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的传奇 三一66米泵车创世界纪录

——写在三一推出6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之际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缺课,中国机械制造业一直在步别人的后尘,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孱弱,国际知名品牌才长驱直入。但也许正因为这些,激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斗志和捍卫民族品牌的决心。他们在与国际巨头的对抗中,拿出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上演着感人的故事和令世人瞩目的传奇。

三一就站在他们中间,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三一66米泵车创世界纪录

三一66米泵车创世界纪录

66米泵车 挑战业界极限

面对国内外竞争格局的不断变换,竞争手段的花样翻新,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认为,三一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就必须有站在世界前沿的勇气,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SY5600THB-66泵车就这样横空出世。

三一不断挑战自我,又给世人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这台66泵车拥有15项核心技术,填补了世界这一领域的很多空白。

业内人士都知道,混凝土泵车臂架的长度每增加一米“比登天还难”,因为泵车对平衡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加长臂架绝不仅仅是长度的简单增加,而意味着所有结构的重新研发。臂架加长后,泵车负载随之增大,所有细微的增加都会影响到整个泵车的抗摆动性和平稳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对其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优化。这充分说明了泵车臂架增长的艰辛。

因此,目前,世界上能够生产56米臂架泵车的也只有德国的大象、施维英、三一等少数几个工程机械企业。

没有创造力的地方,很难有奇迹发生。三一自从进入工程机械行业,似乎就注定要将中国创造进行到底,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三一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着、探索着、收获着,正是这种创造改写着中国工程机械的历史,也必将改写世界工程机械的历史。

自主创新  中国创造的开始

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犹如凤凰涅磐,难度可想而知。现在,我们国家已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尽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就处于这种状态,从业的企业很多,但在技术方面基本上都是互相抄袭、低水平重复,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装载机压路机、塔机等行业,由于准入的门槛不高,又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衍生出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由于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的烽火愈演愈烈,很多企业难以维继,更没有能力致力于创新。

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泵车市场也露出了类似的苗头,因为泵车的利润空间很好,一些从事其他工程机械领域的企业都开始涉足这一行业,底盘、臂架、液压件全部外协,企业成了不折不扣的组装车间。对于泵车而言,核心技术几乎都集中在臂架上,如果能掌握臂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企业就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但突破这一技术谈何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只能进口臂架的原因,而这部分企业也注定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只有创造才会有奇迹发生。

三一初入工程机械行业之时,就不甘屈居人后。但在泵车领域,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还没有掌握研制臂架的关键技术,37米以上的长臂架只能依靠进口。

“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臂架!”1999年,三一开始泵车臂架的研制,经过5个月的奋斗,硬是成功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臂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2001年3月,三一研制出国内最长的48米臂架。2003年9月,亚洲最长臂架的56米泵车在三一成功下线,三一也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生产56米臂架泵车的企业之一,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已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2007年,三一又重锤出击,研制出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6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三一就这样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乃至世界泵车领域的领军地位。

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很快让三一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由国外品牌长期把持的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出现了中国的旗帜——三一,这一极富传奇色彩的景象,让世人在低迷和彷徨中,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希望。

三一,让国人在混凝土机械市场上抬起头来,昂首走向世界。

泵车市场 中国人的骄傲

基础工业的落后,必然要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走过一段曲折辛酸的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工程机械知名企业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的倒闭、合资企业的不欢而散,有些行业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挖掘机、混凝土机械等行业就是典型。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挖掘机的民族品牌几乎全军覆没,近年虽然有一些民族品牌开始奋起直追,在中大吨位的市场上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让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国人看到了希望,可兴奋之余仍不免有几分忐忑。由于核心技术依然掌控在别人的手中,我们依然没有逃脱组装工厂的命运,可见挖掘机市场的回归,还需要国人长期的艰苦跋涉。

当时,中国的泵车特别是长臂架泵车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用惯了高品质的洋产品,客户对民族品牌产品有着苛刻的要求,这对国内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全方位地超越,才能打败国际知名品牌。以三一为首的民族品牌在与普茨迈斯特、施维英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对抗中展现了不凡的魅力,发起了一场民族品牌保卫战。

随着臂架等核心技术的研制成功,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混凝土泵送技术的产业化,中国的泵车市场,民族品牌与国外品牌终于乾坤倒转,市场占有率分别由过去的10%与90%,转变为90%与10%,其中三一的泵车就占据了国内市场的55.6%,成为同类产品的第一品牌,全球排名三甲之列,目前年产泵车1200台。

今日中国的混凝土机械终于收复失地,昂起头来。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三一与起重机领域的徐工推土机领域的山推等企业,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有着太多必须担当的重任。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会涌现出更多不同领域的主宰者,从此打破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改写全球工程机械的历史。

责任编辑:Joh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三一挖机群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三一泵车 66米泵车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