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机步入发展快车道 机械及集团化成重点

近日,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高级顾问许亚雄表示,尽管下滑趋势,煤机企业存在一定困难。但这些困难是暂时的,煤机还将有一个更快速度发展。

未来,煤机机械化、集团化、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发展与竞争的核心内容。

煤机成绩瞩目

许亚雄表示,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10年来是煤炭工业发展最好的10年,特别“十一五”以来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05年以来全国共生产原煤23.49亿吨,到2011年生产煤炭35.2亿吨,6年来共生产煤炭195.65亿吨,年均增长1.95亿吨。到现在全国已经形成千万级企业37家,5000万到1亿的企业11家,全国共创建了359处安全高效矿井,106家信用体系评估,其中获得3A级86家,2A级20家,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好,百分之死亡率降到了0.564%。

此外,煤机制造成就显著,中国煤机取得了举止瞩目的成绩,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少,很多指标已超过国外水平。表现在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到2011年,全国煤机的总产值达到了406851万元,年均增长137亿元。销售收入实现了4026.78亿元,年均增长145亿元,到2011年底,这6年来全国生产的采煤机3713台,生产的掘进机8494台,生产的刮板运输机27115台,生产的液压支架338285架,生产的皮带机17741台。

二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年产600万吨的中采设备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实现了最高月产118万吨,年产1015万吨好成绩。年产1000万吨的设备在山西某县实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实现了最高日产36000吨。这套设备采煤机2500千瓦,刮板运输机2台1200千瓦,液压支架结构高度6.4米,在去年8月14日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现在已经批量生产。年产1200万吨的设备正在陕西红柳林矿试验,这台设备除了采煤机是进口设备以外,刮板运输机3台1500千瓦由我国企业自主制造,液压支架结构高度7.2米,这台机械由平顶山煤机厂生产。

目前我国产煤机最大功率已达到了3000千瓦,刮板运输机3台达到1600千瓦,掘进机480千瓦,这些设备要很快在现场进行工业实验。

目前,结构调整力度在进一步加大,经过联合兼并重组已经形成了石家庄中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郑煤集团,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三一集团,山东机械机械集团,山东矿机等具有国际实力的集团企业。

此外,企业国际化竞争加剧。张家口煤机收购英国PARSONS关键设备,后太重煤机又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生产千米钻机的威利朗沃国际集团公司。

还有一批优秀的企业登录资本市场,2009年以来,三一重装、国际煤机、林州重机,山东矿机,石家庄中煤装备先后在国内外上市。

存在的问题

许亚雄认为,煤机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四方面。一是高端产品依然需要进口,包括千万吨洗煤厂,两千万吨以上露天矿,大型提升机;二是中国煤机企业产业大而不强;三是,中小煤矿机械度低,尤其是薄煤层开采;四是掘进机械化程度低,到目前为止仅有36%,主要由于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好。

他认为,这些老大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检测检验手段比较落后,加工设备不足,技术材料工业还需要大力加强,核心技术没有根本解决,设计观念理念还需要加强。产业虽然大不强,竞争无序。造成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突破。

他认为,国产化是煤机发展的必由之路。国产产品与国外知名品牌还有差距,比如产煤机进口的产品能够连续作业1000万吨,而我们的产煤机要停停打打。但国外设备也有售后服务难达到预计要求,配件供应价格昂贵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快国产化步伐。

此外,改革创新是中国煤机发展的前景。很多企业发展很迅速他们改革创新才能求得发展。比如说中煤装备集团公司经过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了一产一品全套供应。

郑煤机2000年的时候原来产值只有1亿元,欠职工工资8个月去年达到产值70亿元,他们的高端液压支架完全实现国产化。

北方交通重工30年前仅是一个小厂,30多年过去产值达30多亿元。煤机制造从2004年进入行业已经形成以掘进机为主体的全套供应方案。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发展就是因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刻苦钻研的研究团队。

发展趋势

许亚雄表示,目前已经形成了“十二五”期间形成了加强煤机发展的指导意见。

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要引进,吸收,再创新结合,工业信息化融合,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大企业集团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煤机械产值达到1500亿元,培育4到5家企业产值到100亿元以上,3到5个企业3到5个企业跻身于中国机械企业前100强。3到5个企业境内外上市。

为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关于推进煤炭装备制造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煤机装备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煤炭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煤矿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年产千万吨及以上综采成套设备、智能化综采设备、年产2000万吨及以上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年产千万吨及以上选煤成套设备、新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

现代煤炭装备制造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制造服务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煤机装备指导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煤机制造业重点任务是主攻七个重点领域,组织十二项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八大煤炭装备产业群和制造基地,加快煤价制造业结构调整,加强煤机品牌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

其中,着力攻关的七个重点领域分别是:一是在煤炭高效开采成套设备研制领域。二是在巷道掘锚一体化装备研制领域。三是在露天矿安全高效开采设备研制领域。四是在煤矿高效辅助运输设备研制领域。五是在大型选煤厂成套技术装备研制领域。六是在煤机装备再制造领域。七是在煤矿安全产品研究研制领域。

“煤机装备指导意见”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优化煤炭装备制造业生产布局,建设八大煤炭装备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重点建设新疆大型煤机制造基地,支撑新疆煤炭工业跨越式发展。巩固发展东北煤机制造基地,加快山西、山东、鄂尔多斯(600295)、河南、陕西、宁夏等煤炭装备产业发展,建设煤机制造工业园区,构建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形成科工贸一体化,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制造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Ann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煤炭机械 煤炭工业
相关阅读

引智入黔!徐工掘锚机进驻贵州“最美矿区”

长约11米、重达80吨的智能掘锚机在煤层工作面上来回掘进;通过自动传送带,煤炭从矿井中源源不断地输送[详细]2022-09-01 10:44

新中国煤机发展70年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召开

10月29日,新中国煤机发展70年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原煤炭工业部副部[详细]2019-11-05 10:10

三一国际董秘周会东: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带来长期机会

“公司经营业绩自2017年以来快速复苏,截至目前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三一国际正迎接着煤炭机械、港口机[详细]2019-06-18 09:01

瞄准250亿目标 泰安打造大型煤机产业集群

时值“寒冬”的煤炭行业,日子并不好过。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让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以下简称“煤机产业”)犹如雪上加霜。 锁定目标促进转型 为了帮助煤机制造业“过冬”,山东省泰安市近期出台了煤炭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煤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26%;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5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的煤机制造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煤机产业集聚。 近年来,泰安市的煤机产业发展较快,已经形成煤炭综采设备、洗选加工处理设备、机械辅助运输设备、矿井快速定量装车成套设备等产品系列,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已成为该市的支柱特色产业。尽管如此,泰安市煤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强而不大是制约当地煤机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次,也有不少企业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创新能力薄弱、缺少带动性强的主导产品;再次,行业产品重复度高,“新、特、优”产品比重少;最后,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行业集中度有待于提高。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大集团、大基地、大矿井、大通道的四大工作原则,加大煤层气利用开发和提高煤矿装备国产化水平,继续推进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此前不具备机械化采煤条件的矿井由于规模的扩大也可以使用煤机,煤炭机械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市场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度,促进泰安市煤机产业转型升级。 为此,泰安市围绕煤矿装备成套化、机械化、自动化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机产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山东煤机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经济优势,形成以山东煤机、山东能源机械等为龙头的煤机生产基地,打造以尤洛卡、中天泰和、国华科技为代表的煤炭安全预警设施生产企业,形成山东省煤机安全预警设施重要生产集群。 泰安市煤机产业突出集约化发展原则,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搞活资本运营,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产业集群优势;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跟踪国际煤机产业技术发展动向,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市场体系的创新,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基地集群发展 根据规划,泰安市重点建设3个产业基地。依托山东(泰安)山能机械工业园煤矿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新矿集团煤机产业为主体的煤炭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大型化煤炭三机配套装备和洗选设备、单轨吊运输机和充填开采支架、大型快速定量装车站和矿山设备再制造。以优洛卡、国华科技、晨晖电子为主体,打造国内煤炭安全生产监测系统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煤矿安全设备、智能化仪表仪器、安全设施软件等预警系统。以众诚矿山、安信机械为主体打造矿用输变电设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用高低压开关、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多回路电磁起动器等设备。 规划还提出,要拉长产业链,加快发展7大类系列产品。重点发展高产高效综采综掘成套设备、煤炭洗选加工处理成套设备、特大型矿井提升及配套设备、大中型矿井快速定量装车成套设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矿山设备再制造、矿用输变电设备、矿用安全材料等,培育山东能源机械、山东煤机装备等8家骨干企业。培育建设2个产业集群。建设以山东能源机械、新煤机械为主体的新泰煤炭机械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大型化煤炭“三机”装备、单轨吊运输机、充填开采支架和矿山设备再制造。通过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吸引一批“补链”企业,形成以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供销关系为纽带,顺流而下发展的产业纵链,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建设以优洛卡、众诚矿山、力博重工为主体的市高新区煤炭机械装备配套产品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矿顶板安全监测设备、带式输送机、矿用安全新材料及其他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矿业安全系统软件研发。鼓励企业按集约化发展要求,强化分工协作,加强产业链整合,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努力培养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煤机装备生产企业。集群内85%以上的重要煤机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政策护航推进项目建设 规划指出,在项目建设方面,按照“建设推进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签约落地一批”的原则,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推进在建项目进度,重点抓好山东能源机械集团工业园项目、山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装备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环保节能型矿山支护输送设备项目等9个在建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1.7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4.2亿元,利税21.2亿元。 督促签约项目落地,重点抓好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MR340硬岩掘进机生产线改造项目、废旧采煤机械设备绿色清洗及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山东安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防爆特殊型单轨吊车产业化项目等5个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计划投资5.95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3.1亿元。强化策划储备项目,围绕泰安市煤机产业发展特点,突出比较优势,精心策划储备山东新煤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支护输送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125带式输送机项目(二期)、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筹)及煤矿顶板充填材料项目等20个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2.7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利税6.5亿元。 为了确保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泰安市还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为煤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扶持重点工业园区发展。继续强化对欧、美、日等国家的招商引资,发挥市高新区、新泰市制造业产业基地的优势,强化建设煤机产业发展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煤机制造企业入园发展,培育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商贸物流聚集区,打造产业集聚平台。 二是,建立煤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平台。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工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高级专业人才,合作建立行业设计研发中心,打造产学研联盟。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大力开发新产品,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标准化生产。 三是,加大技改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新特优工程”。抓住重点领域、龙头产品,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企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支持发展基地内的煤机项目,开发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质量档次高、经济效益好的煤机骨干项目,做大做强一批从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产业网络项目。 四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度。眼于国内及世界前沿技术,发挥泰安产业和大企业集团聚合优势,论证一批以采掘、支护、运输、洗选装备、煤矸石加工设备为主、各类产品配套齐全的煤炭机械制造项目,推动产业上下游延伸。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大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规模效益。[详细]2014-10-15 10:56

安徽矿机获评“全国煤炭机械工业优秀企业”

近日,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公司被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授予“2013年度煤炭机械工业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过去的一年,安徽矿机面对经济下行的影响和严峻的煤炭形势,外拓市场,内挖潜力,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应对,在煤机行业经营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7.25%,实现利润总额4000多万元,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此项荣誉的获得,是对该公司的高度认可,将激励企业朝着“构建国内一流的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的愿景继续奋进。[详细]2014-05-05 09:51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