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全球第一目标 潍柴缔造“特色”基地
日前,潍柴集团董事长兼CEO谭旭光表示,未来5~10年,要将潍柴集团打造成为以整车、整机为导向,动力总成为核心技术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这是潍柴在“挑战全球第一目标”下提出的战略定位与目标。同时,根据其战略设想,到2015年销售收入实现1500亿元,2020年突破2000亿元。此外,2010年12月2日召开的潍柴集团商务大会,主题直接采用了“挑战全球第一目标”的战略目标表述,充分彰显了潍柴集团明确的战略规划与坚定的市场雄心。
市场利好
2010年1-11月,潍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税115亿元,同比增长98%,预计全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850亿元。
潍柴集团发动机业务板块,全年产销各类发动机逾75万台,同比增幅102%,实现了翻番增长,首摘内燃机行业“产量第一”桂冠,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大功率发动机供应商地位;变速箱业务板块,产销变速器超过85万台。法士特前11个月已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全年产销收入将达120亿元,是中国齿轮行业首家超百亿元的企业;车桥业务板块,预计汉德车桥全年产销各类车桥总成40万根,同比增长达165%;商用车板块,陕西重汽预计全年销售重卡将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118%,增幅位居同行业第一;零部件板块,预计创造收益70亿元。
有分析指出,未来10年国内对大中排量柴油机的需求量将呈高位运行态势,同时潍柴预期国内重卡市场有较大增长空间。尽管目前国内重卡产能已达150万辆,但业内人士认为,“十二五”末这一数据将突破300万辆。在这一波市场上升中,陕西重汽将依托集团“黄金产业链”优势,进一步扩大份额,并带动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零部件等其他板块业务同步迈进。此外,有关行业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市场将在现有基础上呈现成倍增长态势。
在业务板块健康、良性发展以及外部市场显现的利好迹象支持下,潍柴集团整体目标实现可期。预计2011年,潍柴集团年度营业收入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提前两年实现预期目标,其中发动机产销将过百万台。
夯实产品
卓越的成绩源自于持续的创新精神与大手笔的技术研发投入。“十一五”以来,潍柴集团累计开发新产品达37项,先后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了满足国Ⅲ、国Ⅳ和国Ⅴ排放标准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已由“十五”末的45%上升到目前的58%。
在潍柴集团的产品展示现场,有丰富的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商用车辆、工程机械、游艇等产品系列。与以往不同的时,此次展出的产品主要面向“十二五”及未来应用,是全系列、全领域的系列发动机,基本代表了目前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且潍柴具备自有知识产权。这也与潍柴一贯重视产品建设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在10~12升重卡发动机领域,升级后的“蓝擎动力Ⅱ代”充分融合当今世界内燃机前沿科技,在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潍柴不但通过自主研发达到国Ⅳ、国Ⅴ排放法规的要求,还计划在2011年推出最大功率可达550马力的13升发动机以及功率覆盖550~600马力的15升发动机。依托长期经验积累与前沿技术整合,潍柴动力自主研发了5~7升发动机,并以“心动力”这一产品品牌,共同面向客车、工程机械以及中重卡市场,有效延展了集团产品线,逐渐形成技术和规模优势。
潍柴通过重组并购、技术引进以及合资合作等方式,分别获取了意大利VM公司2~4升、法国博杜安16升以及德国曼公司3000~10000马力等细分领域中的世界领先技术,可在中轻型商用车辆、游艇、船舶、发电、工程机械等众多领域得以应用。此外,潍柴集成产业链优势进行链合创新,除了进一步优化升级由潍柴发动机、汉德车桥、法士特传动系统等组成的重卡黄金链条外,潍柴还在积极打造工程机械动力总成与黄金链组合,同时奠定了在商用车与工程机械领域中的核心优势。
“十二五”期间,潍柴集团已初步规划100多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其中20亿元用于国家级产品技术中心与实验室的建设,50亿元用于未来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升级改造,并建设国际化产业园。另外,经科技部批准,由潍柴动力联合行业企业、技术高校、试验机构等18家单位共同打造的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产业联盟已经开始运作。
双管齐下
如果产品同质,那么最终赢得客户的竞争项是满足订单的能力和服务终端的水平。
潍柴集团旗下的产品一直得到市场的追捧。以发动机为例,2009年10月份以来,潍柴各类发动机需求持续火暴,一直处于“一机难求”的状态。来自潍柴动力的一位人士表示,今年不是有没有订单的问题,而是如何满足订单、尽快让客户提到货的问题。中国重卡市场从60万辆猝不及防地飙升至100余万辆,成就了潍柴动力的行业“产量第一”,也让其深深感受到产能短缺的无奈,提高产能迫在眉睫。更重要的是,在“挑战全球第一”的战略部署中,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潍柴已经着手扩大供应能力。今年,其投资50亿元建立了11家工厂,大部分将在今年年底投入生产。产能增加后,到2011年6月,可实现月产发动机10万台的能力,并挑战10升以上发动机全球第一的目标。
即使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潍柴在提升售后服务水平上也没有丝毫懈怠。它不但出台新的服务政策,如将WP12四气门卡车发动机的三包期延长,其中公路用车为2年(不计里程),非公路用车延长至一年;客车动力的三包期由原来2年、20万公里延长至3年、30万公里,还推出了流动服务站,以进一步提升潍柴动力“服务时效”、“服务新干线”的服务品牌形象。
流动服务站实际上是潍柴针对一线维修服务的维修站推出的服务专用车。为达到服务用专用车的实际使用效果,服务专用车对车辆底盘从安全性、经济型、耐用性上都做了很高的要求,并注意到了储物空间、操作平台、随车工具(通用工具、专用工具及相关附属设备)、配件储存以及扩展功能等诸多细节,为潍柴的售后服务开创了更多样、更便捷、更高效的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