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软建筑行业顾问:建筑业的数字化革命 从业务数据起始

数字浪潮大风起,当无数企业竞相折腰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金融、无人驾驶、数字化医疗、智能车间等等新技术与新经济时,一派热闹的景象下,却鲜少看到建筑行业的身影。

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事关民生的、体量巨大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建筑业,一旦拉开数字化变革的序幕,对行业的变革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据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3.5万亿元,预测在2023年将达到33.05万亿元左右。大市场下,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也被称为“大蓝海”。

帆软建筑行业顾问:建筑业的数字化革命 从业务数据起始

帆软建筑行业顾问:建筑业的数字化革命 从业务数据起始

但是,通往“大蓝海”的路上,现状是虽然“江山如此多娇“,但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帆软建筑行业顾问孙英达表示:“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企业更注重业务数据的含义,期望通过数据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因为在建筑行业中数据更多的是要解决变化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不变的问题。”

数字蓝海之路:一波五折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建筑行业是一个以人力为主的行业,通常被传统的工作方式和低效率所困扰。而企业自身提升效率的需求和广泛存在的劳动力短缺,以及市场带来的重大潜在收益,使得建筑行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的时机逐渐成熟。

孙英达表示,建筑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导致信息化的水平和企业对管理的要求差别很大,贸然进入数字化阶段,软硬件发展均不成熟,导致企业很难实现数字化管理,数据也无法有效支持业务,甚至有些企业连报表都没有。虽然都有逐浪大数据的想法,但奈何数据基础太差,盲目上线大项目却不扎根基础数据的话,是无法给企业带来真正实际帮助的。

更重要的是,多数建筑企业缺乏懂数据和会用数据的人,也可称之为“缺乏与建筑企业数字化共同成长的人”。由于建筑行业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特殊性,导致很多企业虽然斥重金引进其他行业的先进人才,但依旧无法解决企业现存的问题。孙英达表示,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就是,懂建筑的人不懂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而外调来的技术人员却不懂建筑,行业处于人才匮乏的阶段。

而人才匮乏导致的后果是,建筑企业中的业务人员与IT人员互不理解。归结到底,还是由于信息化起步较晚,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及推广应用,所以企业内部IT建设的推进,势必会面临一定的阻力。

了解建筑业特质,方能让数据发挥价值

在各行业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数据驱动经营和管理是主要的方向之一。但是在建筑业依赖数据进行决策还是困难重重。领导收集到的数据往往都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和分析,面对成百上千的工程项目也不知从何看起,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无法找到专业的人进行分析……。因此在搭建数据平台诉求强烈的前提下,找到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也是至关重要。

建筑行业是帆软的重点行业之一,目前已经服务超过近百家建筑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其中不乏中建三局、中建钢构、电建华东院、云南建投等信息化经验十分丰富的开拓者。孙英达表示,鉴于建筑行业自身以项目为中心的特点,所以要求合作伙伴对行业有深厚的了解,在提供工具的同时,可以在管理和业务逻辑上提供支持,在这方面帆软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帆软定位全行业的特点,也可以将其他先进行业的技术反哺于建筑业,推动行业信息化更好的发展。

中建钢构的企业管理驾驶舱

在帆软的行业解决方案中,管理驾驶舱是一个必备项。这是一个数据分析与展示的平台,它可将业务信息系统海量的数据按照不同管理主体、管理维度进行形象化、集成化、实时化的分析展示,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驾驭企业发展方向。

中建钢构是中国最大的钢结构企业,发展二十多年过程中,企业信息系统也几经升级。但是,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到一定阶段,错综复杂的业务信息系统导致产生各业务板块间“信息孤岛”问题;而海量的跨组织的业务数据又带来 “信息孤岛”问题。如何推倒产生“信息孤岛”的部门墙,搭接贯通“信息孤岛”的业务桥,成为当时中建钢构的一大难题。

经过考察调研外部企业管理驾驶舱应用标杆修企业,了解数据平台方案、驾驶舱展示效果、大屏硬件配置等信息,中建钢构选择了与帆软进行合作,在组织框架上,规划了总部驾驶舱、大区驾驶舱、项目驾驶舱、制造驾驶舱。并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治理、数据充实等工作完成指标模型数据化。通过最终的权限划分、舱面美工美化、系统性的测试和反馈修复,最终实现系统的全面上线运行。

上线后的管理驾驶舱具备数据真实客观、信息实时更新、分析精准智慧、舱面简洁精炼、信息“携带”便捷等多种应用特点。中建钢构管理驾驶舱的打造,实现了公司各级组织的合同额、产值、产量、确权比、收款达标率等 KPI 指标可实时查询,并按完成情况进行各单位的实时排名,指标层层分解、完成情况时时提醒。同时通过纵向建立各管理层级管理驾驶舱,有效地解决了海量跨组织业务数据带来的“信息群岛”问题,助力中建钢构提升企业管理,获取行业竞争力。

在搭建管理驾驶舱和业务数据动态查询系统后,中建钢构还依托帆软BI实现了综合财务分析——财务业务一体化。孙英达表示这在建筑行业很难得的,因为建筑行业业绩财务分离的情况比较严重,且实施难度较大,关键是要抓住系统建设的三个“唯一”:数据来源唯一、维度标准唯一、查看门户唯一,但系统搭建成功后绝不只是简单对数据的统一汇总而已,会同时对建筑企业从管理角度起到提效、降本、抗风险的三个关键作用。

以管理倒逼数据基础完善

然而,在建筑行业,很多企业更关心的是现场发生的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对数据并非特别在意,对数据的依赖性也远低于其他行业。同时,对建筑行业而言,在一个或多个项目中,如果能确定一套固定且流程化的标准固然是好的,但是恰恰由于建筑行业很多数据都是从别处调用的,例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不同地区中的材料成本问题等等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更注重业务数据的含义,期望通过数据帮助企业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因此,帆软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通常从三个纬度解决问题:一是企业应该看哪些数据;二是如何将数据和管理结合,依托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三是更好地提升数据质量。因为建筑行业不是一个数据型行业,而是一个靠人临时管理的行业,项目中往往存在多种突发情况。

这使得在建筑业,数据分析价值往往受限于底层数据基础。但是行业发展迅速,数据积累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孙英达建议企业可以选择先上线BI,通过系统倒逼业务发现数据的问题,后续随着BI的搭建,企业的底层数据质量也会随之完善,价值也随之提升。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文章关键字建筑 数字化革命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10月15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大...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英达科技有限公司

1993年,英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香港。目前,在大陆、美国均设立分公司,为我国最早从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研究的企业,也是唯一集养护技术研发、养护工程承包与养护设备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1997年,英达科技内地全资子公司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成立,管理中心及生产、研发基地位于江苏南京,在南京、北京、广州、重庆、福州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在公路养护领域内,英达科技有限公司以其自主研发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代替传统道路养护工艺,并使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实现了对原沥青路面的100%原价值就地再生利用,因其循环链条最短,利用最充分,最能体现循环经济的精神。英达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为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公路养护装备工程实验室的具体承办单位,目前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及施工技术于2009年被交通运输部评定为国际领先,是真正实现了施工中不打碎原路面骨料的就地热再生机组,真正实现了对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再生利用,在北京、香港、江苏、山东、江西、广东、河南、福建、云南、内蒙古、新疆、湖南、山西、甘肃、河北、重庆、四川、浙江、海南、陕西、辽宁、吉林等地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和干线公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入选了交通部“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参与了国庆60周年北京长安街大修、2010广州亚运会场馆道路及赛道维修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类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PM系列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作为唯一就地热再生设备入选国家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畅销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2010年,英达就地热再生设备在连续两届用户满意的筑养路机械评比中获热再生设备类第一名。十多年来,英达人怀着“善用科技”的信念,不断增强技术研发实力;坚持“创造多赢”的理念,以“延长道路寿命”为使命,为客户节约成本、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朝着“让产品及服务遍及每条高等级公路及市政道路”的目标不断迈进。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