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物传承!《桩工战报》见证中联重科“天路情缘”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一首《天路》将我们拉回建设青藏铁路的峥嵘岁月。在中联重科展览馆,静静地躺着一份泛黄的《桩工战报》,它记录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在无声地诉说那段意气风发的奋斗时光,更成为中联重科传承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与不解情缘的最好见证。

△《桩工战报》见证了工程师们建造青藏铁路的峥嵘岁月

△《桩工战报》见证了工程师们建造青藏铁路的峥嵘岁月

2019年9月,央视《对话》栏目组采访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当谈及企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性物件时,詹纯新拿出了这份《桩工战报》。密密麻麻的一行行字,构成了詹纯新和中联重科“母体”——长沙机械研究院老工程师们一份特殊的记忆。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展示《桩工战报》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展示《桩工战报》

在詹纯新看来,这份工地战报“创刊号”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当时条件艰苦,这份战报是用蜡纸在钢板上刻制,然后油印而成的。《战报》上显示的日期1975年9月19日也很特殊,当天,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老工程师们用自主设计的桩机,打下了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第一根桩。

这份战报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沙建机院工程师参加青藏铁路大会战的见证。它的内容显示,一机部青藏铁路汽车、桩工试验组联合誓师大会在西宁高原机电所隆重举行,时任青海省机械冯副局长、省支铁办张副主任以及西宁高原机电所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勉励大家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预祝大家试验圆满成功,胜利归来。

张宝书,是这份油印手抄小报《桩工战报》的一手操办者。据他回忆,在青藏高原坚硬的冻土上打桩基是非常大的挑战,他和同事们一起翻日月山、穿盐湖、露宿风火山,研究验证自行开发的长螺旋钻孔机能否适应高原地区缺氧、低温、低气压以及狂风给施工机械带来的科学难题。最终,专家们一致认为: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开发的长螺旋钻孔机结构合理,能满足强度要求;钻头坚韧,能满足冻土的要求;输出功率大,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选作青藏高原施工机械。

缺氧的高原也考验着这些工程师们。“我们每个人都抱着一定要完成试验任务的坚定决心与神圣使命感,冻土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钻头,风再大也吹不垮我们的决心。我们应是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出色完成试验任务”。张宝书在当时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韧劲和决心,万千建设者们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冻土上打下了一根根桩基、铺上了一段段铁轨,连通了内地与西藏。1982年,全长814公里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通车。它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西藏的联系,在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青藏铁路也以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路程最长两项纪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四大工程之一,并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桩工战报》见证了中联重科与青藏铁路的“天路情缘”,这份情缘也在新世纪得以延续。时间来到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正式动工,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程机械巨头纷至沓来,青藏铁路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厂商比拼的大舞台。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中联重科奋勇创新,研制的几十台高原型混凝土拖泵、高原型压路机成功中标项目并投入使用,闪耀在世界屋脊“第三极”的“天路”,代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牢牢地树立起了自己的旗帜,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工程机械崛起的力量。

一份《桩工战报》与一根铁路桩基,见证了建机院老一辈科研人员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非凡品质。而这种“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吃得苦、霸得蛮”的拼搏精神也一直在中联重科一代代科研人员血液里不断传承和彰显,成为中联重科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力量源泉。

(本文来自:中联重科)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