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大美厦工》之大雅不群第一节:海翼魔下的重建

2012/03/07 10:23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1951年到2011年,贯穿20世纪下半叶,及至21世纪头十年,前后60年。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个沧海桑田的时代,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一个千回百转的时代,一个大时代。

60年里,成长出一个厦工。

这个企业在最不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在最不易生长的时间生长了,在最不可能成功的领域成功了。不简单的企业,非同寻常的厦工,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多少意气风发的人物,多少曲折的经历,多少感人的奋斗!

以下为厦工60周年专辑《大美厦工》,华丽呈现厦工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导语: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特立独行,坚持自主发展,难能可贵。天下尽善尽美的事物何曾有过,凡事有创新、有变化,才有希望,有发展。

2006年前后,国内装载机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爆发。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之前的数年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的叠加,厦工几乎是一边调整,一边迎战。而如今环顾四周,厦工突然发现,就在自己踟蹰徘徊的几年间,柳工、龙工攻城略地,纷纷“东渐北上”;临工游走于资本市场并引来巨头合资,已经开始发力;徐工装载机依靠集团优势后来居上,向第一方阵发起挑战,而厦工曾经引领主导行业的能力已逐渐衰退,而身后的兄弟同行步步为营已做出赶超之势。

厦工在新挑战面前,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战略徘徊 古往今来,无论军事还是商场,战略之重,毋庸置疑。孙子兵法有曰:上兵伐谋。

而事实上,自上世纪末以来所历经的种种意外与磨难,让厦工步履维艰,比起一些兄弟企业,似乎有些过于坎坷……

回溯10年前的1996年,厦工第一个强力推行了总代理销售制度。初期,由于给予总代理较大的权限和利益,该制度效果明显,在一些亟待开拓的区域势如破竹。而且,总代理制事实上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营销模式,是西方企业和跨国公司惯用的手段,也将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不可绕行的趋势。但由于当时国内代理商尚处起步阶段,缺乏自制与自治的能力,最终导致总代理权限过大、垄断市场,使厦工与总代理之下的广大中小经销商几乎隔绝,进而形成反被总代理牵制的困局。

随后,由于俞步凡案发,厦工操之过急的总代理制销售体系瞬间瓦解,企业还是受到挫折。这是厦工市场战略第一次较大挫折,此后企业陷入近三年的迷茫。

三年后的1999年春节前夕,厦工准备在重庆召开一年一度的经销商大会,以重建代理商队伍。

有意味的是,会址选在重庆。时任董事长的王昆东向经销商广发请帖,试图借“重庆”二字与其修复关系、重归于好。

然而,“雾都”重庆多少也给厦工开了个玩笑。会议开幕前一天,参会者理应都已报到入住酒店,而直到当天晚上8点,已到的经销商寥寥无几。

大惊失色的厦工办会人员把情况汇报给了正在厦门机场等待前往重庆的王昆东,他顿时感到后背一阵凉风。难道之前总代理制给厦工与原来这些中小代理商之间造成的隔膜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之间的信任与关系,不愿再来了?而如果大家真的不来,厦工必死。

王昆东万分焦急,每隔十分钟便拨电话询问有没有人来、来了多少?直到晚上9点半,前来参会的经销商开始陆陆续续走进宾馆。电话传来喜讯,王昆东兴奋地跳了起来:老天不灭厦工!

原来,重庆当天一场大雾,飞机无法起降,直到夜里,雾色才逐渐散去。王昆东的航班也是一直推迟到了第二天早上六点,当他从机场直接赶到酒店的时候,大会已经开始。

会上,王昆东董事长宣布了厦工整个营销策略的调整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中小经销商的积极性。结果,这次会议的气氛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据王昆东回忆,当时很多人都流了眼泪。而这眼泪里,包含着太多的激动、辛酸与惋惜……

营销体系得以理顺后不久,厦工便经历了那场“价格战”。而就在即将大获全胜之时,与主要配套商潍柴的谈判陷入僵局,让厦工再次陷入泥沼。

本来是一手好牌,却再次遭遇挫折。没有如愿进一步拉开市场份额的差距从而一骑绝尘,而且让对手有了赶超自己的机会。而作为继俞步凡之后厦工第二个谋篇布局之人的裘安钢,带着“建立世界第一装载机企业”的厦工情结,也自此告别厦工给他提供的舞台。

与此同时,厦工在搬迁岛外建立工业园期间,关于优先发展股份公司,还是重点资本扩张集团的战略思路的分歧,浮出水面。企业的大战略再次产生摇摆。之后,接踵而至的卡特彼勒收购案,一定程度上搅乱了厦工人的心。

直到2006年5月,厦门机电集团成立,环境的动荡、战略的徘徊才逐渐归于平静,厦工痛定思痛,开始在反思中重建。

改革中崛起  2006年的《厦工文档》记录了厦工当时的改革。

“这一年,公司进行了人事、用工、薪酬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企业竞争需要的运营机制。8月上旬,公司调整了经营班子,建立了新的核心管理团队。改革组织机构,优化职能部门分工和工作流程,管理职能部门减少3个;调整生产结构,9个车间调整为5个车间1个分厂;中层干部由38人减为31人。9月,公司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重新定岗定编,竞聘上岗,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本次改革内部退养及解除劳动合同关系395人,主要精简了部门和车间的后勤管理人员,新聘了一批青年技术工人充实一线生产岗位,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而正是这一年,国家“十一五”开局,工程机械行业重新获得快速发展。厦工的产销量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主营销售收入33.83亿元,净利润5342万元,装载机销量达到16734台。

与此同时,由于原厦门国投公司的撤销,厦工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关系也变得简单而明晰:厦门机电集团—厦工集团—厦工股份。

2006年5月,曾带领厦门夏商集团闯出一片天地的郭清泉临危受命,出任厦门机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是年8月,王昆东进入厦门机电集团任副总经理,而曾任厦门银华机械厂厂长的陈玲成为厦工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至此,厦工的核心领导层完成更替,而随后陈玲又被选举为厦工股份总裁,这也意味着,厦工自裘安钢之后一直空缺的总经理一职终于找到人选。

陈玲,是年54岁,曾任厦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厦门银华机械厂厂长,高级经济师。

陈玲能有今天的气象,并非偶然。她是老三届,在中学时成绩优异,若不是遇到文革,作为全国高考红旗福州一中的学生,她也许会在科学、技术或经济领域拥有相当的造诣。但1969年陈玲成为福州市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两年后,被招工进入隶属兵器工业部的5357厂,即后来的银华机械厂。由于海外关系牵累,陈玲在最初的工作中就体会到失去岗位的危机感,因此她拼命工作,努力钻研,积极向上,养成了凡事以企业为重以及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