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首页 > 工程建设 > 市政建设 > 正文
热门: 挖掘机大全 产品疯狂促销 用户都在看什么

创新公租房建设机制 重庆公租房建设领跑全国

2011/07/29 16:42来源:重庆日报

“见过着急的开发商,没见过这么着急的政府。”谭小平,江北石马河村民,第一次公租房摇号时因在外打工而错过了申请时间,没想到几十天之后,重庆的公租房建设就给了他一个惊喜,“网上不是说第二批摇号最早也要等到6月吗?没想到5月就开始了。”

自去年2月开工以来,仅仅1年时间,重庆首个公租房项目—— “民心佳园”一期25栋公租房便走过了从建设到入住的全过程。有人曾将这种建设速度比作当年的“深圳速度”,但参与公租房建设的各方却清楚地认识到,这不过是创造公租房建设“重庆奇迹”的开始。

作为中国最早大规模启动公租房建设的城市,重庆计划从2010年起的3年内,开工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保障60多万户、200余万名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重庆要让市民“住有所居”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对群众有凝聚力,才能对外来投资者形成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因为如此,让老百姓住有所居、活出尊严、活得幸福,成为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了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的决策部署。在近日召开的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把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作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之一。公租房建设,成为我市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新主力”。

为了加快公租房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我市成立了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制度规范。

2010年5月,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通过《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公租房的规划、建设、分配、使用、管理及监督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和规定。2010年6月,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把公租房建设列为了十大民生的首要任务。2010年12月,市政府成了公租房建设指挥部,负责全市公租房规划建设、管理及重大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挥,市级相关部门、主城各区政府和有关单位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并下设4个工作组:由市城乡建委牵头组建综合协调工作组,由市国土房管局牵头组建征地拆迁及管理工作组,由市国资委牵头组建资金筹措工作组,由市信访办牵头组建维护稳定工作组。

重庆公租房建设正式形成了统筹指挥有力、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覆盖全面的工作体系。

重庆公租房亮点纷呈,五个方面富有特色

自去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公租房建设以来,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重庆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色之一是我市公租房建设规模全国最大。重庆公租房建设的大手笔主要体现在:

首先,保障群体的规模全国最大。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住房调控思路,我市30%至40%的中低收入群体将由政府提供住房保障。据测算,由此惠及的群众达到300万人。其次,建设总量全国最大。虽然重庆人口仅为全国人口总数的1/40,但3年计划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如此大的手笔全国绝无仅有。2011年,市政府与国家住建部签订了21万套公租房的目标责任书,占全国220万套公租房建设总量的近1/10,重庆今年集中新建公租房的总量位列全国首位。此外,我市集中新建公租房的开工总量,在全国范围内较之其他省市也是位列首位的。2010年至今,我市累计开工公租房2171万平方米、37.21万套,其中2011年开工总量已达到946万平方米、16.49万套。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大规模的公租房开工量,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了我市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特色之二是服务对象明确。为保证广大中低收入群众都能纳入公租房保障的范围,我市把公租房的服务对象明确为三类:一是进城的农民工。随着城市发展,今后会有几百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都将成为重庆的新生代城市居民。二是新生代的大学生。他们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住房的需要却暂时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三是重庆城市原住民中人均居住面积在14平方米以内的住房困难群体。

特色之三是公租房品质较高。重庆公租房建设结合城市一环、二环间的21个大型聚居区来规划布局,每个区域的商业设施、服务设施、交通配套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可以让公租房的住户和商品房居民能够同等地分享城市发展和社会配套的成果。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热线:010-64866846 E-mail:news@d1cm.com
热度排行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