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史上最大并购案带给我们的思考
对于把卡特彼勒作为标杆企业的许多中国企业来讲,现在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问题——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是否应当进军矿山机械领域,而这又能否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只是依据部分产品原理相通或者客户群重合这样的原因,而是基于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判断,可以看到这个趋势已经渐趋明朗。
首先是基于企业行为的判断。在国外,小松、特雷克斯、日立建机等外资企业早已具备了很强的矿山机械生产能力并在这个行业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内,三一集团已经通过位于沈阳的三一重装进入矿山机械领域并已取得不俗成绩,玉柴重工、山河智能等企业也正依据自己的优势,有望对这一领域进行渗透。
其次,从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方向看也是如此。向大和小两个极端发展,是工程机械发展的必然之路。事实上,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主要市场不可回避地指向矿山机械领域。例如,10 m3以上斗容量的大型轮式装载机、120 t以上的正铲式液压挖掘机等。不可否认,近些年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制造大型设备的技术基础和经验。但是,应该看到,世界最大的轮式装载机勒图尔勒L2350可装64 m3的装煤铲斗,整机质量达262 t;最大的液压正铲挖掘机O&K RH400整机质量已经达到980 t,铲斗容量50 m3;最大的履带式推土机小松D575A-3SD操作质量115 t,功率845 kW,推土铲容积69 m3;最大的吊斗铲比塞洛斯BE-4250W,操作质量12 258 t,铲斗容积169 m3……与这些国际巨无霸相比,中国企业的研发制造水平还有漫长的道路。
再次,矿业领域近年来一直在呼吁“一站式”服务,这无疑是对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等产品资源整合发出的诉求。综合考虑资本实力、技术优势、服务网络等要素,工程机械企业无疑最具竞争力。世界第一的工程机械企业并购世界第一的矿业装备企业,无疑将这个趋势更明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十二五”期间,重型机械行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 20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9 870亿元;平均年增长9%~10%;利润总额550亿元,出口额达到850亿元,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国内市场占有率为88%~90%。其中,矿业装备制造业是促进完成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角色。
根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2月,国内矿山机械行业的工业总产值1 645.25亿元,同比增长23.66%;出口68.90亿元,同比增长21.05%。我们看到,中国市场已经超越北美市场成为世界上销售矿山机械台数最多的市场。2010年,中国矿山机械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或许可达到50%。然而,在目前中国的矿山机械领域,企业数量虽多,但大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和质量低、服务差,亟需具有资本优势的企业进入市场来理清市场格局。
可以看到,跨国企业已经纷纷涌入中国,例如山特维克集团正在洽谈收购国内破碎行业一家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一旦收购成功就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破碎筛分市场的现状。如此紧迫的环境已经摆在中国企业的面前,究竟是谁应该站出来?也许我们应当将最主要的目光投向工程机械领域。
特别是对于以土石方机械、运输机械等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讲,他们更熟悉矿山领域需要怎样的装备,能够更敏锐地把握到进入矿业装备的切入点。在国际市场上,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矿山机械制造商已经占据了85%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整个产业的控制权仍有进一步集中于少数企业手中的趋势。在国内,这个趋势也已经可见端倪。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迎来投资的机遇期。各家企业不应当只把目光放在固有的产业链上,如果只是一味发展工程机械单个领域,是永远无法与卡特彼勒、小松这样的企业平起平坐的。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有本土企业在行动——早在2002年,三一集团控股的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从事研发、生产大型煤炭机械综合成套设备制造,2009年11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北方交通、山河智能等企业也选择了跟进,希望通过抓住了市场快速增长带来的机遇顺利进入煤炭机械领域。再一则比较重要的信息是,2010年7月17日,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与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签署总投资2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邦立重机是国内目前惟一一家能生产40~220 t级全系列液压挖掘机的企业,在矿山等大型挖掘机领域的地位不言而喻,此举标志着玉柴重工顺利进军中大型挖掘机市场,同时,进入矿业装备领域。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中国矿业装备领域或许将迎来行业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整合期,本土的工程机械企业,你们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Daisy
![](http://img.d1cm.com/20200618162913.jpg)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卡特彼勒挖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