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大美厦工》之大勇若怯第二节:1964首台任务

2012/03/07 10:20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1951年到2011年,贯穿20世纪下半叶,及至21世纪头十年,前后60年。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个沧海桑田的时代,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一个千回百转的时代,一个大时代。

60年里,成长出一个厦工。

这个企业在最不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在最不易生长的时间生长了,在最不可能成功的领域成功了。不简单的企业,非同寻常的厦工,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多少意气风发的人物,多少曲折的经历,多少感人的奋斗!

以下为厦工60周年专辑《大美厦工》,华丽呈现厦工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导语: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做人家不能做之事,成人家不可能之业绩,最需要的是过人的勇气。但真正勇敢的人往往更加沉着冷静,这是厦工早期给人的印象。

今天,对于厦工的前身为何会在1960年突然更名为“厦门工程机械厂”进而跨入这一全新领域,几乎已经没有人可以清楚地道明其中的原委。

但可以揣测一二的是,厦工这时候争取机会承担了国家下达的研制推土机、铲运机,甚至是后来的装载机的生产任务,和之前曾涉猎打谷机、启闭机、切面机以及炼钢设备、锻压设备、金属切削机床等一样,这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摇摆未定的厦工,对于梦想的又一次尝试。

后来的故事告诉我们,正是这一次带有偶然性的选择,才有了今天的厦工。而为厦工作出这次关键选择的人,叫李克忠。

但遗憾的是,或许因为时间的久远,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坐下来为我们详细叙述有关李克忠的故事。在为数不多的还能找到的当时老员工的记忆里,仅仅知道他是军人出身,作为“南下干部”来到厦工,处事果敢,有远见、有魄力。

而现存的文字档案对于他最早的记载,便是1960年厦工前身更名为“厦门工程机械厂”时,李克忠成为了这里的党支部书记。不难想象,在厦工转投工程机械行业的抉择中,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推土机打开一扇窗

1962年前后,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安排下,包括厦工在内的一些重工企业开始试制履带式推土机并很快取得成功。

随后,国家有意组织几家企业联合承担推土机援外出口阿尔巴尼亚的任务,李克忠显然嗅到了其中的机遇。在他动用各种力量多次争取下,厦门工程机械厂最终与杭州半山厂、宣化工程机械厂(现宣工)、成都红旗机械厂(现成工)一起拿到了这个从未有过而意义深远的大项目。

正是这个项目的落户,快速推动了厦工技术和经营能力的提升。在此期间,厦工先后试制成功T54、T75两种型号的推土机和2.7平方米、6-8立方米拖式铲运机。其中,厦工在推土机核心液压件和推土板上取得的突破领先于行业,而6-8立方米自行式铲运机则为国家填补空白。

也正是由于参与这个援外项目的需要,1963年1月,厦门工程机械厂正式成为部属厂,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局(重型、矿山工程局),当年9月被部里命名为国营厦门工程机械制造厂,李克忠成为厂长。

1963年9月,厦工T54推土机成功出口阿尔巴尼亚。次年,厦工被评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红旗单位。

此时的李克忠看到了厦工投身工程机械领域的希望与前景。1963年12月7日,当天的厦门工程机械厂厂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本厂开始成批生产推土机”的消息。现在读来,那时艰苦奋斗的畅快以及明确方向后的喜悦跃然纸上,依旧生动真切。

数年以后,厦工推土机最高年产量曾突破500台,而当初与厦工一起承担阿尔巴尼亚出口任务的杭州厂和成都厂已经不再生产推土机,甚至销声匿迹。厦工的“转型”初现成效。

装载机开启新时代

1964年开始,国家决定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而由此带来的国家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需求和渴望前所未有。当时中央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当前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适应国内经济形势和建设的需要,更积极地展开从国外引进新技术的工作。重点是冶金、矿山、汽车、机床、仪表和电子,以及建设三线所需的工程机械。”

还是由于厦工在援外项目中的突出表现得到国家认可,1964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局下文,要求厦工进行我国首台装载机的试制。并决定由厦工和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联合测绘设计,厦工负责试制样机。

这是厦工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时刻和坐标。不夸张地说,厦工后来的所有荣耀都是以此为真正的起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端的原点。

随后,一机部设法买下了正在北京参加展览会的一台日本生产的STD-125A型装载机,并将其交给了当时“技术能力最为过硬”的厦工。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