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机械行业,伴随全球产销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转移,一些外资巨头纷纷加快进军中国市场步伐,重塑中国市场竞争新格局,以实现其全球化战略。
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近日,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布局中国市场的瑞典上市企业阿特拉斯重申,未来集团仍然会延续在华并购公司的发展策略。“我们一直在寻求契合公司发展策略的收购机会。在阿特拉斯进入中国以来,已完成了15次收购。在今年3月,我们也刚刚完成一宗收购。所以可以预计的是,未来阿特拉斯仍然会延续这一发展策略。”阿特拉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杜熹哲表示,阿特拉斯扎根中国市场,并将会在此继续发展,通过更多的并购措施来加强市场占有率,深入挖掘市场,研发更多产品。
“我们投资并购的方向是寻找与我们现有核心业务匹配的公司,首先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线。一家公司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展现有产品线,如压缩机、凿岩机等,这是我们所要考量的。其次,市场与地域也是我们所关注,帮助我们进入到还未接触的市场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杜熹哲表示。
韩国斗山机械中国区新任总裁安熙殷认为:“从中国两会,我们得到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是中国要走城乡结合发展之路,城镇化建设已经到来。经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只有开采矿山,才能满足对资源的需求,中国的矿山开采大有前景,机械设备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中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让我们兴奋地看到市场对小型轮式挖掘机的需求会增大。只有与中国经济发展同行,斗山公司才能在中国保持可持续发展。”
美国卡特彼勒亚洲私人有限公司集团总裁芮德华指出,虽然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如果能实现7.5%的预期目标,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增长,“从我个人观察来说,中国中长期的发展方向是非常积极的,中国政府强调GDP增长的质量,对我们公司中长期都很有利”。
芮德华分析说,卡特彼勒未来在中国的机会很多,“城市化战略在很长时间里将持续推行下去,这将带动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官方更为高效、节约的能源发展方向,也会给卡特彼勒带来很多需求;官方强调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也是我们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芮德华指出,中国城镇化和其他国家相比最为独特的一点,就是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我们回头看看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这些投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成功产生了放大效益”。
对此,杜熹哲表示认同。他说阿特拉斯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年营业额占比已经从10年前的4%上升至去年底的12%,营业额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
重塑竞争新格局
虽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不少外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日子不再像10年前那样好过。
3月28日,斗山机械在京高调宣布,推出7种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工程机械。同时宣布新的品牌战略,以期抢占市场先机,重塑竞争新格局。
斗山机械中国销售与市场高级副总裁蒋岚表示,当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甚至已经萎缩到了2005年的状态,整个行业都面临困难和问题,这说明低价倾销没有前途,过去的野蛮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2005年至2010年是中国市场最红火的阶段,但近两年陷入了低谷,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市场已经不再是靠粗放式发展就能成功的阶段,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已经到了逐步走出低谷的时候。”在安熙殷看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在度过目前的困难阶段后将迎来新的增长。斗山机械根据中国经济的走势来投资,所以决定推出更多新产品来跟随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
安熙殷表示:“斗山机械一直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作出判断,同时开发出适应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新产品。特别是在轮式迷你挖掘机领域,斗山产品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45%。我们产量的30%将供应中国市场,特别是我们的轮式迷你挖掘机将为中国城镇化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会给斗山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
杜熹哲认为,保持创新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制胜关键。“降低生产成本是很多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原因之一,但是阿特拉斯进入中国的初衷并不在此,我们是为了更好地贴近中国的客户。中国市场巨大,需求多样,只有进入中国本土市场,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要,才能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杜熹哲称,阿特拉斯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1990年代即在华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对于跨国公司是否会将工厂从中国迁走的担心,芮德华明确表示,卡特彼勒没有这个打算。他表示,卡特彼勒布局的原则是“当地生产满足当地需求”,其在中国的投资也是为了服务中国市场。芮德华强调,虽然中国增长方式正逐渐发生变化,但卡特彼勒生产将能从中受益。因此,卡特彼勒在中国的长期投资计划目前没有改变。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日本、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这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良好的市场机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