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突围

2009/01/05 00:00今日工程机械今日工程机械

金融危机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突围

  胡兴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仍在蔓延和深化,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我国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

 

装备制造业遭遇巨大危机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2008年的生产和销售增幅大幅下滑。柳工有关人士坦称,行业的经营困境从2008年第三季度就开始显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超出了想象,公司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1-9月,中国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负增长,工程机械产品10-11月的销售数据更是“直线下滑”。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幅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整车出口出现同比和环比双下滑的局面。

金融危机还导致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由于市场需求萎缩,造成企业产成品大量积压,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周转困难。数据显示,除徐工科技外,14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在2008年三季度都出现了同比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其中,中联重科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09.29%,柳工同比增长55.27%,三一重工同比增长62.05%。在销售淡季的时候出现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并不是好现象。同时,受产品价格下跌和消化高价库存原材料的双重压力影响,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按机械行业经营惯例,客户以所购买的工程机械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按揭,按揭合同规定单个客户贷款金额不超过所购工程机械款项的7成,期限最长为3年。按公司和银行约定,如客户未按期归还贷款,公司有回购义务。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制造商和购买方都各自享受着按揭模式带来的收入增长;但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时候,客户违约的可能性增大,而且也正在不断发生。

 

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的中期阶段,是装备制造业发挥中坚力量的绝好时机。然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号角吹响之时,其国产化的步履却依然滞重。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与会专家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弱和品牌缺失等问题。

1. 利润水平低

对于中国机械工业而言,抵御风险能力薄弱的症结仍在于尚未改变粗放发展模式,突出表现为“当前机械工业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仅为两次,而库存率却达20%左右,销售利润率也仅有5%左右”。无论在传统行业,还是在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业中,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利润水平仍存在巨大差异。从全口径的制造业比较看,有专家计算出,目前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大约为发达国家的117。从反映中国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情况看,200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整个中国制造业500强总量的21%、25.42%和24.59%。这些数值仍然低于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的水平。

2. 基础设备依赖进口

由于装备制造业的落后,近些年我国进口的各种基础设备价值大致占我国进口总值的50%,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和胶印设备约占70%,石油化工设备占8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为85%,发电设备达到90%,而光纤制造设备、大型飞机和大型医疗等领域,我国主要靠全盘进口。然而现代化是买不来的,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产业,最终实现现代化。

3. 创造能力弱

由于现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制造业整体一样,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环节,利润率低下,难有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某些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高的恶性循环。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相比国外企业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一些小型机床厂的研发费用通常占到销售收入的10%~15%;日本日立公司的日立制作所一年的研发费用也达到大约10亿美元。

我国具备生产部分零件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制造业企业,较少生产成套设备,这使得我国企业在装备制造业只能赚“小头”,同时难以拥有和发展自我品牌。目前,我国每年制造小轿车超过500万辆,但绝大部分车型都不是中国设计的,整车设计能力尤其落后。

由于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投入力度不大,不但致使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偏少,而且忙于应付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二次开发能力不强,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当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已呈现出四大趋势:绿色制造业、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而我国在这些领域也远远落在了后边。

4. 缺乏自主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由于缺乏商标支撑,特别是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我国装备制造业至今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90%是贴牌加工。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稳定外贸进出口增长,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竞争力,成为我国抵御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

1. 促进装备制造升级

我国装备制造业应“苦练内功”、加快自主创新,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来应对金融危机。

作为我国三大电气设备制造商之一的中国东方电气股份公司总裁温枢刚认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也是一个机遇。在金融危机中,谁能够站稳脚跟,谁就能占据这一行业的制高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在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多位专家呼吁,在金融危机中寻找机遇,我国应进一步提升基础装备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实体经济的根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国内装备制造业也面临挑战,在这个阶段,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制高点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十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制造能力和产品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并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和研发体系,制造规模居世界第4位,但我国装备制造业仍面临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偏低及新产品市场准入难等瓶颈制约。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升级,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能忽视一个关键环节——中国设计。工业设计实际上是工业创新的灵魂,而中国工业设计还相对薄弱。

3. 大力发展内需市场

在我国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加速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化解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实现我国从装备制造业大国向装备制造业强国转变。今后我国将加快实施在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而同时,在推进这些重点工程建设时,将进一步加大采购国产装备的比重。

4. 加强财经支持力度

我国将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和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保持重大技术装备出口稳定增长。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1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也在20081111日指出,取消进口设备免税政策有利于自主创新、设备国产化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要取消的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政策,主要是指《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等部门关于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意见的通知》规定的增值税免税政策。这些政策是在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背景下出台的,主要是为了鼓励相关产业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我国政府还将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利用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装备制造业当前资金链紧张状况,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5. 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

现代制造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增值服务是其重要内容,开展增值服务是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服务在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从1999年的13%提升到了2005年的20%。如蒂森克虏伯集团2007年的服务收入为167亿欧元,占集团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2.3%。

全球范围的生产客户总是期望他们所用的生产设备有更高的可用性,因此客户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于是,发达国家制造商的内部服务部门成为了集成服务供应商,例如新的机器租赁给客户、专业性的诊断和优化成为服务的一部分、租赁的设备在一定时期使用后返回生产厂以及二手设备维修后再出售等。

20081119日召开的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重点强调了行业转型升级的两项重要内容,即“开展增值服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中国机械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提出了总体目标:今后5年内,使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收入在机械工业总收入中的比例明显提高,一部分大型骨干企业的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0%左右,机械工业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业务形态初步形成。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立足根本,就能战胜危机,赢得主动,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推进结构调整,最终实现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