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领跑重装行业 争雄国际舞台

“十一五”既是中国一重加快发展、夯实基础的5年,又是应对危机、战胜挑战、努力实现新跨越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中国一重以做大做强国家装备制造业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品结构调整,深化股份制改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企业整体上市,保持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企业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从2006到2009年,中国一重以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实现了商品产值超百亿元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我国重型装备行业中竞争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领军企业。2008~2009年,中国一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名列央企前茅。在中央企业2007~2009年任期业绩考核中,中国一重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科技创新特别奖”和“管理进步特别奖”。

“十一五”期间,中国一重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产业区域战略合理布局及全国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格局的形成——在富拉尔基建设了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能力等级将达到“7654”的世界极端制造目标,即一次提供钢水7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在大连建设世界最大的大型石化容器及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具备年产5套百万千瓦级核岛一回路主设备的生产能力;在天津建设世界最大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形成汽车、冶金和矿山机械装备生产基地。“三大基地”互为支撑、相映生辉,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正在向成长持续化、管理集团化、市场国际化、技术产业化的战略目标阔步前行。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中国一重抓住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产业调整的重大机遇,确立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制定高起点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实现市场国际化的目标,通过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创新模式,在技术总成与工程总承包、研制尖端产品和拓展新领域等方向齐头并进,用技术实力来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走出了一条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之路。在冶金成套设备方面,中国一重可自主设计、制造全流程钢铁设备,成为国内最大的钢铁设备供应商、世界最大钢铁设备制造企业,为鞍钢、韩国浦项制铁生产制造的5500毫米宽厚板轧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格最大、装机水平最高、轧制能力最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厚板轧机。在核能设备方面,中国一重肩负着核电装备自主化的重任,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核能设备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核电锻件供应商。目前中国一重已掌握了“两代加”、“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制造技术,特别是“两代加”全部锻件已在国内率先通过了第三方评定并颁发了评定证书,顺利实现了产业化,90%以上的国产核电锻件、80%以上的国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均由中国一重生产,产品订单几乎覆盖国内全部在建核电站,成为国内唯一的既具有大型核电锻件、又具有核岛成套设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在重型压力容器方面,中国一重是当今世界炼油用加氢反应器的最大供货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2044吨煤液化反应器、世界上最大的1600吨加氢裂化反应器,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台万米以上换热面积的管壳式换热容器,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换代。在大型铸锻件方面,中国一重是中国大型铸锻件最主要的制造商,成功研制出了5000~5500毫米大型宽厚板轧机支承辊,是国内生产300~1000MW火电机组大型锻件能力最强的企业,并具备制造700MW机组叶片、上冠、下环、水轮机大轴等铸锻件的能力。同时,中国一重在冶金设备工矿备件、重型矿山设备、重型锻压设备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

走过“十一五”,中国一重依托自主创新,已逐步改变了对传统冶金成套设备的过度依赖,逐步形成了能源装备、工业装备、环保装备、基础材料等四大业务齐头并进,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的良好局面。中国一重自主研制的数十项产品也相继获得国家、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鞍钢1780毫米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国内自主集成与创新项目和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150毫米宽带钢热连轧机组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进一步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产品升级,早日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品牌、拥有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型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供应商目标,中国一重加快实施了国际化的人才战略,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依托已拥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认可检测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特别是将新成立的能源装备材料研究所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创业平台,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着眼参与全球竞争,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中国一重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更加辉煌的“十二五”。依靠雄厚的装备基础、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实力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未来的中国一重必将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演绎精彩,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品牌、拥有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型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供应商。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中国一重 矿山机械
相关阅读

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会见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一行

座谈会现场 2月29日,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在集团总部会见了来访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详细]2024-03-01 08:56

罗乾宜会见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一行

罗乾宜会见中国一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 6月27日,国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乾宜在集团总[详细]2022-06-28 11:19

中国一重集团农业机械发展董事长赵军一行到河北宣工交流参观

3月9日,在中国一重集团营销部营销总监徐风扬的引荐下,河北宣工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梁国欣在河北[详细]2022-03-10 14:43

中国一重首季再创满堂红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7%

一季度,中国一重集团坚决有力防控疫情、坚决有序复工复产、坚决有效推进各阶段目标任务落地,经过全体干部[详细]2020-04-14 14:20

中国一重将与哈电集团合并?回应:未申报过方案

近日,有关中国两知名装备制造央企中国一重和哈电集团合并的传闻引起海内外市场广泛关注。13日晚,涉事公司分别发布公告对此进行了澄清,指出该传闻不属实。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皆为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前者主要生产研发能源装备、工业装备、环保装备等产品,后者主要生产研发驱动及控制设备、发电设备等产品。 中国一重在公告中表示,央企重组整合相关事宜应由上级有关部门决定。目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并未接到有关文件,也未就有关重组事宜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任何方案,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亦未在任何场合与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公司汇报、研究、讨论过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的重组事宜。 哈尔滨电气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佳电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哈电集团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合并重组事项的书面及口头信息,同时也没有向任何政府部门提交有关合并重组事项的申请。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一重和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有望重组,有关重组方案正处于制定阶段。”相关报道一度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激发了海内外市场对中国央企重组的猜想。[详细]2016-01-15 10:05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