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评论》解读三一重工梁稳根发家史
他,从小微企业出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将三一重工打造成市值800多亿元的全球市值500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业界说他是“创业英雄”。
他,带领三一重工冲刺“中国股改第一股”,学者称他为“改革英雄”;
他,把6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同行赞他是“创新英雄”;
德国一位制造商赞叹说:这个男人是“管理英雄”!
这个人,就是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梁稳根。
在很多人眼里,三一重工的主要创始人梁稳根始终是个谜。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他用奋斗的人生演绎着中国企业家的另一种精彩。
《中国工业评论》解读三一重工梁稳根发家史
命运抉择
1956年,梁稳根出生在湖南娄底地区涟源市茅塘镇的道童村。娄底方言复杂,因此有“十里不同音”一说,梁稳根的普通话里就夹杂着典型的茅塘镇口音。梁家祖辈做贩篾生意,到父亲梁柳清这一代,由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家中经常遭遇搜查,篾制品被罚没。在当时的当权者眼中,梁柳清是个政治路线不正确、跨地域流窜的商贩,他的生意最远时到了邻省湖北。当年,全家九口人要等到夜里,才敢偷偷编织竹篾。
1974年,梁稳根从涟源三中高中毕业后,极不情愿地回到村里。他身体瘦小,干不了重活,一个月大约只能得到200多工分,折合4.6元钱。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山村,梁稳根等不及请示,自己去县里报了名。经过两次高考,梁稳根终于考入中南矿冶学院材料专业。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原兵器部下属的洪源机械厂。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铁饭碗,有保障。但梁稳根此刻就表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经常在工作之余与同事讨论企业的发展,并因此结识了好几位思想活跃的朋友。之后梁稳根便联合这几个年轻人,联名给领导上陈改革报告书:计划承包工厂一个车间自营并自负盈亏。但这个想法没有得到领导的应允。在洪源机械厂工作三年后,梁稳根升任计划处副处长以及体改委副主任。看似能施展才华的岗位,其实并没能给他多少发挥空间。彼时,国有企业改革难度非常大。梁稳根意识到改革的深入会推动创业,1986年,他毅然放弃“铁饭碗”,和几个同事下海创业。
梁稳根他们几个辞职后,工厂方面扣押了他们的档案和户口本。更要命的是没有了“干部”身份,没了户口本,在凭户口领取粮票的年代,生活都成了问题。梁父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打,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上班。在老人的眼里,儿子好不容易吃上了公家饭,怎么能随便就辞职不干呢?
扁担没能把“犟驴”撵回去。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经商失败了,我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写一本书--《此路不通》,以此来告诫像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到落后的山村去当先生,教书育人。显然,这两条路梁稳根都没有走。
关于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稳根总会提到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场上贩卖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于是,梁稳根和三位伙伴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辗转来到产羊较多的贵州,买回来一大批羊。就在首战即将告捷时,市场行情却出现了大逆转。因外贸部门取消收购合同,羊价已经开始下跌。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此后梁稳根又做过酒,做过玻璃纤维,同样都以失败告终。打击一个接着一个,梁稳根却没有退缩。通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一种当时市场上很紧缺的有色金属焊料。1986年,梁稳根等四人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到6万元,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这个被别人戏称“小卖部”的企业门口,梁稳根悬挂了两条标语:“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机缘巧合,1989年春节,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视察涟源,看到标语后说:“还要做出一流贡献”。梁稳根的两个“一流”就这样变成了三个“一流”。
1991年,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成为娄底最大的民营企业,产值过亿元。但梁稳根并不满足于此。他在琢磨,同时起步的湖南远大空调,产值已超过20亿元,为何他们却止步在1亿元徘徊呢?
《中国工业评论》解读三一重工梁稳根发家史
成功转折
梁稳根有许多称号,也许来自民间的称号“民营重工第一人”最有分量。这一说法并无夸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的企业“三一”带来了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变革。据统计,1995年,混凝土输送泵中国外产品占据了中国市场的95%以上,而到现在,混凝土输送泵洋产品所占比例不到5%。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国”字号品牌已经收复了失地。这一局面的形成,梁稳根功不可没。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我国出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但环视各地的工地,基本成了进口设备的“博览会”。事实上,国产品牌并不是没有,洋产品之所以能够一度在中国占垄断地位,是由于国产设备缺技术、缺品牌,产品一出厂似乎就被贴上了品质低劣的标签。
梁稳根认为,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造就了上百个世界500强,仅工程机械制造业美国就占了三家。中国是个大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都需要工程机械制造业的支撑,这说明工程机械行业不仅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有长远的发展机遇。
国外技术严密封锁,只有杀开一条血路,掌握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梁稳根几乎是从零开始,踏上了自主创新的艰苦历程。
1993年,对于梁稳根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不仅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并将行业里的著名专家请到公司任职或担任顾问。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开疆辟土难度可想而知。为攻克拖泵存在的问题,用一年多的时间,梁稳根和三一总工程师易小刚天天睡在工棚,第一件核心专利也诞生在这个阶段。那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拖泵高低压切换时需要换接不同的管子,国外企业产品都是这样,而总工程师易小刚设计了一个适用的阀门,在梁稳根的坚持下得以应用,并最终成为核心专利。
也正是因为这个专利,三一的产品研究院讨论技术问题时,有两句话不能说:一句是“国外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这么做”;另一句是“国外没有这么做过,我们也不能这么做”。
能够把混凝土源源不断送上摩天大楼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现在国外。凭着一股韧劲,三一不仅攻克了拖泵问题,而且创造并保持了混凝土泵输送高度世界纪录。2002年9月,在香港国际金融大楼施工现场,三一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比原来由国外老牌企业创造的308米的世界纪录提高了将近100米!2003年9月,在举世瞩目的三峡三期工程工地上,三一新一代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试打成功,使输送三级配混凝土成为现实,填补了国内外工程机械领域的又一项空白。
在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施工现场、京珠高速公路、阿联酋迪拜塔等国内外的大型工程中都可以看见三一产品的身影。1998年4月,三一拖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创造了当时钢框结构建筑垂直泵送上了混凝土300.8米的世界纪录,赢得了“中国泵王”的美誉。混凝土泵输送技术和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三一就获得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50%以上市场份额,并且带动其他国产品牌一起获得了总共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如今,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泵车、全球臂架最长的86米泵车、亚洲第一台千吨级全路面起重机、全球重量最大的3600吨级履带起重机等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都在三一人智慧和汗水中不断被打造出来。
2014年,三一混凝土机械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稳居全球第一。挖掘机械销售收入66亿元,国内市场上已连续四年蝉联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超过15%。履带起重机250吨级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约 40%,列行业第一;汽车起重机50吨及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为行业第二。
2014年,三一重工全年累计下线主机新产品97款、部件新产品11款、研发新技术27项。截至2014年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6370项,授权4693项,申请及授权数居国内行业第一。
责任编辑:Nora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