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银行业将“阻击”过剩产能

2013/11/15 15:03中国经营报

在多地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环境形势恶化的背景之下,化解过剩产能、推行绿色信贷的议题再次被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者和从业者提上了日程。

11月4日,包括五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行在内的29家银行在福州举行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共同签署了绿色信贷承诺,就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授信管理、积极践行绿色信贷等内容作出了郑重承诺。

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4.9万亿元。然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述会议同时指出,该项工作的推进“仅仅是开始”。银行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银行都参与了绿色信贷,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除了自身利益的因素外,还有相关支持政策不明确、绿色金融和碳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

过剩产能不良资产上升

已经发布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三季度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小幅增长4.1%,与二季度基本相当。多数上市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规模仍在上升。

尚福林在上述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资产有所上升,可以看出,凡是不良资产余额上升的领域基本上属于过剩产能。如果能够做好控制过剩产能的工作,对于提升银行自身的竞争力、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银行业要深刻认识化解过剩产能对自身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产能过剩行业一直是监管层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2012年以来,银监会先后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指导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发挥金融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和调配作用。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和占比呈“双降”趋势。其中,工商银行称,截至9月末工行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和造船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479.7亿元,较年初下降159.6亿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占公司境内贷款比重为2.39%,较年初下降0.41%。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告诉记者,银行其实很清楚对产能过剩行业放贷会带来不良率上升等一系列后果,但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复杂。“有些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属于政府项目,有些属于延续项目。此次银监会要求银行业加强过剩产能行业的授信管理,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契机。”

在此次会议上,银监会对各家银行提出了非常细化的政策要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属于技术改造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项目的合理信贷需求,在商业可持续和手续齐备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确有必要建设的在建项目,在符合布局规划和环境承载能力要求,以及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的基础上,在相关职能部门批准备案并补办相关手续的前提下,可继续予以信贷支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未取得合法手续、不能依法依规补办相关手续的建设项目,立即停止授信审批、贷款发放、贷款支用,不得通过理财产品等其他方式变相提供融资,并主动、妥善收回存量贷款,妥善做好债权保全工作。”

工行行长易会满认为,当前中国的产能过剩体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银行应当根据能耗、技术装备、环保排放、债务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每年对信贷做一些适度的控制,不能“一刀切”或者“急刹车”;对于小微企业的环保标准,也应当和大型企业实行差异化,掌握整体底线、分类指导。

绿色信贷成银行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就曾发布决定,关停了几万家环保未达标的小型工厂,然而通过行政手段关停之后,并未有效遏制过剩产能“卷土重来”。

“此次化解过剩产能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关键是要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推动技术改造,促进技术引进,加快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尚福林指出。

据易会满介绍,从去年开始,工行在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已经为1500户企业提供了“投行 商行”的服务,不是简单的“控”和“压”,而是做好存量结构的调整;在过剩产能的输出方面,一共开展了80多个项目,发放了17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中国企业走向新兴市场和欠发达国家。

“产能过剩的化解和调整,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去优胜劣汰,金融就是市场配置的重要手段。”易会满说。

尽管多家银行在产能过剩领域的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但中国的银行在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等绿色信贷推广方面,往往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

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目前绿色信贷业务占所有业务比重超过了10%。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告诉记者,兴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已经按照国际标准来执行。

“我们的体会是,绿色信贷不是简单的业务推广,而是整个银行内部流程、制度、组织架构的再造。有人认为,推行绿色信贷对于银行而言是一种约束、义务和责任,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它也可以转化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正在不断提高环境和能效利用的标准,银行业的行业准则也在提高,如果一家银行具备绿色信贷产品等相关业务能力,就不会因为推行绿色信贷增加成本,反而会增加市场机会,并将成为这家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切入点。”李仁杰表示。

此前,对于绿色信贷,发改委、环保部、银监会等部委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工作,并积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做法。业内人士预计,践行绿色信贷将成为银行业潮流,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长久以来的惯性,中国银行业整体向绿色信贷转型依然面临挑战。

在可持续发展专家、普华永道合伙人Jon Williams看来,最大的挑战在于银行自身的能力建设。“中国的银行需要来自更先进银行和国际组织的培训,来理解它们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以及潜在的业务机遇。不仅银行的董事会要理解这些风险和机遇,和客户接触的每一名银行员工也要理解,尤其是和能源类、水资源类客户接触的员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