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竞争格局单极化:潍坊产业集群是无敌的存在

2023/11/23 22:46农业机械

如果我们把农机的竞争主体分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的话,结构化之后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的是企业的实力,背后则是产业集群的力量。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 波特(MichaclePorter )创立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波特教授认为,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

国内知名营销专家刘春雄教授认为如果把产业集群看成一个大公司的话,在国内市场上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竞争现象——产业集群对抗巨无霸跨国公司或国内的大企业大集团。明显的这是一种有别于本文提到的四种竞争方式,产业集群是一群企业,产业集群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呈现出一个企业联合体与一个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类似于一支军队与巨人之间的较量。

一、国内农机产业集群呈现单极化的格局

国内的农机产业集群其实挺复杂的,外行人可能只看到冰山一角。按大类农机与小农机分,大类农机产业集群有齐鲁产业集群、河洛产业集群、苏锡常产业集群、津冀京产业集群,以及规模较小的黑吉辽、宁波、内蒙古、新疆产业集群,小农机产业集群的区域化特征也非常明显,如浙江台州植保水泵清洗设备产业集群、山东临沂植保机械产业集群、重庆微耕机小收获机产业集群、湖南双峰米机粮机产业集群、河北任丘播种机产业集群、吉林四平饲料秸秆打捆机集群等。

近几年智能化农机渐成主流,国内还出现了广深珠农业无人机产业集群、江浙沪北斗农机产业集群等,相信不久在国内会出现新能源农机产业集群,只是会花落谁家?

但以上仍然是冰山的一角,你知道农机液压件、农机齿轮、农机轮胎、农机刀片、农机壳体、农机胶管、农机皮带、农机链轮、农机轴承的产业集群在哪里吗?

农机产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除了熟悉的,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默默无闻的必要组合存在,但无疑大类农机四大产业集群是国内农机产业的发动机,带动及引领着很多小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如果把国内整个农机产业自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圈的话,四大产业集群就是“链主”“圈主”。

但四大产业集群并不是平均发力的,事实上四大产业集群实力悬殊,当下国内农机产业集群单极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也就是齐鲁产业集群的实力越来越强,优势越来越明显,所谓的中国农机看山东,山东农机看潍坊,在齐鲁产业集群里大大小小十几个二级产业集群中,潍坊农机产业集群实力最强,占了齐鲁产业集群一半以上的份额和超过一半的声望和人气。

有资料显示,在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与北京上奇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潍坊智能农机产业集群上榜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是唯一上榜的农机产业集群。

据官方信息被誉为“中国农机之都”。全市拥有农机生产企业657家,农机产业总产值达到1010亿元。

潍坊拖拉机产业集群更像一个生态圈,由于当年福田雷沃采取的是外协为主的经营模式,在潍坊及围绕着潍坊在200公里半径内建立起来了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后来功能齐全的生态圈,由于有产业集群的协同功能,集群内部的企业进出门槛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在与洛阳、苏锡常、宁波三大产业集群竞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并对三个产业集群及其他小集群形成了虹吸效应,目前的情况是宁波系快速萎缩,已形不成建制,洛阳系仍是“链主”一股独大,甚至“链主”对周边小企业和供应链形成了鲸吞效应,导致小企业越来越难,配套企业也无法做大做强,苏锡常三大农机工厂各自为战,且以封闭运行为主,周边根本培养不起来生态圈,可以说苏锡常,而久保田洋马规模小,技术封闭,技术独立,也无法形成区域性的生态圈,整体看苏锡常产业集群就是一个“散装”的伪集群。

总结看,目前国内农机产业集群呈现潍坊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洛阳、宁波、苏锡常等产业集群不断萎缩的趋势,如果再考虑到进口品牌的话,整体看就呈现出潍坊系一对多的单挑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跨国公司以及一拖东方红、东风农机、常发等大品牌的格局。

二、潍坊产业集群为什么是无敌的存在?

潍坊农机产业集群单极化的存在已经成为事实,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对其他的产业集群形成虹吸效应,强者恒强的特征会更加明显,那么追根问底,潍坊产业集群为什么是无敌的存在?

1、动力足——雷沃和潍柴双引擎

雷沃农机

雷沃农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每个产业集群背后都有一个或数个行业领袖级的企业存在,产业集群广大小企业的发展,要么是领袖企业的产能外协,要么是领袖级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资源溢出效应,没有大企业就没产业集群,大企业实力越强,产业集群的实力也越强,反过来看,产业集群实力增强后又会反哺给大企业,这就是大企业造就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成就了大企业。

河洛产业集群的领袖企业是一拖集团,苏锡常产业集群原来的领袖企业是日本久保田,后来沃得取代了久保田成为水田机械老大,津冀京产业集群中迪尔、天拖原来是领袖企业,近几年迪尔采取收缩战略,在国内本地化生产规律很小,已经发挥不了龙头作用,所以津冀京产业集群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是一个“散装”的产业集群,在国内农机行业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力。

但是潍坊产业集群则不然,这个产业集群有两个领袖级企业,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双引擎做动力,所以其资源禀赋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的产业集群,虽然说雷沃和潍柴现在是一家,但是本质上讲是两个企业实体,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雷沃是潍坊产业集群的发动机,精确地说雷沃的拖拉机产能为整个潍坊,乃至山东、全国的中小拖拉机输出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雷沃拖拉机之于潍坊产业集群,最突出的是外协供应链的拉力,雷沃与一拖最大的区别是一拖核心部件是以自制为主,一拖的自制率达80%以上,而雷沃建立之初选择的轻资产、轻型化组装模式,雷沃选择了扶持外部配套企业的生产模式,随着雷沃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围绕着雷沃潍坊工厂及周边地市的配套企业和供应链也在不断的壮大,外部供应链相当于公共基础设施,雷沃能用,其他企业也能用,这样在雷沃周边就出现了华夏、萨丁、泰山国泰、悍沃、英轩等竞争对手,像华夏等高峰时年销量超过了3万台,已经是与雷沃分庭抗礼的实力了。

潍柴股份背后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重卡全产业链,潍柴之于雷沃能及潍坊、山东农机产业,表面上看是供应了高质量的柴油机,但更深层看则是提供了集成技术、管理能力、产业工人、区域政策等诸多的隐形的资源,龙头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一个地方产业的带动作业是无形但是又很直观的。但现在潍坊农机产业集群已经成年了,对龙头企业的依赖降低了,过去的屠龙少年自己变成了强龙了。

骏玛道农机

骏玛道农机

2、效率高——分工极细的配套体系

在这里有必要来重温一下亚当·斯密的社会化分工理论。大家都熟知《国富论》里介绍的生产缝衣针的那个故事,所来通过社会化分工所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也被称为斯密增长模式。

斯密增长就是在社会分工变革促使生产效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潍坊农机产业集群之所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体量比其他几个产业集群有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极细的产业分工,产业分工越细,产业链运行效率就越高,按科斯观点,当一个企业内部的效率低于外协、内部成本高于外部时,要选择外部合作,所以在潍坊产业集群内部,很多整机企业选择了外协而不是自制,因为外协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就连雷沃想收回外部供应链,但是难度非常大。

笔者深入考察过潍坊拖拉机配套体系,围绕着潍柴雷沃、鲁中、华夏、萨丁、泰山国泰、悍沃、英轩等大企业建立起来了一个以单个工序为单位的分工极细的供应链体系,主要是变速箱、车桥等传动系统。

变速箱为例,在潍坊及其周边形成了壳体铸造、壳体粗加工、壳体精加工、齿轮锻造、齿轮加工、分动箱组装、后桥组装、变速箱组装、整机组装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的完整、细化的产业链,每一个工序是几家或几十家中小型工厂,这些工厂互相竞争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了技术、管理、工艺上的进步。

目前一方面是潍坊拖拉机产业链已经高度成熟,另一方面是全国各地的拖拉机依赖潍坊产业链,因为潍坊产业链分工最细,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3、地理优势——海陆双㮩之地

百度百科上对潍坊市的介绍:古称潍州、潍县,古代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位于山东半岛西部,东与青岛市、烟台市连接,西邻淄博市、东营市,南连临沂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16167.23平方千米,辖4个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末,潍坊市常住人口941.8万人,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之称 ,2022年,潍坊市实现生产总值7306.45亿元。

这里面有几个重要信息:一是海陆栖息之地,也就是有农耕文明、儒家文化的厚重,又有海洋文化的开拓进取,更重要的潍坊有港口以及周边的十几个海港,不仅仅是交通便利和运输费用成本,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超前;二是古代就经济比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民间经济基础好,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三是人口基数大,近1000万人口的一个地级市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连南京的人口都没有超过一千万,人口大会带来很多方便和便利,比如产业工人人数保证和用户费用优势,人口多可以发展职业教育等;四是经济总量大,近万亿的生产总值,这是西部一些省级行政都没有的实力,有了经济总量就能对企业形成良性的反哺,进而形成良性的产业经济。

仔细地看看,以上四个优势,是其他产业集群不具备的,所以也是潍坊产业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潍坊产业集群的深厚的底蕴也在于这四点。

4、市场优势——本地市场容量大,结构丰富

2022年山东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9亿千瓦,拖拉机247.9万台,台均动力17.8千瓦,谷物联合收割机达到33万台,也就是拥有全国十分之一的总动力,十分之一的拖拉机保有量,六分之一的联合收获机保有量,简单理解就是全国农机市场的十分之一在山东。

山东有一个标签——全球唯一工业门类最齐全大省。我们再看看几组有趣的对比:

山东省2020年经济总量7.3万亿,若根据当时汇率水平,折合美元相当于全球第18大经济体,山东省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印度尼西亚,超过欧洲荷兰的9070亿美元,瑞士的7030亿美元,是瑞典5308亿美元的2.12倍,是丹麦经济总量的3.2倍,且在未来不久可能超过韩国。

据统计,2018年俄罗斯GDP为1.6万亿美元,而中国山东省的GDP为1.6万亿美元,两者相当。

那么经济总量与农机需求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去了,当代农机作为第一产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早已失去了其独立性,没有工业和商业反哺农业,国内农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经济总量大,经济越发达,就越有财政实力来转移支付到农业领域,事实证明山东省的农业在全国都是很强的,这得力于山东省的强悍的经济实力。

有了本土巨大的市场需求,就会有“销地产”“产地销”的优势条件存在,大市场孕育出大企业,山东省的很多农机企业,如雷沃、悍沃、骏玛道、金大丰等其营业额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是在山东市场,这些企业是通过山东市场走向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

丰饶的土壤孕育强壮的生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巨大的市场孕育强大的企业,山东很多走出去的大企业,其原点和根基是在山东市场本身。

5、优势——产业基础雄厚

潍坊的工业基础毋庸赘述,在此只需要来探究一下潍坊的农机工业基础。

潍坊之于全国其他的农机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非拖拉机莫属。1978年包产到户之后,国内的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小型农机成为刚需,1980年潍坊地委把潍坊汽车制造厂并入潍坊拖拉机厂,当年生产小四轮拖拉机4500台,并出口到国际市场,1981年泰山-12型小四轮被评为省优产品,这就是潍坊拖拉机的产业起点,到1989年潍坊共生产了小四轮拖拉机17万台,1990年具有历史意义的TY系列小四轮拖拉机研制成功,并于当年生产80712台,目前潍坊系拖拉机底盘序列是TY、TE、TB、TF、TD、TG等,序号的开始仍是TY,2023年受国四产品涨价的影响,TY重新被激活。

然而,潍坊农机产业集群真正的产业引擎在1998年才出现,这就是福田雷沃。雷沃之于潍坊产业集群,最大的两个贡献,一是从无到有地培育出了一个轮式联合收获机的产业集群,二是把潍坊小四轮产业集群带入了大型、重型拖拉机时代,也就是帮助潍坊拖拉机产业集群升级为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拖拉机产业集群,“中国农业之城”“中国拖拉机之都”福田雷沃功不可没。

之后,通过产业溢出效应,潍坊衍生出了打捆机、动力驱动靶、播种机,以及果园机械、蔬菜机械、畜牧养殖机械等细分产业。

结语:中国的农机产业单极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朗,潍坊产业集群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是强势的存在,但是潍坊产业集群长期低端、内卷的产业格局仍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另外在电动化时代,潍坊产业集群的基于机械制造的传统优势有可能成为“屠龙术”,颠覆潍坊产业集群的极有可能是来自江浙沪、北上广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企业,就如同大疆快速攻陷了台州、临沂两大植保机械产业集群一样。

责任编辑:Roy Zheng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精彩回顾:2023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恒立亮点看这里

当地时间11月12日-18日,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2023年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Ag[详细]2023-11-23 13:37

中国农机院喜获多个科技创新奖项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公布了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联合公布了2023年度“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国农机院喜获多个奖项。  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复杂机械载荷与多场耦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 项目面向我国多个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和构件服役性能测试保障的重大需求,发明了复杂机械载荷、多场复杂氛围耦合等多种力学试验新技术,实现多项国际首创和国内第一,推动了力学试验技术由单一工况向复杂工况原位测试的跨越发展。项目研发的试验仪器设备,已经实现产业化实施,为我国航空航天、核能等重点领域和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了关键试验设备。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旱田耕作大中型农业动力与配套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针对旱田粮食作物耕作过程(土壤耕整、种肥播施、种苗移栽)成套装备基础、关键和共性问题,历时13年系统研究与协同攻关,实现了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作业环节动力高效匹配、耕作减阻降耗与种植高质提升。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绿色低损高效除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 项目以新形势下除草作业需求为驱动,围绕杂草信息精确获取、工况参数自主决策、技术装备绿色低损高效以及作业质量科学监管等关键技术进行突破攻关,集成创制了系列化除草技术装备,构建了绿色低损高效除草作业体系,广泛用于实际粮食生产中,显著提高作业质量以及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降低农作物损伤与农药用量。 《风能发电系统 第5部: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标准号 IEC 61400-5:2020) IEC 61400-5:2020《风能发电系统 第5部分: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Part 5:Wind turbine blades)国际标准首次发布实施于2020年6月16日,该标准属于新型电力系统风力发电行业领域,标准牵头单位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为叶片设计方、制造商、采购商、运营方、第三方机构以及材料供应商提供技术参考,并定义了认证要求。标准的制定为全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中风轮叶片生产、贸易、测试、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规范,同时奠定了我国风轮叶片制造的国际主导地位,对我国风电制造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在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知识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1957年创立的国内农业工程领域第一本学术性期刊, 是中文核心、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也是我国最早进入Ei Page One 数据库(1993年)和EI Compendex数据库(2008年)的农业工程类学术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Scopus数据库、日本文献速报(JST)、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知网等多家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近年来,期刊编辑部多维度技术创新办刊模式,不断增强农机技术传播服务;锚定高端前沿及战略性技术,开通绿色通道,支撑引领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瞄准国际一流期刊的目标方向,加强论文质量把控体系和高水平编者队伍建设。期刊引证指标再上新台阶,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3年度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 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保护性耕作作业质量智能云监管技术及应用 项目面向保护性耕作深耕少耕、免耕播种、杂草防控、秸秆覆盖等环节,针对缺少实用化作业质量监测与控制手段的问题,研发了云监测管理终端与平台,广泛应用于保护性耕作生产,解决了耕作深度不可知、播施质量不稳定的难题,突破了耕作深度精确检测、种肥施用精量监测、播种深度实时控制、秸秆覆盖与田间杂草精准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作业核心参数远程传感及质量控制,提升了保护性耕作作业效能。  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秸秆方形系列压捆机产业化开发与应用 项目针对我国秸秆机械化收获打捆工艺不完善、“卡脖子”零部件依赖进口、整机适应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切割+破节揉丝+打捆”的秸秆饲料化清洁收获工艺,突破了切割揉丝、输送预压喂入、打结器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双刀轴切割揉碎技术,建立了打结器可靠性试验台,研制了秸秆方形系列压捆机并实现产业化,促进了科技成果落地,为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提供了装备支撑。 [详细]2023-11-20 19:06

捷报频传!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在汉诺威农机展上再添三奖

在“2024年农业机械大奖”的评选中,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获得了最多的奖牌。 “农业机械大奖”创[详细]2023-11-20 10:56

农机经销渠道开始进行发展模式调整

伴随农机市场阶段性深度调整,经销渠道开始呈现出结构性变化。部分经销商主动围绕市场态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谋求新形势下新的生存、发展目标。 2023年,农机市场部分主机产品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一些农机渠道销量锐减、盈利降低,遇到一些竞争中的困难,步入到变革、退出或转型的赛道选择之中。 从主机供给端、销售输出端来看,2022年,国内大中拖制造企业近250家,经销商再次突破万家。平均每家经销商销售不到40台,且呈现出制造厂家减少、渠道数量增长的态势。国内水稻收企业40家左右,经销商3500余家,平均每家经销商销售20余台,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制造企业减少、渠道增长的态势。市场需求减弱,渠道压货增加,一些经销商出现经营现金流极度紧张的现象。为了熬过市场的冬天与低谷,迎来市场的春天和高峰,一些经销商的经销模式同步发生了改变。 一、由专营发展向多元发展调整 国四产品上市第一年,没有经历用户多季节复杂的作业验证,除龙头企业、领先企业外,现阶段整体市场缺乏差异化的品牌及产品优势。市场竞争激烈,受经营风险影响,部分区域渠道开始出现退出或转型现象。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及利润通道,渡过阶段性难关,个别经销渠道开始将传统的专营渠道转变为非专营经营方向发展。开始有规模较大经销商,重点以盈利水平为主要选择,筹谋剥离不盈利的专营品牌及产品,重新引进新的品牌和产品。一些专营渠道出现经营品牌越来越多的现象,进入混牌多元经营阶段。 二、由单一产业向成套业务发展 随着土地集中度不断增加,社会化服务作业组织增多,一些用户购机的整体需求及售后支持向中高端、大中型、一揽子提供购机解决方案方向发展。龙头企业和部分腰部企业逐步实现了产业拓展,基本实现了拖拉机、收获机及农机具等产品的一体化制造。主要经销商也形成了对应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套农机的销售供给。用户普遍希望在一家经销商处就能买到最佳配套的系列产品,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够实现最高性价比的配套,同时售后服务也相对方便。做不到一次性产品配套供给就不能够全面满足用户的作业需求,致使传统经销单一产品的经销商竞争优势不断萎缩。为此,部分经销商开始丰富经销品种,通过自主配套、联合供给等措施逐步配齐耕、种、管、收、储等农业装备经销品类,能够及时提供多种作物全生命周期下的农业装备供给,满足用户对不同产品的购买需求。 三、由强势品牌向非强势品牌经营转变 一些非专营渠道,出于盈利的需要,部分有相对实力的经销商适时引进了非强势品牌。实际运行中,中小经销商普遍在强势品牌企业面前基本处于弱势状态,市场形势较好的时候,出于对强势品牌产品销量及影响力考虑,双方合作基本顺畅。遇到经营形势不好的时候,达不到企业的经营要求,自身努力开拓的经销区域可能会被优化和调整。同时,非强势品牌一直致力于与实力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适时出台比强势品牌更优惠的促销让利、价格折扣等措施吸引有实力的经销商。有实力的经销商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非强势品牌,在与厂家合作中能相对享有较多的话语权,更容易获得厂家更多的资源支持。有的经销商有意识将非强势品牌逐渐培养成 “储备品牌”。这是因为有些非强势品牌本身就是细分领域的领先者,一旦与传统合作强势品牌产生授权区域经营纠纷,经销商能够快速的实施品牌切换,不致影响到整体销量及经营利润。 四、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经营突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市场需求低迷,一些经销商在进行经营重点调整的同时,主机企业同步进行渠道的优化和经销模式的调整,以积极打破销量低谷、增长乏力的天花板。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由被动营销过渡到主动营销是一种定势,开始推动智销、行销模式,主动拉动终端需求。龙头企业开始加大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终端推广的力度。部分企业、经销商开展增加营销人员,加大巡回式产品推介,增加用户的认知度。尽管市场整体低迷,仍有部分经销商通过实施智销、动商实现了逆势增长。部分经销商活力增强,不再由以前的不主动、等客户、守门面,变得主动到市场终端去寻找潜在和意向客户,以改变用户观望情绪重、购买意愿弱的短期现象。不再坚持传统的等客上门,对老客户进行温情式回访,对新客户进行定向式的跟踪,通过激励措施鼓励老带新,以及当地有影响力的农机手、有名气的维修高手帮助推介,增加产品销售的机遇。 五、由持久合作向追求盈利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农机经销渠道净利润约为2-3%之间。龙头企业毛利率比龙头企业经销渠道毛利率高2%左右。市场发生阶段性调整,销售端的经营压力比主机企业更大。现在农机行业普遍采用进货时现款交易,销售时采取垫补销售。巨大的资金压力,使经销商资金捉襟见肘。经销渠道的资金造成积压超过一年,仅此一项就相当于经销渠道融资成本已经超过经营利润。若遇到补贴结算资金迟缓,经销渠道销量越大,资金及成本会居高不下,利润空间更加进一步萎缩。由于一些品牌产品类型多、占用资金大,经销商在产品销售困难时,希望多销售一些利润高的产品,对于不太好销售且利润较低的产品,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源。经销中小品牌不占用太多资金,又能对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经销商重点开始向相对低成本高利润的产品切换,运营模式发生转变。产品盈利基础成为主机企业和经销渠道合作的关键。 六、由散户争夺向重点客户竞争转变 产品优势如是无坚不摧的长矛,客户基础则是牢不可破的盾牌。客户是支撑企业实现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以往,在相对卖方市场条件下主机企业、经销商的客户管理力度偏弱。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客户关系建设,成为农机企业、经销商的首要任务。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农机个体用户购机比例不到30%,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等购机比例达到70%以上。为提升客户管理水平,一些主机企业和经销商一起制定客户关系发展规划,不断建立健全客户关系建设组织机构和运作体系。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实现对等维护,加强客户心声、客户关怀、客户接触、客户忠诚和客户拥护等建设。持续通过用户座谈、产品体验和用户走访等活动,加大大客户、关键用户和忠诚客户的维护管理。跟踪、研究和把握竞争对手客户管理趋势,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加大客户数据的梳理和研究,及时修正、调整本企业的客户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客户粘性。 七、由重使用员工向重培养转变 当前,无论是主机企业、经销渠道都面临营销人员的技能提升难题。从目前实际看,部分企业不重视营销体系建设,加上营销人员队伍变化较快,一年下来很少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往往新一批营销队伍形成基本是重打鼓另开张,摒弃以前的管理经验,周而复始的多次犯错后才会成长成为合格的营销人员,短期内无法胜任限时竞争。现在一些经销渠道缺乏优秀的销服人员,从进货、补贴结算等基本上靠厂商营销人员的指导或管理,遇到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企业竞争能力才会大幅提升。部分主机企业市场管理、销售管理、服务管理等多由一人承担,加上营销人员严重缺失,后台催交任务繁重,连基本的正常走访都难以为继,对客户管理、客户分析以及临机处理能力等即缺少必要的技能,也缺少相应的时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企业开始加强营销人员队伍建设,注重营销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模式,分批对营销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进行市场模拟竞争分析,充分适应复杂条件下的市场竞争,考试合格后实行持证上岗。高度关注人员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充分保障营销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市场化的薪酬激发营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向心力。 经销渠道变局已经是一种趋势,主机企业、经销商的双向有效选择成为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变化将催生新的市场竞争领先者。面对市场竞争态势,经销商应早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致力于继续竞争的任何一家农机企业、经销商如果只是盲目跟进竞争对手策略,只能是越来越被动,成为“补篱”者、应急队,到处忙活、自乱阵脚。跟进时不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背景、路径及策略,简单以价格战应对,则会在竞争中逐步消失自身原有的优势。这就要求尽快明晰自身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和经营目标,依据环境不断优化资源、提升能力、转变模式,主动谋求市场竞争的先发优势。[详细]2023-11-17 19:13

菲亚特动力科技亮相 AGRITECHNICA 2023国际农业机械展

菲亚特动力科技是依维柯集团旗下品牌,致力于设计、生产和销售低环境影响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该品牌参展2[详细]2023-11-15 10:13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凯斯工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凯斯的骄傲今天您完全可以以机器上拥有凯斯这个名字而骄傲,因为这个名字代表着对高性能和高表现一个多世纪的不懈追求。自1842年罗杰姆·凯斯先生创建凯斯公司以来,他就向客户承诺"制造出最好的设备",并宣布对于凯斯公司质量意味着一切,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有资格贴上凯斯的标志。因此凯斯仍然恪守这一信条:为用户提供最高质量和最稳定的产品。凯斯的今天通过整合公司的全球资源,凯斯目前在全球拥有39处工厂、26家研发中心和22家合资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工业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代理商服务网络的管理等内容,向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如今,凯斯工程机械通过全球12000家代理商营业网点,在约16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15个产品线的90种型号的工程机械产品,其中包括了世界第一的挖掘装载机、滑移装载机、履带式滑移装载机、推土机、履带式和轮式液压挖掘机、自行式平地机、大型和小型的轮式装载机、推土机、铰接式自卸卡车、振动压路机、越野叉车、水平定向钻机、挖沟机以及伸缩臂式多功能车。凯斯在中国凯斯公司在1995年进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总部设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外高桥保税区。目前在中国销售的凯斯产品包括:凯斯挖掘装载机,凯斯滑移装载机,全系列凯斯履带式挖掘机,凯斯伸缩臂式多功能车,凯斯挖沟机和凯斯水平定向钻机六大系列。所有产品通过遍布全中国的28个独立经销商进行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让凯斯产品的用户真正获得“专业伙伴”的服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