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宏观经济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欧盟企业看好在华前景 从我国复苏中受益

2012/05/24 08:4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进入2012年后,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滑,但下滑的幅度已逐渐缩小。在华新设企业数量和实际投资金额曾在今年1月达到低谷,新设企业数量同比下降32.28%,实际金额同比下降42.49%。此后,同比增速下降的势头有所缓和。2月累计新增实际投资同比下降33.32%,3月下降31.24%,4月下降27.90%。

欧盟对华投资增速下降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产物。随着欧债危机在2011年愈演愈烈,资本流动在欧洲戛然而止,从2011年9月起,欧洲银行业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导致大量欧洲投资主体资金短缺,造成了短期投资的回撤或者投资决定延后。德国商业银行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2%的受询企业受危机带来的深度负面影响,企业主不得不更多考虑投资规划的安全性;63%的企业担忧经济不景气而不得不控制投资规模。欧盟对外投资额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下降了。

实际上,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欧盟在华企业也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中受益。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1年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商业景气调研报告》,无论是从行业的宏观景气情况还是从企业的盈利状况来看,受访的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对中国市场抱有充足的信心。在受访企业中,没有企业认为近3年来经营状况不佳,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对未来3年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表示将维持或扩大现有投资规模,不会减资或撤资。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直支持欧洲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质性支持措施,如加大对欧投资,增加从欧洲的进口,搭建平台为促进双边投资提供便利,鼓励政策银行促进双边中小企业合作,等等。

从长远合作、互利共赢出发,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还是应当做出理性的战略判断和选择。一个实力稳步上升的中国符合欧洲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利益,欧洲应该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机遇。欧洲需要理性地看待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链条的升级,对向中国的技术转让持更加开放和乐观的态度。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