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中国基础产业实质性去产能路径清晰

2016/09/26 09:54新华网

主持人苏诗钰: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各国应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性发展的共同选择。就我国煤炭行业而言,受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年初至今我国产煤量同比大减,当前部分煤种已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煤价涨幅较大。据悉,发改委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将充分利用多种调控手段,采取相关措施,稳定煤炭供应和价格上涨趋势。

“2016年上半年PPI降幅开始收窄,预示着企业销售开始好转,致使企业利润结束了连续十四个月负增长,这表明宏观经济表现虽然仍有下行的压力,但总体上来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基本接近底部而开始企稳。这预示着不必再出台更加宽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政策的走向更偏向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针对当前国内关注的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有效的去产能,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近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进行了深度解读。

按照他的思路,中国基础产业实质性的去产能已经展开,借鉴成功的去产能经验并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国基础产业仍将具有稳定的发展前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全球的共同选择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各国应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性发展的共同选择。”曹远征指出,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的生产率都处于下降状态。与此同时,自2008年危机以来,各国常规或非常规的货币扩张政策使各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数倍,利率水平下降至历史低位,甚至出现负利率,但总需求仍处于萎缩状态。总需求不足导致全球性的产能过剩,致使价格持续下行,全球出现了通缩阴影。

因此,唯有改弦更张,从供给侧为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创造适宜的土壤和条件,通过创新,以重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并克服通缩。因此,结构性改革是必然。

就中国的情况来看,曹远征认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尤为必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出口出现了连续五个季度负增长。为保就业保增长,中国政府启动了“四万亿”的大规模需求刺激计划。如此高强度的投资,尤其是倾斜于基建与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虽然满足了基础产业已有产能的利用,但由此诱使的产能增加,使其不可持续性日益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4万亿”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的投资多是以债务融资的方式进行的。大规模投资伴随着负债率的高企。2000年-2010年,债务占GDP的比例(杠杆率)年均上升3个百分点,2010年-2015年则年均上升8个-10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八年来的经验事实表明,在全球需求长期不振,经济持续低迷之中,单靠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收效有限,而且难以持续。”曹远征强调,以总需求管理为核心而宏观经济政策已近极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必须转向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为主线,以增加有效供给为目的的结构性改革上来。而中国政府则更强调这一创新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结构性改革的前面加上供给侧三个字。这也意味着,今后政策的重心是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的创新。通过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的转变,为技术进步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以此来培养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长期可持续。在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开启之年的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开局。

中国基础产业

去产能路径清晰

“中国基础产业实质性的去产已经深入展开。”曹远征表示,如何处理去产能与去杠杆之间的关系是此间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

对此,曹远征给出了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能路径是:在基础产业部门,鼓励兼并收购式的破产重组,以大企业为龙头,提高产业集中度;在金融部门,暂时维持高杠杆,在防止抽贷的基础上,对重点行业,尤其是煤炭、钢铁等集中使用坏账准备金,加大核销不良资产力度,并辅以诸如债转股等措施帮助龙头企业渡过难关;在政府职能方面,在持续深化“放(权)、(监)管、服(务)”的改革,配合以重点的就业援助,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帮助产业部门减负并增效。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完善环保标准,改革司法体制,加强审计监管等,加快淘汰滞后产能。形成这一路径政策组合的宏观经济逻辑是:先由金融部门把杠杆稳住(不抽贷、逼贷),在此基础上加快去产能(主要通过收购兼并)。通过去产能改善基础产业的盈利状况,使其具有还本付息能力,进而为全面去杠杆创造条件。

而上述路径的可行性已在中国水泥行业得到验证。他认为,一旦基础产业去产能的路径展开,中国基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便会显现。以钢铁行业为例。2015年中国钢铁产能约12亿吨,当产能利用率下降到70%,亦即是钢铁产量达到8亿吨左右,价格就不再下落,企业的销售收入企稳,利润开始出现。2016年出现的问题是当价格企稳后,已停产的富余产能迅速恢复生产而重蹈覆辙。于是问题的症结在于停工停产式的表面上去产能不能避免过剩产能的死灰复燃,只有转变为以去僵尸企业为重心的资产负债表重组式的实质性去产能才能奏效。一旦钢铁产业僵尸企业通过破产重组实质去掉产能1.5亿吨以上,则价格可长期稳定,剩余优良企业销售收入以及利润可长期持续。而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持续,钢铁企业就具有还本付息的来源,杠杆就会稳固,从而为全社会的去杠杆创造从容环境。

“由此推演到其他行业,其他基础行业如果及时通过改革创新,展开以去僵尸企业为核心的实质性的去产能,其发展前景也不可小觑。这构成我们对中国基础产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抱有信心的理由。”曹远征对中国基础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去产能 基础
相关阅读

中国需求拉动发电用煤炭涨至13年来高点

在亚洲市场,发电用煤炭(普通煤)的价格正在上涨。成为指标的澳大利亚产的现货(即时合约)价格创出约13[详细]2021-07-13 16:01

钢铁去产能“回头看”!两部委:确保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为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促进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详细]2021-04-07 15:58

“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迅速 去产能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钢铁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钢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行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同时为行业在“十四五”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钢铁去产能成效显著 从2016年开始,钢铁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用3年时间提前超额完成了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的5年目标任务,彻底出清为害行业多年的“地条钢”1.4亿吨以上,使“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企业职工得以妥善安置,市场环境有效改善,优势产能充分发挥,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行业形象大幅提升,为促进钢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全球钢铁业复苏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借去产能的东风,全行业多方努力,2016年一举扭亏为盈,2017、2018年实现利润持续增长,2018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至去年11月,近5年来,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9000亿元,是“十二五”的21倍;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75%,稳定在较好水平;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0年末的62.27%,负债水平明显下降,债务结构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宝武宣告成立,并先后重组马钢、重钢、太钢,实现年产钢突破1亿吨,问鼎全球之冠。沙钢、建龙、德龙、中信特钢、方大、敬业等也积极进行兼并重组,共同推动着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至去年11月,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37.3%,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粗钢产量合计占比已超过60%。宝钢湛江、山钢日照、柳钢防城港、河钢新唐钢、丰南纵横等一批精品基地先后建成投产,一批涉及产能转移至沿海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促进了产业布局调整。 劳动效率和职工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行业实物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10%,2019年达到人均年产钢806吨;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超过社平工资增速,实现了共创共享。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亮点不断彰显。一是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行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0.89%增长到2019年的1.26%;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5年的1.2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1.93万件;全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662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万亿元,产品创新升级成效显著;三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目前钢铁行业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共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5年间钢铁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8项,先后有488个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 钢铁材料支撑能力增强 5年来,钢铁行业材料研发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一大批高质量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成功,有力支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钢铁材料,时速350千米高速动车组轮轴及转向架材料顺利完成运行考核,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高强热成型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性能硅钢等产品研发生产已居于国际领先。一批超高强度钢、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研发成功实现了国际军工用钢的自主可控。在高端产品突破的同时,钢铁产品实物质量也稳步提升。2015-2019年,全行业累计有754项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前列水平,51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实物质量水平。 环保节能水平明显提升 钢铁企业迎难而上,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不断推进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节能环保水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颗粒物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首钢迁钢公司投资20多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生态环境部认可的首家实现钢铁生产全工序超低排放的A级企业,太钢、首钢京唐、邢台德龙、山钢日照、新兴铸管、宝武梅山、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也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在钢铁协会官网上公示。宝钢股份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14家钢铁企业跻身“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氢冶金等低碳技术工艺正在加紧研发。同时,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一大批花园式工厂,使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德龙、安钢、三钢、方大等厂区已成为4A、3A级景区。 智能制造迅速发展 5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技术得以应用;大规模定制化水平逐步提升,通过智能制造进行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及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已实现智能化的研究、服务、采购、销售。推动了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模式的转型,目前有7家企业9个项目成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取得积极成果 按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国有钢铁企业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聚焦钢铁主业、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沙钢等民营钢铁企业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重组,使被重组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钢铁企业对标先进水平,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一贯制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了管理提升,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行业受瞩目的管理创新成果。 国际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钢铁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河钢控股塞尔维亚钢厂、敬业收购英国钢铁公司、广西盛隆建成马中关丹产业园综合钢厂。中冶集团总承包的越南钢厂项目顺利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三五”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广大钢铁战线同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拚搏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中给予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详细]2021-02-07 14:52

国家统计局: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初见成效

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我国能源供需形势相对宽松,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初见成效,油气勘[详细]2019-12-09 17:09

秒产超30吨 钢产量连创新高为哪般?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4.92亿吨,同比增长9.9%,再创历史同期最高值。二季度[详细]2019-08-02 14:39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