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1年7月3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山东青岛联合举行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王金星副秘书长主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王建宇处长发表重要讲话,苏子孟秘书长就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具体情况作了介绍。

规划从行业现状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政策性建议和措施意见等七个方面对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了阐述和规划。高度概括总结了行业“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了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观为发展动力,市场为导向,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发展主线,认真领会、贯彻中央各项相关政策、强化宏观引导,规划利用好一切社会资源和积极因素,转变观念,理顺思路,突出重点。

一、行业现状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一)全行业规模总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工程机械行业2005-2010年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对比(图片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行业2005-2010年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对比(图片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其中主机企业710多家,职工33.85万人,固定资产原值668亿元,净值48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210亿元,年平均利润率为7.51%。

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叉车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一大批工程机械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另外,因地铁城轨建设、高速铁路建设、风电建设等特殊工程作业需要,盾构机旋挖钻机、大型工程起重机、大型混凝土箱梁运吊设备等超出了常规发展速度,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了行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工程机械行业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共有106项创新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10项荣获一等奖,37项荣获二等奖、59项荣获三等奖。

全行业共有19种大型工程机械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发展领域;有18家企业被列入军需采购对象。

已建成基本覆盖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产品领域、布局合理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7个。

企业提取的新技术研发费用已占到销售总额的5%以上。

我国工程机械自给率从“十五”期末的82.7%,提高到2009年的88.5%,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产品的可靠性不断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挖掘机、平地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700小时以上。

(三)调结构,转方式取得明显成效

1.生产集中度大幅度提高

2010年销售额达到100亿以上的企业11家,他们是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推龙工厦工小松中国、斗山中国、日立建机、神户制钢。2010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10年销售额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而2005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22家,占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为40%。

2.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3.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4.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5.代理商体制初步形成,售后维修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四)国际化步伐加快,全球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187.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5.7%。其中进口金额8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3.2%;出口金额103.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4.2%;贸易顺差19.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顺差6.2亿美元,同比下降24%。而2005年进口额仅为30.64亿美元,出口额仅为29.4亿美元。

我国许多企业对自身的定位已经从行业领先变为国际领先,在国际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着更加可行的方案。除了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建立海外服务体系外,自身的国际化扩张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一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收购相关科研院所,设立海外工厂或并购海外企业。二是引进高端人才。

通过参加北京BICES展、上海baumaChina和慕尼黑bauma、拉斯维加斯Conexpo、巴黎Intermat等优秀的、国际化的工程机械展览会,展示了最新产品和进行国际化交流,成为广大企业扩大出口的最佳窗口。

到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数比2001年增长200%以上。

(五)人才培育取得新成果

协会于2006年9月18日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机械行业分中心”,授权开展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新职业的申报、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和鉴定教材的编制和实施、人员培训等工作。

批准了“工程机械修理工”(含操作工)和“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二个新职业的申报,并列入国家职业大典。

组织编写了“工程机械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一批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根据国家发改委及总装备部的要求,及时调运了数百台工程机械发往灾区。

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全行业向灾区捐赠设备和现金共计2.8亿元,包括各种设备近700台。

许多企业还迅速派出救灾突击队,带着设备开赴救灾第一线。

柳工、徐工、中联、厦工、山推、三一、山河智能、洛阳一拖京城重工惊天液压、成都神钢卡特彼勒、小松、合肥日立、贵州詹阳沃尔沃、JCB等企业,都在救灾行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企业素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Daisy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广告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石家庄姜老板的小松情结

掘金利器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在国家新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战略的推动...详情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中联高机全球化发展新征程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11月28日上午,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借bauma...详情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多技术路线并进 合作共赢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11月26日,bauma CHINA 2024...详情
采埃孚赋能中国品牌出海!

采埃孚赋能中国品牌出海!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bauma CHINA 2024展会,采埃...详情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河北鹏远:坚定道路自信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广阔天地里,刘悦以其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带领河...详情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9类主机和3类关键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1位。5类主机出口量和出口总额持续位居国内行业第1位。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075万元,捐衣物14.9万余件,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徐工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一个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工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要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