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税改革“箭在弦上” 窗口已开启

2012/09/06 10:56北京商报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继续深化资源税改革,将煤炭等资源品目逐步纳入从价计征范围,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这是自去年资源税改革以来官方首次明确表态把煤炭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经济增速下滑、煤炭市场疲软,为煤炭资源税改革提供了时机,在此背景下,官方这一表态或暗示煤炭资源税改革的窗口已经开启。

资源税征收圈定煤炭

昨日,财政部网站刊发了谢旭人《统一思想 狠抓落实 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文章,谢旭人表示,将会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将煤炭等资源品目逐步纳入从价计征范围。

谢旭人这一表态被业界认为煤炭资源税改革时机已经到来。“煤炭资源税早晚会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这项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尽管此项改革不会快速在大范围内推出,但是官方的这一表述也可能暗示资源税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自2011年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后,煤炭资源税改革就被看做是下一阶段资源税改革的目标。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表示,要按照清费立税的原则,积极推进煤炭税费综合改革。

物价平稳提供改革时机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行和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物价也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目前将煤炭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表示,地方财政普遍紧张也“倒逼”资源税改革尽快推出。因为资源税为地方税种,其收入归地方,煤炭推行从价计征后,资源税收入会增加,相应地方政府的收入也会增加。

如安体富所述,去年开始推行资源税改革以来,在今年上半年税收增速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前6个月资源税比去年同期增长68.3%。“此前中央和地方财力关系就需要理顺,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今年地方政府财力吃紧,在此背景下进行煤炭资源税改革既能完善税制,也能缓解地方财力紧张局面。”安体富说。

税率设置需考虑企业压力

一旦在煤炭领域推广资源税改革,下游企业可能会受影响,因而业内人士建议,改革时可适当考虑企业承受力。

“一旦资源税改革铺开,企业成本上升,势必将成本压力转嫁到电力、钢铁等下游产业,企业未来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在推广此项改革前可适当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安体富表示。

林伯强告诉记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到了70%,煤炭发电提供了80%的电量,如果煤炭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后,设置过高的税率会对宏观经济和下游企业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可以仿照去年油气资源税税率改革,将煤炭资源税率设在5%。

责任编辑:Hermia

文章关键字煤炭 资源 改革
相关阅读

新中国煤机发展70年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召开

10月29日,新中国煤机发展70年和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原煤炭工业部副部[详细]2019-11-05 10:10

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 铁建重工煤矿装备蓄势待发!

10月30日-1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详细]2019-11-01 09:17

“智能高效 绿色发展”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开启

【第一工程机械网 现场报道】10月30日,为期4天的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详细]2019-10-30 23:19

我国煤炭产量净增114倍 煤机装备进入世界前列

198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2017年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46%,比1978年[详细]2019-09-26 18:34

煤炭产量70年净增114倍 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已达78.5%

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21日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32亿吨,增至2018年的36.8亿吨,净增114倍,煤炭供给由严重短缺转变为产能总体富余、供需基本平衡。 煤炭工业发生巨变。在煤炭产能大幅增加的同时,我国煤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煤矿数量由1997年的8.2万处左右,减少到目前的不到5700处,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 煤矿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年产1000万吨的综采设备、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机等成套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功应用,全国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78.5%、60.4%,已建成18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生产实现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历史性跨越。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煤炭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有力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来源:新华社)[详细]2019-08-23 15:2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易控智驾规模化落地之旅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近年来,我国智能化煤...详情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