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搜索:   产品搜索:  
首页 > > 行业资讯 > 第一视点 > 行业走势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 三一 旋挖钻 客运专线 基础建设

“4万亿”狂想曲

2009/01/05 00:00来源:今日工程机械作者:今日工程机械
  摘要:政府将强势启动拉动内需计划,两年内扩张投资4万亿元;同时决定,2009年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推开,货币政策亦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

 4万亿”狂想曲

  本刊记者 闫  晗 孙玉炜

20088月开始,中国经济基本面突然开始恶化,特别是9月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1.4%,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7.5个百分点。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长9.9%,增幅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2008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0%,较二季度的10.1%下降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亦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这些数据使中央政府意识到,危机拯救刻不容缓。

2008115,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中所统计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令金融危机寒风笼罩下的中国经济泛起一阵暖流。财政部立即安排落实2008年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的中央投资事宜,并要求大部分投资项目在11月底落实完毕,优先安排立即有订货、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并及时启动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以形成有效需求。

2008119晚,中国政府通过中央电视台公布了115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政府将强势启动拉动内需计划,两年内扩张投资4万亿元;同时决定,2009年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推开,货币政策亦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

 

序:滚烫的“4万亿”

所谓“4万亿”是指到2010年底,国务院十项措施中的工程建设,初步合算约需投资人民币4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承担的新增投资金额为1.18万亿元。

这笔如此巨大的投资将从哪里来,并且通过什么方式来筹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称,这4万亿资金并不都是中央财政投入,其中既有国家财政,也有地方财政、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投入,此外,还包括一部分银行贷款。

很多项目是已有规划的,因此很难对这些投资项目本身按新旧划分,许多项目的实施时间提前了,项目的实施进程加快了。也就是说,原计划比较长远的投资项目,提前集中安排到明后两年。此前发改委系统已加快了投资项目的审批或核准的进度,适当降低了对一些项目投资资金规模的要求。国务院则提出,要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

至于这“4万亿”中的项目,有多少是在明后两年计划以外新增的,由于项目种类繁多,而且2009-2010年的投资项目也并未完全确定,所以很难界定清晰。人们对于这些资金落实的进度和透明程度,似乎也不能给予特别乐观的期待,虽然国务院制定了投资计划,但具体的收和支,都需要调整年度的预算、安排,要通过全国或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据发改委有关部门测算,2008年四季度中央扩大1000亿元投资,需要地方配套1300亿元。因为接近年底,各级地方政府调节支出的余地不大,四季度地方配套资金缺口达1000亿元。在“4万亿”投资中,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配套1.25万亿元。初步估计,在2008年中央安排1000亿元资金的基础上,2009年中央计划安排支出5200亿元,需地方配套5400亿元;2010年中央支出安排5600亿元,需地方配套5800亿元。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按2008年四季度的水平估算,明后两年各级地方政府有能力承担的配套资金总计6200亿元,资金缺口总计5000亿元,其中2009年配套能力为3000亿元,资金缺口2400亿元;2010年配套能力3200亿元,资金缺口2600亿元。为了解决当前地方配套资金的实际困难,中央准备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投入的方向增加中央投入的比例,降低和免除地方配套的部分资金;二是可能通过转贷或者允许地方政府经过批准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渠道和方法。

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初的“防过热、防通胀”到7月底的“保增长、控通胀”,再到11月的“保经济”,调控目标出现了两次调整,而且政策调整明显是由统计数据驱动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如果说中国经济形势在金融本身受到的直接冲击还比较小,那么在实体经济上,在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以后,困难就比较突出。”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公布次日,即20081110,中央政府各部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落实国务院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而“4万亿”正是这十项措施的有力保证。

 

 

 

奏鸣曲:信贷输血

 

此次“4万亿”计划,中央政府提出仍需地方提供项目配套资金,目前还没有正式要求银行提供配套贷款。对中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投资项目,政府仍将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给予积极支持。缺口巨大的地方配套资金,如果通过中央转贷的方式弥补,就意味着到2010年底,中央除了要承担1.18万亿元投资支出,还需增发6000亿元国债转贷给地方政府,总计需发行国债1.78万亿元筹集扩大投资资金。2009-2010年,平均每年需通过中央政府发债赤字融资8000多亿元。

4万亿元中来自中央的投资安排可达1.18万亿元,所剩资金缺口则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银行业为此缺口贡献的新增贷款至少要占到2万亿元左右。在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银行如何控制如此巨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如何避免不良贷款的增长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规划,4万亿元刺激计划中,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换言之,政策出台之后,2008年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为大约2800亿元投资计划输血。根据央行的规划,近期将指导政策性银行在年底前追加1000亿元贷款,投向重点项目建设和农副产品收购。

2008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已调增了信贷额度,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释放信贷资金逾1800亿元,用于中小企业、“三农”和灾后重建。截至目前,3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将各新增400亿元,进出口银行也会有新增贷款额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亦相继表态支持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建设银行2008年底前再增加信贷投放300亿~500亿元,以建行的特点,基础设施贷款、大项目贷款优势多,也许会是大行中新增最多的;农行表示,在确保全年完成3600亿元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再增加500亿元信贷投放;工行和中行亦表示将在年内扩大信贷投放,但并未明晰新增信贷规模。预计总的新增贷款额度将在2500亿~3500亿元之间,这已经大大超出2008年初央行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总量的要求,即与2007年新增3.63万亿贷款持平。

2009年的信贷形势,看似开放却蕴藏着大跃进似的风险,但毫无疑问的是,信贷的闸门已经在这场经济危机的洪水面前,徐徐打开了。

 

 

 

2009年的信贷形势,看似开放却蕴藏着大跃进似的风险,但毫无疑问的是,信贷的闸门已经在这场经济危机的洪水面前,徐徐打开了。

 

 

 

交响曲:“4万亿”,花落谁家?

 

 

10年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央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此次,积极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海啸中再一次登台。然而,最大的不同是,这次更加强调通过改善民生、扩大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使中国经济在危机中获得新的、持久的发展动力。

4万亿元投资中,原来预算中的投资仍然是主要部分,大致占到总投入的70%左右,如能发挥对社会投资的积极带动作用,将有效扩大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4万亿元的投资方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具体安排做了介绍:第一是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2800亿元;第二是满足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约3700亿元;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共计1.8万亿元;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投资400亿元;第五是生态环保,投资约3500亿元;第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1600亿元。另外,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投资1万亿元,具体见图1

 

各部委的细化投资规划

住建部  今后3年,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元,其中2008年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2009-2011年,将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的经济适用住房,220多万户的林业、农垦、矿区的棚户区得到改造;解决747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国1000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

国家能源局  投资超过2000亿元,大大增加清洁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填补西南地区无炼油厂的空白。将有一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包括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宁夏中卫经11个省(区、市)至广州、香港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贵州省黔中、江西省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

国家民航局  2008年在建投资规模为1000亿元, 2010年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用于干线和支线机场等民航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重点支持昆明、重庆、南宁等西部新建和改扩建干线机场等,2009年计划新开工成都、西安、广州等的枢纽和干线机场工程等。

国家发改委  2008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并及时启动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优先安排符合投向并可以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交通运输部  2009年投资1万亿元,用于公路、航道和港口建设。预计高速公路4000亿~5000亿元,农村公路2000亿元,沿海港口700亿元,内河航道及港口200亿元。重点加快京沪高速铁路、石家庄至武汉等一批客运专线建设,包头至西安铁路扩能等煤运通道项目以及贵广、南广等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建设。

水利部  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向农村、水库及大型灌区。50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1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30亿元用于前期工作完善的320座大中型病危水库的除险加固;30亿元用于粮食生产省208处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主要解决涉及民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问题。

央行  预计2008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超过4万亿元。1000亿元贷款投向重点项目建设和农副产品收购,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提供信贷保证。

财政部  针对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的企业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和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为企业减负1233亿元。

 

乘数效应下各省市投资激增

国务院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后,各地方积极响应,纷纷提出经济刺激方案,已公开表态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远远超过4万亿元。全国各地投资热情浓厚,在保增长的目标下,目前有多个地方提出投资目标,或追加投资目标。如果考虑政府主导投资资金带动的社会民间投资,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将更加庞大。

从目前各省市公开投资项目数据来看,投资额前两省份为四川(3万亿元);云南(3万亿元左右),投资规划时间最长为云南和广东,预计投资将用5年时间。未来两年全国22省市扩大内需投资情况详解见下版。

北京市:在2008年第四季度原有基础上追加政府投资60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建设、危房及棚户区改造、城区平房电采暖。今后两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初步测算市、区两级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天津市:4项举措拉动内需,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加大固定资产投入,预计全年投资约1000亿元。

河北省:初步确定总投资5889亿元的559个项目并上报国家发改委,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

山东省:8000亿元投资计划,240个重点项目,廉租住房保障建设。

上海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将投资50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1万亿元,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郊区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服务“三农”工程建设;加快启动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办好世博会。

江苏省:2009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2010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和泰州大桥等建设,扩大投资和消费,改善民生。

浙江省:省级财政新增100亿元用于重大项目建设,明后两年全省政府投资主导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用于沿海铁路建设和钱塘江中下游航运开发等。

广东省:2008-2009年加大投入力度,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社会投资,实施“新十项工程”,共222个项目,5年内将投资2.3万亿元。

广西省:计划投资778亿元,用于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项目的建设。

福建省: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安排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70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00亿元以上,用于浦南、泉三三明段高速公路、福清核电电气化改造。

四川省:为应对汶川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7900亿元,其中政府性资金在年初预算基础上增加安排800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1.2万亿元左右;力争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其中政府性资金拟安排8000亿元左右。

重庆市:在200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的基础上,争取2009-2010年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万亿以上,3年争取达到1.5万亿。

云南省:5年内,计划投资3万亿元,用于中缅油气管道和石化炼化、新建云桂、丽香等铁路的建设。

黑龙江:新建地铁、哈大齐铁路客运专线、新增大马力拖拉机1万台,总投资600亿元。

吉林省:今后几年内投资约4000亿元,重点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民生等八大工程。

辽宁省:2009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1.3万亿元以上,将重点投入在交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业项目、环保以及民生工程等8个方面。

湖北省:统筹使用各项经济发展资金,集中投入各级财政性资金1500亿元,带动2009-2010年全社会投资1.5万亿元左右,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湖南省:36条高速公路、湘江和环洞庭湖污染治理等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200亿元。

山西省:从现在起到2010年底,山西省将累计总投资超过6500亿元,提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整体发展水平。

陕西省:将投资260亿元,用于西平铁路、咸阳机场二期扩建、西安地铁及引汉济渭等。

安微省:投资3890亿元用于铁路、公路和桥梁建设项目。

海南省:未来32400亿元将投向农业、新型工业、旅游房地产、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279项重点项目。

铁路“大跃进”

国务院公布经济刺激计划的第二天,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已公开表示,2009-2010年,国家将每年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km左右,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务院明确将要增加的4万亿元投资中,铁路份额过半。在这一次中央扩大内需的部署中,铁路赢得了一块大蛋糕。

预计到2013年,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中长期规划(2020年)的12km,将新建客运专线1.5km,城际铁路3000km,其他新建线路2.8km。在20077.8km铁路基础上将新建4.2km,相当于近20年(1988-2007年)累计建成2.18km铁路的两倍左右。

据铁道部发展计划研究院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预测,铁路将在未来3年内投资3.5万亿元,其中2009年将投资6000亿元,20102011两年年均投资近1.5万亿元。依据新增线路构成来看,完成1.5km客运专线的投资原本约为1.6万亿元,而考虑拆地成本和建设成本上升、高速需要限制了线路选择范围和桥梁隧道长度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导致投资项目可能超预算,预计完成1.5km的客运专线投资大概需要增加到2万亿元;城际铁路3000km0.2万亿元;新建2.8km1.3万亿元,共计3.5万亿元。

根据在建规模和拟批项目等,预计2009-2011年铁路年均基建投资将可能在6000亿元左右,2009年投资将约为5000亿元,2010年约为6000亿元,2011年投资将可能达到7500亿元,见表1

自《铁路“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目标以来,由于铁路在建项目剩余规模明显不足,以及新开工项目不如预期的快,铁路基建投资一直没有按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规模。而这次“4万亿”计划的宣布,无疑为铁路基建投资上了一道保险,铁路项目的审批速度,近期骤然加快。从目前投资进度和开工项目进度来看,新开工建设的项目将超先前规划预期,原来在2010年后开工的项目将有可能提前至2009年和2010年。国家将会通过缩短招标段的里程等方式,缩短在建和即将招标项目的建设周期,力争大量工程在2010年底前完工。

目前,依据各省铁路规划项目累计,2020年的铁路里程将达16km,新增4km的基建和机车车辆投资合计将可能接近2万亿元。而在建设过程中,融资是不得不担心的问题,尽管发债、贷款和中长期票据等不难实现,但权益性资金需求需要多方努力才可能完成。随着这场铁路“大跃进”的启幕,铁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大好时机,能否借势突围,化解“中国铁路里程7.8km,仅占世界铁路的6%,但换算运输周转量却占到世界铁路的24%”的尴尬处境,进而逐步解决 “春运难”、“煤运难”等令人头疼的大难题,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工程机械业内人士,都在翘首企盼。

 

公路抢搭“4万亿”便车

还在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之前,公路与铁路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始。10月底,铁道部通过媒体高调宣称中央将以2万亿铁路投资拉动内需,不久之后,“5万亿公路建设拉动经济”的新闻也出现在很多媒体的重要版面。

为保经济增长,扩大内需,200811月,交通运输部汇总了各省上报的“可能在2010年前开工建设和可能于2013年底完工的公路建设项目”,出台加大交通基础建设投资5万亿元的初步意向,旨在推动“十一五”下半阶段的公路基础建设投资大幅上涨。这“5万亿”包含在建公路、已规划公路项目、农村公路和可能提前开工的建设公路等项目,总投资规模为4.8万亿元;航道、港口建设(以长江内航道建设为主),2009-2013年计划投资约0.2万亿元。预计未来3年公路基建投资年均约为9000亿元,是原计划投资额的150%左右。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分配公路总投资的比例预计为311,见表2

搭上“4万亿”的便车,公路建设又将迎来新一轮高潮。仅就高速公路而言,2010年里程将达到8km以上。在20075.39km的基础上,未来3年将新建2.7km高速公路,年均建设为9000km,是1998年以来年均建设里程的近两倍。

根据2004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国家高速公路将达到8.5km,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4.6km。原来计划2010年力争达到5万~5.5km,目前最新设想2010年要达到6.8km,未来3年新建线路2.2km。另据交通部有关人士预测,2011-2013年将新建1.9km,因此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8.5km将可能在2013年底建成,提前7年完成规划目标。

省高速公路建设将是筑路高潮的持续动力。2007年我国已建成省高速公路8100km,占5.39km高速公路的比重仅为15%。初步统计,未来3年省级高速公路将建成5000km,累计达到1.3km。省级高速公路网里程在2020年将达到5.9km2010年以后,仍将有4.6km高速公路待建。根据各省“十一五”交通规划,“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约3.58km,其中,东部地区规划建设1.54km,中部1.24km,西部0.79km,东北地区0.27km。未来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建成后公路网密度仍旧维持中东部高、西北部低的基本格局,全国平均公路密度将达到0.88km/100km2

农村公路发展迅猛,投资持续加快增长。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85km2020年将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形成农村便利客运网络,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50km。农村公路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40%以上,但是农村公路投资不足公路基础设施投资额的20%,未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投资额会进一步增加。

 

 

 

国务院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后,各地方积极响应,纷纷提出经济刺激方案,已公开表态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远远超过4万亿元。

 

    1  未来3年(2009-2011年)铁路基建投资预测     亿元

       年度            2008    2009    2010    2011

               

铁路年度建设投资预测    3500    5000    6000    7500

 

 

 

    2  未来3年(2009-2011年)公路基建投资预测      亿元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公路年度建设投资预测  6489    6100    8500    9000    9500

         其中:东部     2517    2366    3297    3491    3902

               中部    1862    1751    2440    2583    2887

               西部    2109    1983    2763    2926    3270

         其中:高速公路              5100    5400    5700

               国省干线              1700    1800    1900

               农村公路              1700    1800    1900

 

 

 

 

 

虽然经济危机的蔓延将进一步恶化外部经济环境,但国家如此大手笔地“挥毫泼墨”,将为从上到下的民众带来发展的信心,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以逾越。

 

 

 

 

小步舞曲:工程机械的春天

4万亿元投资计划刺激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向上发展有望在今后的23年内得到保持。虽然经济危机的蔓延将进一步恶化外部经济环境,但国家如此大手笔地“挥毫泼墨”,将为从上到下的民众带来发展的信心,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可能继续保持在8%以上。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新增投资约为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3%左右。由于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45%,再考虑到4万亿元投资分两年多完成,可每年加快投资至少10%以上,即使未来两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保持在5%左右,投资的额外增长仍可拉动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如果这些政策措施能够落实,2009年经济仍有望保持8.5%左右的增长。

对于不可避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各行各业来说,对外依存度有多高,内需空间又有多大,成为事关行业平稳发展的两个大问题。从这个角度看,风暴中的工程机械行业是幸运的。虽然从目前的形势看,出口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必然受到制约,但与那些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的部分行业相比,工程机械并不是重灾区,而政府和盘托出“4万亿”刺激内需的财政计划,与基建投资密切的工程机械行业又显然是受益者之一。

国内工程机械设备的投资额一般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1%。此次“4万亿”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增加,也势必带来工程机械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韩学松预计,未来两年内,4万亿投资中直接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约为1250亿元。

工程机械行业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以及采矿业等三大领域。此次出台的“十项措施”中有4项与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密切相关,无论是建设保障性住房、修桥修路还是灾后重建都离不开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机械行业都将成为本次出台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估算,在超过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中,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合计投资额将超过3万亿元,其中未来两年铁路投资约1.1万亿~1.2万亿元、公路投资1.6万亿~1.75万亿元。若按照工程机械采购额占基建总投资约5%的比例估算,未来两年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工程机械行业产值将有望超过1500亿元。再以铁路为例,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专家认为,铁路建设的项目投资中,80%为静态投资,其中与工程机械采购直接相关的路基、桥涵和隧道建设投资分别占到静态投资总额的8%~12%、25%~35%和7%~10%,数字相当可观。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各细分产品的需求都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受益较大的产品是旋挖钻机、起重机、推土机和混凝土机械。在铁路和公路建设中,施工中工程量最大的是桥桩和箱梁工程。桥桩施工方面主要用旋挖钻机打孔,起重机下放钢笼,搅拌车运输、泵车浇注混凝土成桩。箱梁施工阶段需要的大量预制梁则需要由混凝土搅拌站、拖泵、布料机来生产。以建设中的京沪高铁为例,工程总投资2200亿元,其中占工程机械设备中采购额较高的有旋挖钻机、起重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其他路面机械等,采购金额分别约为63亿元、20亿元、6亿元、10亿元、4亿元、3亿元和10亿元。

由于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还与房地产业的景气密切相关,因此仅靠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扩大,工程机械行业虽然不能确定将迎来重大的转机,但毋庸质疑的是,力度如此之大的扩大投资规模将有效地对冲房地产行业的衰落带来的负面影响,2009年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值的增幅将仍然超过10%。

得益于各种外部条件的及时变化,工程机械行业的波动有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正为行业周期性风险所困扰的工程机械行业将切实从此轮财政扩张政策中受益。有业内人士分析,总体上看,4万亿元投资对2009年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的实际拉动在5%6%之间。在国内经济下滑的压力日渐加剧的背景下,政府依靠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以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已经明确,见表3

 

 

 

  3  2009年各类投资计划项目、额度及受益行业      亿元

投资项目                   金额                       受益行业

       

保障性住房                  3000                 建筑、钢铁、建材

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1000                 建筑、钢铁、建材、能源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1250                 建筑、钢铁、建材、航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0                 建筑、钢铁、建材

重点项目建设和农副产品收购   1000                 建筑、农业

公路、航道、港口、铁路及其他  13550               建筑、钢铁、建材、机械设备

 2009年合计                 20000                     

 

 

数据来源:国家各部委办局。

 

 

 

 

终乐章:浮华背后的思考

由于“4万亿”的刺激,乘数效应下的各省市投资激增已经足够让人眼花缭乱。粗略计算上文各省市政府未来25年规划中的投资总额近“20万亿”,数字之庞大远超出了中央规划的未来两年“4 万亿”的扩张规模。如果这些投资计划能够变成现实,那将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投资“大跃进”。

当然,对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各地方政府的投资热。一方面,不可对于此次“4万亿”投资对工程机械产品需求的拉动有盲目乐观的期待。此次的4万亿投资不是净增量,而是包含了“十一五”规划中的投资额或者其他将来投资计划中的投资项目,此次不过将以后的一些投资项目进行了提前,压缩了其投资时间而已。据测算,截止到2008年三季度,“十一五”规划中尚未完工的投资额约2.8万亿元,预计2008年四季度将要完成5000亿元的投资额度,2009-2010年规划中尚未完工投资额剩余2.3万亿,这样可测算出20092010两年新增投资额约为1.7万亿,平均每年新增投资额8500亿元。

另一方面,行业的发展仍需要稳健前行。需要明确的是,这些项目的落实还需要时间,从国家上一次大规模投入基础建设的1998年来看,建筑业的利润恢复最快,之后才是机械设备等,基本是一个自下往上的受益链;同时,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有多大目前还难以评估,内需的增量能否充分抵消其他方面的下滑还需继续关注,虽然此一轮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将极大熨平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性运行的风险,但也不意味着前方一路歌舞升平,唯有经营稳健而有远见的企业才能最大程度地把握这其中的发展机会。

早在21世纪初,美国著名预言经济学家哈里·S·登特就已经预言,2008-2009年,全球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低潮期,而他却唯独把中国排除在外,他认为中国的经济会持续增长。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说他的预言部分成真了。而预言其实是不重要的,无论是对于中国的经济还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庞大的“4万亿”投资规模也是“不重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在于我们都还对未来抱有信心,而这份信心来自理性的企业运营、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数字游戏。事实上,“4万亿”只是将以后的蛋糕提前分享,虽然能够避免短期内经济的低迷局势,但对未来经济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甚至是否会让工程机械行业陷入饮鸩止渴的境地,也值得深思。(本刊记者郭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徐工路机批量出售

    徐工路机批量出售

    关注BaumaChina2010

    关注BaumaChina2010

    龙工推出新品挖掘机

    龙工推出新品挖掘机

    河南陆德新品推介

    河南陆德新品推介

    中联欲做全球前五强

    中联欲做全球前五强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