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公布“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 提出“三端发力”体系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丁仲礼表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三端发力”体系,“碳中和”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以及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实现净零排放。

据了解,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为40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这些排放量最终被陆地碳汇吸收31%,被海洋碳汇吸收23%,剩余的46%滞留于大气中。碳中和就是要想办法把原本将会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下来或吸收掉。

丁仲礼解读了碳中和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国内外形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关键科学问题、任务设计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并就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等提出了初步看法。

丁仲礼表示,当前,世界各国碳排放处于不同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排放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就已经实现达峰,目前正处于达峰后的下降阶段;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排放量逐步进入“平台期”;印度等新兴国家排放量还在上升;还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国,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排放尚未“启动”。

欧盟部分成员国率先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也于2020年9月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雄心勃勃但又极其艰难的战略目标。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同人均累计碳排放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我国追求2060年达到碳中和,其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

丁仲礼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

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已有成果,丁仲礼还对“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提出五方面观点:

一、是“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也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技术为王”将在此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即谁在技术上走在前面,谁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需积极研究与谋划、系统布局、特殊支持,力争以技术上的先进性获得产业上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二、是这轮“大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所需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决不可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得以满足,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竞争,稳步推进。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主要投入在技术研发、产业示范上,力争使中国技术和产业的迭代进步快于他国。在此过程中,特别要防止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居民生活和产品出口。

三、是中科院学部咨询项目只能先给出一个框架性建议,以供科技界讨论、修正、完善。期望汇聚众智后,学部的建议对中国如何推动此“大转型”,如何在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布局完善、责任明确的研发体系等重大问题,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项目组认为,中国学术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参与,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不要急于“收口”。

四、是“大转型”中,行业的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如果某一行业不同企业间不能协调共进,势必会使“不作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提上日程。

五、是评价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甚至家庭的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从能源消费角度论,“支”(即排放)相对容易计量;“收”(即固碳)由于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很难精确计量,尤其是“人为努力”下的固碳增量不易确定。因此,国家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以期针对中国的碳收支状况,保证掌握话语权。

专题报告中,丁仲礼建议,对未来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的报告核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科技支撑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比如二氧化碳对增温的敏感性等需要深入研究。在“碳中和”问题上,科技界依然任重而道远。

据了解,针对“碳中和”问题中的科技需求,中科院学部设立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目标是设计初步路线图,可供研讨、修订、完善,同时在如何落实“路线图”上,提出操作层面的建议。该项目按照排放端、固碳端、政策端三方面进行组织,围绕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政策技术分析研究设立9个专题进行研究。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相关阅读

玉柴携手中科院合作 有望推出革命性产品

  5月9日,玉柴与中科院合作正式曝光,据悉,双方已在石墨烯应用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望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推出革命性产品。   在今天举行的玉林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上,玉林市委书记王凯对双方协议寄予厚望,他说,玉柴是玉林的企业龙头、产业龙头、发展龙头,目前,集团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此次合作必将为玉柴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产业链完善、产品国际化水平提供更多新动能。   玉柴何时与大神级队友合作?   玉柴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启动已有些时日,但为世人所知是在今年两会期间,今年3月8日,玉林市委书记王凯、常务副市长丘德奎、副市长汪下烟等,与玉柴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玉柴股份副总裁梁清延等一行到过程工程所访问交流。期间,晏平说,玉柴集团非常重视与过程工程所的合作,期望能通过引进高端科技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提高玉柴发动机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抢占产业未来制高点。   今天,双方的合作浮出水面。据了解,合作项目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望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推出革命性产品。   未来双方还打算干点啥?   根据协议,玉林市政府与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将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及市场运作,在冶金、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技术融合,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中科院过程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陈运法希望,加快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是新时期科研机构担负的重要责任。当前,中科院过程所正在积极谋划科技转型,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十三五”开局之际,希望以玉林市为试点,给像玉柴这样发展潜力强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   中科院过程所是以研究资源的物质转化全过程并以绿色果城工程为特色的国家级创新基地型研究所。它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研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为一体,在化工、冶金、环境、能源、材料等绿色过程新技术开发方面具有长期深厚的积累,多项技术成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本文来自玉柴)[详细]2016-05-16 11:15

英达集团与中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礼堂,一场对公路事业意义深远的签字仪式在此举行。英达集[详细]2015-07-01 10:06

英达总裁施伟斌荣任中科院MBA企业导师

11月19日,英达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施伟斌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并受聘为中科院管理学院MBA企业导师[详细]2015-03-17 14:26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领导莅临铁拓机械考察调研

11月5日下午,由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和泉州市政府领导、专家组联合组成的调研组莅临铁拓机械开展“关于泉州[详细]2013-11-08 09:31

观天巨眼测苍穹

FAST—一个世界性的工程即将烙上柳工欧维姆的印记。因为伴随着上亿元大单的正式签订,这个世界上口径最[详细]2013-06-08 10:4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