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信息张启亮:应用场景合作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必由之路

平台应用服务水平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竞争力的体现之一,这包括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逻辑上,这也是不同平台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15大双跨平台之一的徐工信息却正在探索与其他平台的开放共享。

4月28日举行的2021数字工业高层论坛上,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启亮告诉中国工业报,正在探索与青岛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合作,如项目投资的模式;第二就是应用场景,徐工信息将把核心的场景、技术和能力开放出来,形成一个共享、共创的模式;第三就是解决方案层面的融合。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企业都是在不同的擅长的领域进行发展,每家都有专长。但中国的工业门类太多了,任何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应用场景都覆盖到。“未来应用场景的合作,将是每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启亮表示:“徐工信息与青岛市的工业互联网企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博取精华,将更好地为青岛乃至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及赋能的能力和解决方案。”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启亮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启亮

提升平台应用服务水平

据悉,目前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了80个细分领域、20个行业子平台,平台工业APP已有11000多个,“杀手级”的工业APP有50个左右,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从解决方案层面,主要包括:

一是有色金属行业解决方案,客户有江铜、铜陵有色等,帮助有色金属企业解决供应链、生产过程的无人化、运输物流体系等。

二是量大面广的零部件加工企业,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的透明化、过程的数字化、质量检测的数字化、排程的数字化。

三是发动机解决方案,客户如潍柴上柴玉柴、云内动力,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把发动机停机和待机时间的油耗降低了8%左右。

四是具有优势的建筑施工行业,通过施工滴滴平台的方式,把施工设备做了共享,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包括工地的智慧管控、增加司机就业。去年为行业带来的效益大约是65亿元。

五是工程机械行业,做设备的远程控制、预测维护、售后服务、应收账款管理等。行业前5名之外的工程机械企业大部分都与汉云平台进行合作。

六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发展非常快。通过汉云平台,实现行驶轨迹的回放。目前与上汽、二汽都有合作。此外,北京市50-60%的厢式物流车辆,都在汉云平台上管理。

七是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汉云平台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联合建立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目前已合作了150多所院校,未来2-3年计划达到500所。

通过连接实现互联互通,是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功能。此外,随着数据的积累,如何释放工业数据的潜能,产生新的动能,成为建平台、用平台企业关注的焦点。

张启亮介绍,大量的中小企业无力购买相关的工业协议,因此上云面临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徐工信息从2019年开始,先后购买了大量的工业协议,通过与企业分担的方式,协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与此同时,通过嵌入式开发,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可兼容90%以上的工业协议,涉及165种工业门类。

而数据价值的释放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因为它需要跨学科和多学科协同。比如发动机的健康状况判断,就需要通过振动、噪音、油耗等数据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工业、计算机、、数学、统计等不同学科人才协同才能解决。例如,汉云平台已经实现设备零部件生命周期的判断,这对于未来的预防性维修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再如,基于汉云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焊缝识别,提高焊接机器人焊接质量。

未来工业互联网如何突破和创新

2021-2023年是工业互联网快速深化、落地的阶段,张启亮认为,这个阶段工业互联网的突破和创新,将重点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创新。未来整个工业互联网的突破,必须和最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如5G+工业互联网,特别是远程施工、远程控制,以及无人化的操作,这些场景的深化应用都离不开5G。

二是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将来工业要实现智能决策,必须与工业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来推进工业的自适应、自决策,真正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

三是应用场景的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应用场景能否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也可以说应用场景比技术更重要。

四是人才。目前工业互联网的人才和产教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缺口很大。如果人才问题突破了,将带动工业互联网的大幅度的创新。

五是中小企业。如果工业互联网连接的只是龙头企业,这不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就应该解决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难点和痛点,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能否迸发出新的能量,就在于中小企业。

据介绍,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的布局有几个方面,一是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公司收入的20%投入到研发。二是交付团队的全国布局,布局18个区域市场,形成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地区的交付服务网络。三是资本市场上市,通过资本和技术两轮驱动, 来更快地为企业赋能。四是未来计划建设20个行业子平台,做深做实垂直行业子平台。五是推进国际化战略,中国工业互联网能否领先,就在于国际化,目前汉云平台已经连接“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未来2-3年计划拓展至40个国家。

责任编辑:Yaodl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徐工挖机群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