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三一员工王永乾向该报报料,在他所在公司有近30%的人辞职,“当时去人事部办离职都是排着队的”。昨晚,三一重工就传闻裁员30%作出回应称:公司有正常的流动,但没有大规模裁员。
员工报料 称很多人因小缘由被辞退
作为一名装配钳工,王永乾已经在三一重工泵送业部干了3年多。他说辞退原因是他在操作上的一次失误,没按规定的程序来。他反映,这一次很多人都是因为一些小缘由被辞退。上班时间睡觉、驾驶室卫生没打扫干净、累积旷工三天等都成了被辞退的原因。“都是一些小原因,这在以前是不可能(被辞退)的”。
让另外一些职工下定决心离开的,是由于三一重工推出的“工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被三一重工的总裁向文波描述为是由传统“计件工资制”的多劳多得向“综合工资制”的优劳优得转变,目的是均衡淡旺季工人收入,推动精益制造能力提升。
王永乾算了一笔账:按照以前的计件工资制计算,他平均每月的工资大概在4000元左右,公司推行“综合工资制”之后,工资变成了按工级设定的保底工资加上生产工资,这个数字减少到了2500元/月。
而王永乾所提到30%的人辞职,与此前“三一重工即将裁员30%”的传言,恰好吻合。早在今年1月,三一重工内部的一位消息人士对媒体透露说,三一裁员30%。对此,三一重工公关部的负责人陈志婷曾公开予以否认,“肯定没有这回事儿,目前没有听说任何有关公司裁员的消息”。
业内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策略“突围”
有分析师认为,在“4万亿”基建投资的刺激下,包括混凝土机械在内的工程机械行业曾一度呈现高速增长,但从2011年开始,工程机械各类产品下游需求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市场更是出现比较大的下滑。
面对艰难的市场形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客户,各企业间销售策略更趋激进,开始频频展开产品降价、降低首付比例、延长付款年限、免息等各种营销手段。在三一重工担任研发人员的李作浩说,“不仅是三一重工,各个公司都有零首付等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三一重工的崛起得益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如今房地产等行业受政府政策调控,三一重工已经过了黄金发展时期。裁员传闻、工资改革、低首付甚至零首付销售等,也许是三一重工在这个时期突围的手段。
三一回应 10%离职属正常,未大规模裁员
昨晚,三一重工就裁员传闻作出回应,表示公司没有大规模裁员,主要基于两点:
第一,三一没有必要裁员。中国经济GDP每年都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等趋势不变,工程机械行业仍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尽管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下滑近20%,但相比行业其他企业,三一仍然保持了较好增长,远远跑赢了大市。一季度,三一重工营业收入146.78亿元,同比增长4.93%,二季度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前6月,泵送发展势头良好,长臂架泵车供不应求;挖机的市场份额由去年的12.2%增长到今年的18%左右,出口增长120%;起重机市场份额由去年的14%增长到21%,出口增长60%以上。前6月,三一重工所有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30%。
基于公司良好的成长性,三一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裁员。
第二,过去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呈爆发式增长,而作为龙头企业的三一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去年起,针对行业发展放缓的情况,公司也有意识地控制员工数量的增长。而公司基于严格的绩效考核以及企业与员工的双向选择,每年都会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根据《前程无忧网》2011年11月份的报告,中国制造业当年的平均离职率为20.5%,而三一近年的离职率在5%~10%。截止到2011年底,三一重工员工5.1万人,员工离职人数在2500~5000人之间,是很正常的。因此,某些媒体根据接触到的极个别员工的流动,就判断三一大幅裁员是没有根据的。
新闻链接
利空堆积导致三一股票连跌
4日,网络上传出三一重工(600031)应收账款超200亿元并大幅裁员降薪的消息,让二级市场上三一重工股价承压,截至收盘该股大跌4.1%,以12.85元/股报收。
自资本市场传出调控政策松动以来,市场预期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国内工程机械销售将再次火爆,而二级市场上三一重工股价也走出一波强势上涨行情,从4月初到5月末,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三一重工股价涨幅接近25%,远强于大盘。但好景不长,随着利空数据的相继出台,6月份三一重工股价开始连续下挫。最近两天,先是传出三一重工副总裁、泵送事业部董事长梁林河微博爆料,称工程机械领域开打价格战,随后又传出三一重工应收账款超200亿元并大幅裁员降薪的消息,导致股价连续两天大幅跳水,几乎回吐了今年全部涨幅。
对此,方正证券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师彭民认为,行业销售数据的低迷,是真正导致三一重工股价跳水的原因。“6月份工程机械行业糟糕的销售数据让投资者失望。”彭民说。记者了解到,原本业内预计在调控政策松动、房地产业复苏的大背景下,工程机械销售数据不至于太难看,没想到6月不论是泵车还是挖机,销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国内挖机销量下滑超过20%,糟糕程度远超行业分析师此前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