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集:记徐工铲运事业部结构分厂焊工刘亮

技高全凭勤磨砺,艺强俱从巧中来。他手握七寸焊枪,造就产品过硬品质,凭借高超技艺,在毫厘之间攻克诸多难题。

徐工铲运事业部结构分厂焊工刘亮

徐工铲运事业部结构分厂焊工刘亮

一张憨厚笑脸,身着蓝色工装,一腔赤诚,执着坚守,用质朴匠心展露对焊接技术的追求,他就是徐工第三届董事长质量贡献奖获得者刘亮。

鏖战5天 啃下“硬骨头”

今年9月,营销团队签下5台LW900KN大吨位装载机,外加5个加大铲斗的订单。由于客户生产作业急需,要求尽快提车,事业部按照客户要求倒排了生产计划,并逐项分解到各环节。

当看到铲斗焊接只有5天时,工段长心里都打起了鼓:加大斗为非常规产品,无固定工装、体积大、焊缝多、加工难,自动化焊达率仅20%,人工通焊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任务异常艰巨。

为此,分厂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分厂班子挂图作战全力协调物料、设备等资源;工艺人员负责优化编程,制作简易工装,提高自动化焊达率;抽调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焊工,协同作业。焊接技师刘亮凭借对焊接技术的钻研,以及对焊接变形、焊缝质量的严格把关,被推选为焊接小组组长。

“在此之前,我也没带过团队,压力很大。”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刘亮依然历历在目。焊接团队开了一个现场讨论会,对于关键环节、关键焊缝、变形控制、质量要求,像过筛子一样细细地梳理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分工,刘亮主动承担了焊接量最大、要求最高的斗壁板的焊接工序。

焊接团队进行的现场讨论会

焊接团队进行的现场讨论会

“9月的天太热了,身上的衣服就没干过。我就准备一盆水,实在难受,就用毛巾擦擦。”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按时间节点转入了下道工序。

正在进行焊接工作的刘亮

正在进行焊接工作的刘亮

破解焊接难题 效率提升60%

爱钻研、热衷于动手实践是刘亮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

2019年,XC740滑移装载机研发升级,铰接体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对焊接技术和质量要求极高。“由于施焊不便,极易产生气孔或未焊透。”产品试制中,刘亮变换多个焊接位置和角度,终究还是没能解决焊接缺陷的产生。

“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将预留焊缝缩短?并且改成段焊,降低缺陷产生的风险。”刘亮的提议,得到了工艺人员的认可。

工作中的刘亮

工作中的刘亮

工作中的刘亮

工作中的刘亮

焊接缺陷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焊接效率提升依旧是个瓶颈。油箱腹板与箱体之间的夹角为30°,现有气保焊枪圆形套筒无法有效满足焊接需求,只能采取焊条焊接,清理保护残渣时间长,对油箱内部清洁度造成了影响。

“圆形套筒伸不进去,那我就试试扁状的是不是可行。”刘亮将废旧焊接套筒制作成扁状,找来废旧钢板,一遍遍模拟焊接,从最初保护气体风量大、保护不充分出现气孔,到焊接电压、电流不匹配造成焊接缺陷,终于找出了最为适合的焊接参数。将此方法运用到铰接体总成焊接工艺中,焊接效率提升60%。

言传身教 实战练兵促提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特种焊接线承接的多为新产品和变形产品,种类多、任务大、要求严,这就对每一名焊工提出了钻研技术、精于技术的要求。

今年上半年,两名新同事加入了刘亮团队,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他们的焊接水平,刘亮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还为他们制定了学习方案。休息时和下班后,经常看到的便是刘亮蹲在结构件旁给学员讲解图纸,传授焊接知识的一番景象。

刘亮给学员讲解图纸,传授焊接知识

刘亮给学员讲解图纸,传授焊接知识

刘亮给学员讲解图纸,传授焊接知识

刘亮给学员讲解图纸,传授焊接知识

“我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就是教他们多学、多看、多练。”刘亮找来切割边角钢板,一遍遍示范着各类焊缝、焊接角度以及焊接参数的选择,一条一条焊缝的去指导和分析缺陷出现的原因和规避方法。

为了提升学员的积极性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刘亮采取了“实战练兵”的办法。学员从最初担心犹豫不敢施焊,到圆满完成焊接任务信心倍增,他们逐渐成为了班组的骨干力量,并取得了焊接高级工证书。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是刘亮十年坚守和奋斗的写照,他常说,“我不是聪明的那一类的人,但是我坚信勤动脑、勤动手,坚持不懈,总会有收获。”正是有成千上万个像刘亮一样的徐工人,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才坚定了徐工“珠峰登顶”的不平凡信念和全球领先的不平凡业绩。

(来源于徐工装载机械)

责任编辑:Zeshua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徐工挖机群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