年,合蚌工程机械、两淮煤机装备制造、蚌埠环保设备制造、芜湖化工及节能装备制造、马鞍山冶金装备、芜湖船舶制造等六大装备基地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省经信委负责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机床工具、农业机械等六大重点行业,加快培育壮大六大装备制造基地,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汽车、家电等优势产业,将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传统产业提速升级

去年12月18日,总投资600亿元的中国石化、皖北煤电煤化一体化项目在淮南市开工。这一项目通过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生产烯烃和衍生产品,从而实现对石油的替代,成为安徽省推动煤炭资源行业转型发展的“点睛之笔”。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另一大重任就是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注入全新发展内涵。“十一五”期间,安徽省通过总量控制、淘汰落后和精深加工相结合,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集约发展能力。5年内,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超过76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多,传统产业面貌焕然一新。

在冶金产业上,马钢公司引进世界一流的板材、大小H型钢、高速车轮等生产线,70%的工艺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从传统的冶金企业转型成为高技术含量的钢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铜陵有色在积极发展铜板带、铜合金棒、铜箔等高附加值铜材的同时,开始进军装备制造领域,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矿冶设备制造基地。在建材产业领域,海螺集团大型水泥熟料生产线的规模达到万吨以上,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其研发设计的工业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已应用于国内外80多条水泥生产线。

“十二五”时期,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仍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着力点。在大力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同时,安徽省将做大煤电—煤电化工—煤电建材产业链,加快建设淮南、淮北、阜亳、巢湖四大煤化工基地。建材产业将重点发展日产5000吨以上干法水泥项目、玻璃精深加工产品和新型材料。纺织服装产业,将以服装为龙头,以面料生产为重点,打造千亿元纺织产业基地。

创新引领跨越之路

今年1月中旬,由马钢集团试制的3种牌号高速动车组车轮,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具备装车试验条件。动车组车轮技术含量高,代表着高端制造水平,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备研发生产能力。 2008年,马钢与铁道部签署高速车轮产品自主创新合作协议,随后成立了高速车轮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组。去年2月,马钢又追加投资20亿元用于高速车轮研发与生产领域。马钢此次在关键技术取得的新突破,将加快时速200—350公里以上系列高速动车轮的国产化步伐,马钢也由此在国内最高端的制造业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前提就在于必须掌握先进技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着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构筑创新平台,广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对先进技术的获得能力实现跃升。 5年新建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55家,全省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比2005年提高近一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到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453家,较之2005年末净增273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比2005年末净增15家,在全国排位由2005年的19位上升到第14位。

2010年,全省新产品产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比“十五”末增加了一倍以上,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工程等六大科技攻关工程,持续增强企业技术实力,引领先进制造业跨越发展,加速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