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例发动机曲轴断裂的原因分析

2014/01/02 14:31第一工程机械网《工程机械与维修》 黄亮

曲轴作为发动机的主要受力部件,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弯曲载荷和扭曲载荷。如果这些载荷在曲轴某个脆弱环节造成应力集中,可能会导致曲轴断裂。曲轴的主要断裂形式有:弯曲循环载荷造成曲轴在轴颈圆角处断裂;扭曲循环载荷造成曲轴在轴颈面断裂;材质缺陷造成曲轴断裂。

在实际应用中,曲轴的断裂并不经常发生,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与曲轴相关的连杆、活塞、缸套、缸体等部件都会受到损坏,因此曲轴的断裂失效分析工作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实际应用中曲轴断裂案例,分析曲轴断裂原因。

1.弯曲循环载荷导致主轴颈断裂

1台3408D型发动机使用过程中曲轴发生了断裂,曲轴的断裂面如图1所示。其使用工况为矿山采石,平时保养良好,工作时间为2.3万h。

该曲轴断裂面大部分表面平滑,有明显的沙滩纹。由沙滩纹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疲劳断裂是从主轴颈圆角处起始的。裂纹起始源有大量棘刺纹,说明曲轴在裂纹形成阶段承受了巨大的载荷。曲轴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裂纹沿着箭头方向扩展,最终在连杆轴颈处发生断裂。

分析认为,曲轴在做功冲程开始时,主轴颈圆角承受的是压应力,连杆轴颈圆角承受的是拉应力。在做功冲程结束时,曲轴主轴颈圆角承受的是拉应力,连杆轴颈圆角承受的是压应力。曲轴断裂发生在受拉应力的情况下,故曲轴断裂不是因为做功冲程过载而导致的。

把发动机拆解之后,发现曲轴的止推片已经断裂,曲轴轴向间隙过大。分析认为,发动机长期在大负荷下工作时,由于曲轴轴向间隙过大,使其承受过大的弯曲载荷和轴向撞击,造成主轴颈圆角长时间承受较大应力,产生裂纹并扩展,最终导致曲轴断裂。

2.扭曲循环载荷致连杆轴颈断裂

1台3208型发动机在运行了1.6万h后发生了曲轴断裂,断裂的位置在Ⅱ缸的连杆轴颈处。该发动机保养良好,使用环境为船用。

该曲轴的断裂发生于连杆轴颈处,如图2所示。断面的大部分区域为平滑面,并伴随有细密的沙滩纹。沙滩纹沿着图2中箭头处开始扩展,故箭头处为断裂起始位置。沙滩纹对面比较粗糙的断裂面为最终的脆性断裂。断裂面与轴颈表面成45°角。

分析认为,此断裂为连杆轴颈的扭曲疲劳断裂。曲轴在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连杆在曲轴连杆轴颈上作用来实现的。由于曲轴质量很大,转速很高,故曲轴的连杆轴颈容易过载。

从图2可以看出,连杆轴颈断裂起始位置在曲轴减重孔的末端。减重孔的直径很大,几乎为连杆轴颈的一半,且在减重孔开孔末端位置有尖锐的加工倒角,由此造成连杆轴颈应力集中。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应力集中的连杆轴颈便产生断裂。对于此问题,可以通过改变减重孔的位置和减重孔的加工倒角圆角化来解决。

3.材质缺陷导致曲轴断裂

1台用于油田钻井设备的3512B型发动机,在工作了7600h后其曲轴突然发生断裂。其断裂面如图3所示。从断裂面形貌看,此断裂发生在连杆轴颈圆角处,断裂面平滑并伴有明显的沙滩纹。沙滩纹的扩展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由连杆轴颈圆角处开始,最终在主轴颈圆角处断裂。

连杆圆角处开始的断裂,往往与发动机的做功冲程过载有关。把断裂面放大,发现裂纹起始位置有个夹渣,分析这可能是材料在冶炼时外来杂质进入钢水造成的。将有夹渣的材料制成曲轴,且夹渣位于应力集中位置时,便容易在曲轴上产生裂纹。除了夹渣之外,在曲轴加工过程中产生缝隙、缩孔和氢脆等,在曲轴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应力集中,导致曲轴产生疲劳断裂。故曲轴在制造过程中,必须做无损探伤来确保其材质没有缺陷。

责任编辑:Quasimodo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本内容由本网编辑在不改变原稿立场或本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观点或第三方内容进行整合报道,以便向读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了解。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网编辑部。
文章关键字发动机 曲轴断裂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