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控+智能融合 徐工挖掘机全力迈向高端“智”造

2016/03/11 15:23徐工集团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总理的政府报告为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必然之举。作为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徐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了智能、精益、绿色的生产制造体系,推动企业迈向高端“智”造。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徐工挖掘机全力迈向高端“智”造

徐工挖掘机全力迈向高端“智”造

作为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徐工集团始终以振兴中国制造为己任。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简称徐工挖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度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以精益理念管控制造流程,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构建了智能、精益、绿色的生产制造体系,推动企业迈向高端“智”造。

智能制造——深度推进“两化融合”

智能制造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徐工挖机自2010年起启动信息化工程,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目前已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以SAP系统为基础,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为纽带,徐工挖机实现了智能设备全部联网,对制造过程实行实时化监控和可视化管理,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决策,同时大量使用焊接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涂装线以及装配线等设备,智能化生产设备占比超过90%,实现了自动化、柔性化和少人化生产。

徐工挖机中挖联合制造车间是江苏省首批“示范智能车间”,这里建有行业最先进的自动化动臂柔性焊接线,实现了装夹、焊接、卸件、转运的全过程无人化操作,借助质量智能监控系统、高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防入侵系统,仅需2人即可操作整条生产线高效运行,而采用传统作业方式,需要20人才能完成。

走进动臂焊接监控室,焊接工艺师方荣超打开了中央主控电脑的控制软件,整条生产线清晰地出现在监控界面上,一台台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一台台RGV输送车在轨道上穿梭运行。“这就是动臂焊接线全景实时状态图,如果设备出现异常,系统马上警报,”他点击屏幕上相应的图标,一个信息界面跳了出来,“这是机器人的焊接电流、时间、工件编号等数据,每个工件的焊接数据都记录存档,过程受控、可追溯。”

在徐工挖机生产现场,信息化手段已经应用到每一个角落,手机APP终端报工系统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把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与手机终端联系起来,工人只需扫一扫工件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工件的编号、生产厂家等信息,在产线上实时进行工序完工信息处理,并传输至MES管理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生产进度、质量控制等信息,精准高效。

精益制造——严苛实施过程管控

标准化作为精益生产的重要原则之一,将企业优秀经验方法进行科学固化,使得每个具备专业技能的人都能够按照作业标准精准作业,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外观质量是影响客户对产品第一印象的最直接要素。在徐工挖机,每一个工件都要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涂装:先用专业设备抛丸、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皮、灰尘等,再用集中供漆系统输送经过精准配比的油漆进行喷涂。作业标准把喷涂的每个动作分解成几个要点,规定喷涂顺序、喷涂速度、喷涂距离等要素,工人上岗前都经过系统培训与反复练习,直到喷涂动作匀速、连贯、精确,从而保证工件表面油漆膜厚均匀、平滑光亮,就像一面镜子。

这样严苛的作业标准不仅限于涂装过程。徐工挖机建立了技术标准、作业规范、作业指导书三级作业标准体系,结合精益看板,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标准化、目视化管理。就像克隆一样,每台挖机从零部件到成品都执行相同的标准,过程可控,结果可靠。

董丹丹是装配车间上车工段长,每天开班前他都要先去均衡箱查看当日生产计划,根据计划安排将生产看板依次放入序列器中。“均衡箱是目视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全方位的目视化管理,每名员工都能对现场的人、机、料、法、环进行实时监控,生产节拍是否顺畅,标准执行是否正确,数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一目了然,非常便捷、快速、及时。”提起精益制造,董丹丹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理解。

“看板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一样,是精益理念在制造领域的有效运用。随着工程机械行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徐工挖机持续强化对制造过程的管控,全面推进产销精益模式变革,优化需求拉动管理流程,运用SAP与MES生产计划准确下达,生产现场利用看板、序列器、均衡箱、先进先出(FIFO)看板实现生产现场序列拉动生产,提升制造过程的柔性化水平,大幅缩短制造周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立足于全价值链运营与增值能力提升,徐工挖机深耕制造管理与制造技术革新,将精益理念深度导入制造过程,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精益管理水平和运营绩效,持续推动了品质提升和市场突破。2016年1月19日,第二十二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正式发布,徐工挖机探索实践的《工程机械企业以价值链协同为导向的精益生产管理》项目荣膺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绿色制造——践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徐工挖机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方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了环保涂装车间、清洁装配车间等生产线,同时积极推进产品再制造,实现挖掘机零部件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徐工挖机涂装车间,粉尘与漆雾经过循环水系统进行吸附、沉淀后,送到环保机构进行处理,有机废气通过专业设备回收并转化为无害气体后排出厂房,实现粉尘的低排放,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工人佩戴专业防护服和防毒面罩,能有效隔绝固体粉尘和有害气体,循环风系统向厂房内持续输送新鲜空气,最大限度保证了健康作业。

再制造车间则是另一番景象。一个个废旧零部件摆放在待修区,而一件件再制造新品整齐排列在调试区,历经了再制造的技术改造,废旧零部件变“旧”为宝焕然一新,不仅在质量和性能上不输于新品,而且能够节省成本50%,节能60%,节材70%。

以液压油缸再制造为例,按照传统的翻新或大修要求,活塞杆磕碰、划伤后为保证油缸密封性必须更换,徐工挖机利用先进的脉冲焊、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等再制造技术对活塞杆损伤部位进行修补,恢复活塞杆的外形尺寸与表面质量,修复后的活塞杆性能及寿命与新品无异,耐磨性甚至超越了新品,而成本不到新品的一半。目前,徐工挖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再制造业务流程与标准体系,重点开展发动机、液压马达等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业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在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精益化,加快绿色制造转型升级的征程中,徐工挖机已经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在未来的发展中,徐工挖机将持续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精益、智能、高效的绿色制造体系,在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Alice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徐工挖机群

|收藏本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