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搜索:   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热门: 2010宝马展 挖掘机 宏观经济 租赁 十二·五

张相木:中国制造两头被动 需处理好四大关系

2010/12/06 09:41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高端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随着近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概念迅速“蹿红”,成为领衔“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字眼。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第四届亚洲制造业年会”上表示,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

“高端封顶、低端挤压”

张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并将此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早在今年8月,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工信部将制定“十二五”期间装备工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工程建设,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张相木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产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已建立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其次,技术创新能力显着增强,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CRH380A动车组再破世界纪录,时速达到了416.6公里。

再次,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前四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长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

最后,两化融合,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中普遍使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大量应用于生产流程控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已基本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ERP的集成应用。

而在此基础之上,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西方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发展路线,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但是,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不是回到传统制造业轨道上,而是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继续掌控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新兴发展国家充分利用其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扩大低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我国制造业正处于高端封顶、低端挤压的双重被动局面。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特点、新情况,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

缩小差距

目前,尽管高端装备制造备受关注,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装备制造距离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此前,负责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政策解读时表示,国内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而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急需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如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上述负责人称。

针对这种情况,在当天的论坛上张相木表示,“十二五”时期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关键时期。“创新模式、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要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产业生产关键环节,加大科技投入,依托优势企业加强产学研用结合,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形成自主技术和标准。”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