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强调力促扩内需 16股面临重大机遇

2012/05/21 10:36中国证券网

中国中铁(601390):管理效率提升助利润加速增长

2010年10月公司顺利完成了公司债2期的发行工作。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偿还基建建设板块相关借款,募集资金运用计划予以执行后,公司长期债权融资比例有所提高,综合付息债务成本有所降低,公司债务结构更为合理适当调整公司10~12年EPS至0.38元、0.45元、0.54元,对应10~12年动态PE分别为11X、10X、8X,维持公司“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国信证券 邱波)

晋亿实业(601002):新订单众多 增持

公司自2009年10月以来获得订单超过20亿,有效保障公司日后数年业绩的稳定增长。公司上半年预计交单5.5亿元,下半年交单量又好于上半年。2010年全高铁收入将达到12亿元,考虑高铁新增和更新需求,未来2011年、2012年高铁收入将达到年高铁收入将达到年高铁收入将达到16亿、20亿元,增长快速。

公司产品除紧固件外,还生产高铁使用的垫片,能够提供高铁整套产品,整体实力在紧固件业内居前。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虽然公司紧固件业务行业内竞争激烈,但公司近年持续获得高铁等高端订单,且公司的汽车紧固件2010年已开始实现盈利,公司数年内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10-2012年预测EPS为0.36元、0.49元和0.70元,我们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3.7元。(湘财证券 刘金钵 仇华)

时代新材(600458):业绩大幅增长 目标价43元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12.75 亿元和0.9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9.8%和101.2%。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7 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3.99%。公司预测今年前3 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今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 股派2 元。

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良好。上半年,公司弹性元件、绝缘制品及涂料、工程塑料、电磁线和复合材料制品(风机叶片)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3.3%、236.5%、134.7%、41.7%、682.5%。上半年,受城轨线路产品、绝缘漆和风机叶片产品销量增长拉动,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0.65 个百分点,达到25.79%。

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弹性元件业务将持续受益国内铁路投资,公司在动车组领域的实质性进展意味着将更好地分享国内高铁建设和高铁出口带来的成长。公司已具备较强的风机叶片自主研发能力,10-12 年有望实现400/800/1000 套销售。公司将依托长株潭120 万辆汽车产能规划,逐步提高工程塑料配套能力。

公司建筑减震项目接近完成,可抗8 级以上地震,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

增发项目稳步进行。公司减震降噪弹性元件项目完成了近60%。电磁线提质扩能项目经削减投入后,目前已完成大半。公司风机叶片项目转移至天津,已实现部分产能。建筑抗震减振项目将形成10750套产能,目前已接近完成。公司增发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保障。

估值。维持公司10-12 年每股收益0.86/1.37/2.10 元的盈利预测,对应8 月2 日32.65 元的收盘价,相应PE 分别为38.1/23.8/15.9倍。10 年和11 年公司PEG 为0.64 和0.48。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为42.7 元。(金元证券 王昕)

龙溪股份(600592):产品进军新能源军工 买入

业绩略低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 亿元,同比增长56.0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69 万元,同比增长41.1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长32.48%,略低于我们的预期。

轴承业务快速增长,齿轮与变速箱业务快速复:得益于工程机械及重型汽车,以及出口的恢复,公司轴承业务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报告期公司轴承业务收入为2.52 亿元,同比增长46.44%。随着公司在齿轮与变速箱领域新客户的开拓,以及下游需求的恢复,齿轮与变速箱业务收入为7560 万元,同比增长120.46%。

综合毛利率略有下滑: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8.6%,同比下降1.16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一是钢材价格、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永安轴承部分产品价格下调;二是由于齿轮及变速箱业务快速恢复,导致收入占比提升了6%,但该类产品毛利率较低,因此拉低了综合毛利率。

特种关节轴承项目进展顺利:09 年公司决定投资2.36 亿元建设特种关节轴承项目,截止到本报告期,公司已经完成投资4690 万元(其中,约投入2850 万元用于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蓝田一厂区建造一座三层厂房,在母公司延安北厂区破土动工新实验中心的建设工程;此外,投入约1840 万元用于购置部分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约占总投资的20%,报告期内上述项目已经产生1325 万元利润。

看好特种关节轴承项目发展前景:特种关节轴承在航空航天、新能源、轨道交通、钢屋架结构、重载汽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的不断推进,相关配套产品将陆续进入供应商资格认证阶段,而一直以来公司都与中航工业集团在业务上有着密切的交流,若公司能通过该供应商资格认证,将对公司发展形成长期利好。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2010~2012 年公司EPS 0.38、0.57 和0.76 元的预测,以及“买入”投资评级。(华泰联合 吴凯)

责任编辑:Eas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办发〔2023〕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12月7日 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一)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完善国际标准跟踪转化工作机制,转化一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加强大宗贸易商品、对外承包工程、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等重点领域标准外文版编译,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助企业降低市场转换的制度成本。完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进一步发挥《出口商品技术指南》作用,优化国内国际标准服务。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工作,加强标准创新。 (二)促进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完善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功能。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与更多国家开展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下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推动内地和港澳地区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结果互信互认,推进“湾区认证”。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扩大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范围。加强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的政策宣传。 (三)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探索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应急机制,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便利药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在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下快速进入国内市场。简化用于食品加工的食药物质进口程序。支持监管方式成熟、国内需求旺盛的进口展品在境内销售。 (四)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称“三同”)产品认定方式,鼓励企业对其产品满足“三同”要求作出自我声明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鼓励各方采信“三同”认证结果,加强“三同”企业和产品信息推介。 二、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 (五)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组织开展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加强市场对接和推广,鼓励开展集中采购,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进工厂折扣店、进商品交易市场。 (六)支持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拓展企业的国际发展空间。 (七)发挥平台交流对接作用。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展会作用,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展会,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商品交易市场,完善国内国际营销网络,强化生产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等功能,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鼓励内外贸企业以合作区为平台开展跨国经营。 三、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外贸企业商标权、专利权的保护力度,以服装鞋帽、家居家装、家用电器等为重点,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落实电商平台对网络经营者资格和商品的审查责任,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及时纠正制止网络侵权行为。 (九)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信贷支持。鼓励内外贸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保险、保理等信用工具,防范市场销售风险。推动电商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营造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市场的信用环境。 (十)提升物流便利性。加强与境外港口跨境运输合作,鼓励航运企业基于市场化原则拓展内外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拓展主要港口国内国际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推行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进出口双向运作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在重点城市建设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十一)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加强内外贸一体化相关专业建设,发布一批教学标准,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和实践项目。支持开展内外贸实务及技能培训,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融合的人才交流对接平台。 四、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 (十二)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赋予试点地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复制推广一批创新经验和典型案例。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加大内外贸一体化相关改革创新力度。 (十三)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领跑企业,增强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培育壮大内外贸一体化农业企业。支持台资企业拓展大陆市场,支持港澳企业拓展内地市场。对受到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影响的企业加大帮扶纾困力度,支持其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十四)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在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内外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带动更多传统产业组团出海。引导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提升中西部等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支持边境地区特色产业更好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十五)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推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建设,支持发展区域品牌,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共品牌。支持内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外贸代工企业与国内品牌商合作,支持流通企业、平台企业发展自有品牌,与制造企业开展品牌合作。鼓励发展反向定制(C2M)。培育一批中国特色品牌厂商折扣店。建设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增强内外贸领域品牌孵化创新活力。加大中国品牌海外宣传力度,鼓励老字号走向国际市场。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发挥专利、商标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 五、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十六)落实有关财政支持政策。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前提下,用好用足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渠道,积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投向领域和项目条件的国家物流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内外贸商品集散运输。 (十七)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协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内外贸一体化信用保险综合性支持力度,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推动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通过共保、再保等形式,提升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承保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市场化方式支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十八)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强化金融机构对内外贸企业的服务能力。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存货、仓单、订单、保单等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扩大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范围。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和银行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供外汇结算服务。 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分工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各地方人民政府要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推动本地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分析形势变化,充分发挥相关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协同配合和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详细]2023-12-12 22:33

15个数字化要点!《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重磅来袭

又一重磅政策来袭。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详细]2022-12-16 10:21

一图读懂:“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详细]2022-12-15 17:40

强基建扩大内需 稳增长政策加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详细]2022-07-10 12:0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强大国内市场潜力释放 稳中加固经济基本盘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加快恢复稳健前行,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显现。全面辩证客观地看,中国经济有着不竭动力,展现出巨大韧性和潜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光明前景,中国经济航船将无惧风雨、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2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消费拉动作用增强;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2%,新动能快速成长; …… 一系列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棋过中局观走势。下半年我国将继续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投资,加速释放消费增长潜力,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继续提供强大支撑。 复苏脚步不断加快 内需对经济贡献超八成 8月,在全国各地,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工地处处热潮涌动。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供销北方国际智慧物流港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营,其以“智慧农批、数字市场”为经营理念,将打造中国北方最大水产品集散地。 在海南,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商业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和楼承板施工。 刚刚交出优异“期中卷”的武汉,正朝着“全年精彩”发起项目建设新攻势。日前,武汉市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61个项目总投资达2158亿元,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迅猛势头得以继续保持。 8月5日,甘肃全省下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上半年,甘肃208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76.74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35.87%。日前,山东省720个重大项目也迎来集中开工,总投资4328亿元,涉及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 增后劲、补短板、促活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陆续部署推进,为中国经济持续前行的脚步注入动力。 回顾上半年,我国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特别是新动能投资、补短板投资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5%。 在大项目的带动下,投资增长动力强劲。作为内需另一翼的消费也在持续恢复。 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品销售额达302.6亿元,同比增长2.2倍,拉动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5个百分点。麦肯锡公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20年至2025年海南免税市场规模有望增长10倍,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市场之一。 海南成为观察我国消费增长潜力的一个窗口。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4.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压舱石”作用突出。汽车、家电等大类商品销售回升,网上购物持续火热。中国制造、国产品牌成了近七成中国消费者的首选。 强大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80.9%,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步伐越来越坚定,“稳”的势头进一步加固。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消费拉动作用增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2%,新动能快速成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经济持续恢复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总体提升、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高水平开放更进一步 中国强大市场吸引力增强 在上海宝山区,一套高纯氢产量为6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制氢站已经开工建设。这是霍尼韦尔为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先进氢气净化提纯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计划于2022年投入运营使用。 广州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重庆博世氢动力系统、杭州赛默飞生物制药、上海乐高乐园等一批标志性大项目纷纷落地。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设和增资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02个,同比增长81.3%,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76%。 中国经济展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以及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为全球经济反弹提供支撑,国际社会纷纷赞誉,外资企业也用实际行动投下信任票。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各经济体复苏并不均衡。专家指出,继去年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后,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继续处于领先水平。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6%,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则上调至8.5%。 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疫情期间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液化空气因此受益,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中国市场需求的提振对集团在亚太的业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包容度最高,跨国企业的技术、产品和中国的规模优势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建设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造就了完整的产业链,培养了大批技能成熟的产业人才;政府大力扶持创新,产业创新在加速;广大用户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充满热情,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多位跨国公司高管指出,吸引他们在中国投资的重要因素,正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专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重大战略性安排,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具有长期的高成长性,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泉。中国经济有非常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即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强,自我循环的能力强。依靠我国的生产能力与国内市场的对接,全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有利因素持续累积 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2020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此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 新阶段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路线图逐步完善。政策层面,围绕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持续加码激发内需潜力。 ——推动更多重大工程项目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化债券资金使用,优先支持在建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 ——激发新型消费、乡村消费潜力。推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支持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更广泛、更深入融合。支持发展超高清视频终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面向消费升级的电子产品。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当前,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支持经济进一步恢复和向好的因素在逐渐增多。 “今年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供需循环畅通,为下半年经济运行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 刘爱华指出,在经济基本面、供需各方面稳中向好的同时,宏观政策继续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在不断落实落地,这也有利于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为市场注入生机活力。“从总的基本面来讲,从供需循环、市场信心、内需持续增强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还是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复苏的态势。”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要准确把握发展环境新变化新挑战,我国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潜力更大、优势更多。下半年我国将继续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投资,加速释放消费增长潜力。伴随政策效应的持续显效,预计内需将延续复苏态势,为中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继续提供强大支撑。我国有条件在上半年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详细]2021-08-11 09:16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体验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详情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卡特彼勒用服务提升价值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彼得·德鲁...详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徐工首席服务专家:程帅

【第一工程机械 原创】太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汾...详情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专访协会租赁分会秘书长

2024年已经过半,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和竞争的白热...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19.71亿元,员工20000多人。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中联重科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企业文化理念,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销售网络,强大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中联重科继承了国家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8个专业分会会长及秘书长单位,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课题670多项,负责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目前是187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行业技术覆盖率75%以上。中联重科先后完成了90多项国家“九五”、“十五”、“863”等国家重大装备开发、科技攻关课题和专项,被科技部确定为“十一五”三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承担单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P成员单位(ParticipatingMember),每年销售收入的50%来自于新产品开发。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目前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28个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是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其中,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混凝土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塔式起重机年产量2000台、环卫机械产量3000台,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汽车起重机年产5000台以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位。中英文商标——“中联”与“ZOOMLION”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六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