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大规模进军金融业,全牌照才是大佬至爱

2016/04/25 09:35中国机械设备生产门户

最近有一则消息估计好多人没注意,三一集团进军保险业,由它牵头多家装备机械相关企业筹建的久隆财产保险有限公司3月18日已在珠海正式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装备制造业的专业保险公司,三一集团持股20%,是控股股东。

此外,三一集团目前还在筹备湖南第一家民营银行(三湘银行)。三一重工的人士说称发展金融是因为他们有钱(400-500亿),当然,最终目的还是想带动实业发展。

可能是最近实体经济的确遭受了重挫,大佬们纷纷找寻转向的道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实业企业涉足金融业,而且整体表现出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就以目前最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为例,2014年,南方日报称20余上市公司组团涉足互联网金融,2015年6月北京青年报统计时已经有50家上市公司涉足互联网金融,到了今年2月,共时财经的统计结果已经达到119家。

目前来看,涉足金融界的人们有成功也有失败,更多还处于初步阶段,前途未卜。金融圈的水深得连圈内大佬都摸不清,本该是没人敢轻易碰触的,却依然像个大漩涡,吸走所有人心和资源。

为什么?

1、金融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钱洞”,还最赚钱。

早在2012年就有报道显示,当年上半年市场有一半利润归16家银行,新京报给的标题是“金融垄断压垮实业”。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最赚 钱 的还是金融业(29家金融业公司的总利润达到1.27万亿元,占500强公司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即便到了今年2月,新闻依然称金融业在A股市场发挥着业绩“稳定器”的作用,如果剔除金融行业的营利,上市公司2015年净利将同比下滑21.2%。

以上是宏观数据,而从微观来看,也是如此。早期涉足金融界的实业企业,大都赚得盆满钵满,羡煞旁人。比如七匹狼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在2004年就入股兴 业银行,2009年套现,获利10倍以上。雅戈尔集团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因为金融投资业务实现净利润16.25亿元和12.45亿元。这些故事 在 实业圈广泛流传,自然跟风者众。

当然,有些时候这些实业家们也不是真的想改行,但和金融沾个边就能在二级市场上获得“无上荣光”,为什么不做?去年3月,京天利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称,拟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用于互联网保险平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停牌一周后,一复牌市值就提高了10个亿。熊猫烟花(已更名为“熊猫金控”)在发 布 P2P战略之后,仅仅半年时间股价在二级市场就上涨了126%。据说这叫“市值管理”,这些深水后面的故事笔者就不说了,只说表面~让人看着就“眼红”的 表面。

自古“商人重利轻别离”,企业本身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不分实业企业(家)还是金融企业(家),既然本质相同,金融圈的“利”最大,自然对商人具有最大吸引力。

2、实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虽然商人重利,但毕竟跨界有风险,如果自己原有的事业很好做,企业家们当然也不会花那么大精力去转型。但是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实业企业的日子一 日不如一日。一方面企业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融资却越来越困难,世界工厂优势失去,出口风险不断加大。多数产业“野蛮生长”时期的高 利润时代结束,利润空间开始越来越小,工厂倒闭,而且是成片成片的,整个行业或地区资金链断裂、大量老板跑路甚至跳楼之类的新闻,不绝于耳。

吊诡的是,实业经营越困难,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圈钱却越容易,银行等金融机构更愿意借钱给实力强大的公司,拥有或多或少资本的投资者也更愿意投钱给他们, 于是上市公司每每在IPO或定增以后,握有大量资金,却对着哀声一片的实业界不知如何下手,转身再入金融界,简直是必然的。

3、多元化经营,既利于本业发展,又可分散投资风险

一方面实业经营困难,专注于一个领域很可能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也是大多数公司发展壮大后的优先选择,类似于个人投资者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这个很容易理解。

4、实业大佬的示范作用

有研究称,基本上现在世界上的顶级大企业没有不涉猎金融业务的,产融结合是基本配置,做大了的企业家也都有向资本家靠拢的趋势。在世界500强企业 中,80%以上都采取了产融结合战略。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的信用卡业务、万豪国际酒店集团的资产证券化业、福特汽车的汽车金融业务,通用电气的金融服务业 务等,都具有显著的代表性。

就中国而言,现在实业界的每一个领域,也几乎都有大佬在转作金融。最知名的国民老公他爹,全国首富君,称金融是“万业之王”,他透露2015年万达金融集 团收入208.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7%。这比率,估计把他高兴坏了,所以万达今年把金融板块提到战略高度,而且要重点发展网络金融,打算在三年内实 现万达金融IPO。至于传统地产业务,则要开始大刀阔斧地砍缩。此外,郭广昌、刘益谦等实业界响当当的大佬,也都在金融领域早有布局。

一直走“时髦”路线的京东、乐视,大众熟悉的苏宁、海尔、TCL等纷纷通过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角度切入金融圈。连一些原本十分保守的大佬,比如双汇发 展,坐拥几十亿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一直很有钱却一直很保守,最终也没抗住诱惑,在去年5月就表示考虑申请非银金融业务牌照。已然是时尚圈一员的明珠姐姐 说“从97年开始,格力就没贷过一分钱”,却也在通过格力的财务公司进军金融业,而且号称要做成世界一流的金融企业。2014年格力财务公司被选为试点延 伸产业链金融服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那么成功,都开始进军金融业了,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总之,跟着大佬走不会错。”应该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吧,君不见新 闻报道经常是——“房企纷纷涉足金融领域”或者“家电行业大举进军金融业”,都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来的。谁带的头?当然是大佬们。

5、中国企业组团性质明显

都不知道为什么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明明很爱抱团啊。什么浙商徽商晋商闽商等等,什么青帮……呃……某党……呃,商会老乡会同学会校友会,总之组织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在进军金融业这件事上,实业公司也经常是组团出现的。

比如一开始说的三一重工就联合了多家装备机械相关企业,又如在2014年6月,沃尔核材、兴森科技、海能达、天源迪科、科陆电子5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内容 相似的公告,将与深圳市高新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共同设立深圳市鹏鼎创盈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的地域属性就会更强些,广东、福 建、河南、浙江等多地就有不少媒体对当地的实业企业转战金融做过专门报道,描述了企业之间互相影响与帮带。

6、政策层面的“饥饿营销”大法好

早期,银行业等金融圈是相对垄断/封闭的,众多实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是想涉足金融圈也没什么机会。直到国家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 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实业企业才有机会带着早期积累的资金开始涉足金融界,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早期是城商行的重组改制(各家情况不一,早的2002年,晚的到2007年都有),小额贷款公司开闸试点(2008年5月),接着慢慢放开,比如中资保险 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的上限由20%提高到51%等。去年开始又各种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让互联网金融如本文一开始说的那样热的不行。在我国,政策引导与 鼓励的重要性,毋庸赘言,而最好用的方法其实蛮简单——放开,放开,放开。然后原本“饿”得不行的资本一定一拥而上,大举涌入。

7、真心想为实业发展服务

国家领导层们鼓励实业龙头通过金融创新带动行业发展,这些龙头公司本身呢,当然也因为格局的不同,开始从整个产业链上考虑发展。自己有了雄厚的资金,就开 始想整合产业链,为公司上下游客户提供小额信贷等服务,为他们解决融资难题,利人利己,更好的发展实业,也是一个重要初衷。

8、富二代们喜欢金融多过实业

这是一个有趣的原因。

随着创一代们渐渐老去,二代们作为接班人渐渐开始浮出水面,甚至不少已经掌握家族企业实权。作为二代,他们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于父辈,还有很大一部分人, 被送到国外去接受不同于父辈们的教育,大部分修的还是金融、经济、工商管理、财务等专业,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深受“资本主义”文化浸淫,思维方式多不同于 “勤劳勇敢”的老一辈。回国后又喜欢待在北上广深等金融氛围颇为浓厚的一线城市,于是更不喜欢赚“辛苦钱”,而喜欢赚“快钱”。曾有调查研究显示,他们采 访的二代中有四分之三或多或少都涉足金融投资领域,或在金融机构工作,或与朋友合开金融公司,或者帮助家族企业管理金融投资项目。待这些二代回归或接手家 族企业后,带动实业企业往金融领域发展,也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纷繁复杂的金融业里,哪些是实体大佬们最爱的“对象”呢?

这个就多了,一般顶级的有钱的,就致力拿下“全牌照”。最被大众关注的互联网巨头相关的公司,比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声称“对一切金融牌照都感兴趣”),都走在全牌照的路上。

大型央企就更不用说了,比如五矿集团就涉足了境内外投资、财务公司、租赁、信托、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等领域;中航工业集团旗下拥有证券公司、财务公 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并准备通过收购和参股的方式涉足银行业、寿险业。其他号称自己覆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 典当、小贷、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金融牌照,积极局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产业基金等创新金融的公司也比比皆是。

其次就是结合自身的业务或兴趣或资源范围,主攻不同的领域。比较早期的就是小贷公司、保险公司等,眼下最热的自然是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小贷、众筹、理财产品销售和在线金融服务平台等。

还有自己设立财务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也进行同业拆借、票据贴现、创新金融产品等业务,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当然,这种模式做大了就可以形成供应链金融,为上下游整合资源、提供融资帮助。

最后,笔者想说一个真实案例:某商学院的一个学员,以投资成立村镇银行的名义,组织同学们成立一个合伙企业,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参与者纷纷找组织者讨说 法,甚至认为其涉及刑事诈骗,可最后碍于同学情面及各种原因,没有向公安举报,上亿资金追讨遥遥无期。这些人大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其中有上市公司老 总,有金融圈人士,却轻易被卷入这样的“诈骗案”。说到底,都是掉以轻心惹的祸。所以,“隔行如隔山”,实业企业家们进军金融业还是要谨慎,注重引用专业 人才。至于原有业务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也应适当权衡。毕竟成功的案例虽多,失败的也不在少数。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三一重工 金融业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