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专题报道首页

维修行业乱局亟待梳理 资质认证适时出击

2009/09/04 14:22来源:《工程机械与维修》作者:郝敏

2009年8月18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召开首次维修企业资质认证综合评审会,资质认证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相关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首批17家申请资质认证的企业进行了综合评审,共有13家企业成功获得相应等级的认证,这是2009年5月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推行以来首批获得正式认证的企业。

为了更好地推进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确保在评审过程中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与会人员交流讨论了这一阶段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为今后认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和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次会议拉开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梳理中国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序幕,将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做出重要贡献。

维修乱局 或成隐患

随着近几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逐年递增,工程机械维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大批个体从业者进入。在市场繁荣的背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竞争、评价、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日益显现。由于以往没有“工程机械修理工”的职业标准,工程机械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修理队伍不成体系,未经培训随意上岗现象非常普遍。在激烈竞争下,出现竞相压价现象,致使质量低劣的配件大量流入市场。以上现象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工程机械维修市场正陷入混乱发展的泥潭。

在国外,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维修业发展,设有专职的维修管理机构,维修企业形式多样,维修市场已趋于成熟。民间维修团体也有40多年的历史,经常举办维修设备展览和维修理论、工艺大型学术会议,有效促进了维修业发展。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研究和应用在70年代初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立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推广应用维修新设备、新工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现有的发展模式弊端凸显。

我国现有工程机械维修从业人员20余万,分布在制造企业、施工企业、代理商和专业维修企业内,另外还有大量的个体从业者。众所周知,工程机械属于高损耗型设备,在高强度的作业下任何运动部件都无法避免磨损。在这种情况下,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器使用寿命及施工效率。不合理的维修不仅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中产生极大的浪费,维修频率高还会耽误工期、影响我国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的步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梳理当前混乱的维修市场局面,为日后的体系化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资质认证 应运而生

为规范工程机械维修行业的经营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企业信用,提高企业的维修服务质量,保护工程机械维修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决定在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2009年5月开始在全行业推进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并于2009年5月6日正式颁布文件宣布成立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领导小组和资质认证专家组,下设常设机构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办公室,负责资质认证的日常工作。自此,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正式启动。

相关资质认证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资质认证的组织管理,申报材料的初审,符合性查验、评审、报批、复审等工作的组织,证书发放以及其他相关事务。对已取得资质认证的企业,资质认证机构将对其维修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该企业实力与资质的统一。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统一组织实施。按照《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执行。资质认证设整机和专业两类,从企业业务能力、技术力量、资产条件等多方面进行审核,设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5个级别,有效期4年,每2年年审一次,其中特级资质需取得一级资质3年以上才可申请。所有级别资质认证均采取企业自愿申报的原则,申报企业填写好《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申请表》后,会同有关资料报送到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办公室,经符合性查验和综合评审会议通过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批准,颁发“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并通过杂志、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公平公正 意义非凡

开展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是行业自律、企业信用的需要,也是今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的需要。资质认证机构将严格按照评审细则对申报企业进行全面审核,确保每一个获得认证的企业拥有与其资质相符的维修能力和营业规模。

严格明确的认证等级是维修企业能力的直接体现,帮助一些需要维修服务外包的客户快速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维修企业,在省时省事的同时减少资金浪费和合同纠纷。另外,资质认证的开展将推动各维修企业进行硬件提升和技术改进,引发良性竞争。“2年一审”的方式可以监督维修企业保持现有水平,有效促进工程机械维修行业健康发展。

自愿申请的形式则充分证明了申办企业的责任心和自信。在申请认证和接受审核的过程中,企业将获得专家组的全面检测和合理意见。获得认证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企业健康发展全面体检的过程,申请资质认证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轻松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经营。在获得相应等级认证后,维修企业更容易获得新客户和长期客户。

维修企业和客户双双获得便利的背后是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的大局。随着维修企业资质认证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中国工程机械维修领域将迎来有序发展、快速进步的新时期。

聚焦2010维修年会
三大主题紧贴行业背景: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再制造成为未来技术型企业发展方向;市场售后服务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详情>>]
五大缘由吸引业界关注:全面了解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诊断前沿设备及尖端技术,了解再制造相关政策及前景,海外承包及售后服务领域经验分享等备受关注,七类业内人员齐到会场面盛大。[详情>>]
2010年度大会内容丰富:工信部及行业协会领导将莅临现场发言并分析行业走势,18场专题报告会议均扣行业热点议题。分会理事会将要宣布重大事宜不可错过!同时,第三批获得维修资质认证企业现场授牌,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将正式成立。[详情>>]
独家直播媒体:第一工程机械网
点击下载查看详细会议日程
会议地点:四川成都怡东国际酒店(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会议报道
·首届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论坛成功召..
·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检测技术交流会成..
·杨成利专题报告:康明斯的售后服务..
·工程机械服务总监分享售后服务体系..
·尹瑞:工程机械零部件领域里的再制..
·周劲松:电喷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维..
·众多协会领导及嘉宾出席维修年会(..
·苏子孟: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和售后维..
·于新: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再制造的技..
·张晓东:PTC服务技术信息开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