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中国工业设计伴随改革开放扬帆起航

2018/08/21 10:03中国工业新闻网

1978年,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下,中华大地迎来历史性转折。40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不仅书写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壮丽篇章,更谱写出中国制造业自强不息的奋进赞歌。

40年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期间,工业设计在我国从鲜为人知到广泛重视,从跟随模仿到创新赶超,40年艰难起步,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国工业设计被逐渐寄予厚望。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为了满足中国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那么工业设计则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创新攻坚的关键一环。站在40年的节点上,《工业设计周刊》将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从起步、跃升、未来三个层面梳理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历程,回望来路不忘初心,放眼未来蓄势前行!

“改革开放前,中国还没有‘工业设计’这个词。那时候我们国家的产品,‘傻大黑粗’就是它们的代名词,特别是在装备制造领域,更是缺乏工业设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原会长朱焘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工艺美术,开始主张工艺美术实用化,实用品工艺美术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印有牡丹、鸳鸯的搪瓷盆。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有黑暗中摸索的缓慢,也有令人惊喜的快速发展。在工业设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40年间,从不被重视到广为关注,期间经历了太多。”

成立协会 行业雏形初现

“改革开放前,我国制造业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种类匮乏,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都很少。改革开放后,为了拉动进出口创汇,加大了工业产品制造。而国外对产品制造的标准高,我们有很多达不到要求。当时人们的主要高档消费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一位中国台湾地区商人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说,如果把国内的收音机外观设计改一改,就可以把售价翻一番。这引发了高层对工业设计中的外观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也为从政府组织层面推进工业设计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原会长朱焘回忆说。

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中国工业美术协会成立。1987年,中国工业美术协会更名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为当时全国成立最早的一批国家级协会之一。

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更名)大会上,“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工业设计是综合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的设计和外形美术的设计,所以使自然科学技术跟社会科学、哲学中的美学相汇合”,并强调“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所从事的工作,是属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

由此,工业设计在我国有了行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行业形态存在了。但是它在当时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处的位置还很边缘化,尚未建构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制造业工业体系也还未将工业设计融入到其运行的系统结构内。

培养人才 教育界功不可没

中国工业设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发展起于设计教育。资料显示,1960年中国轻工业部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创建“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1983年扩建为工业设计系。此外,那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也成立了工业美术系。有一位青年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赴海外留学的人员到德国深造工业设计,他就是毛主席纪念堂灯具的主要设计者柳冠中。

据柳冠中介绍,1984年,学成回国的他受命与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王明旨一起,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筹建工业设计系。当时中国工业化推进如火如荼,工艺美术学院开创“工业设计系”,区别于国内已有的“工业造型美术”专业,既是与国际接轨,同时也突出了从传统美术概念向设计领域转变的特点。

“中央工美工业设计系成立之初,条件很艰苦,学生上课用的石膏粉都是我和系秘书蹬着三轮车从十里堡运回来的。经费不足并没有成为制约工业设计系发展的瓶颈。”柳冠中说,全系教师怀着满腔热忱,开始尝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他们根据自己对工业设计的认识重新调整大纲,精简了纯美术、装饰类课程,加大设计类课程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从建立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到工业设计系首次招收“理工类”生源学生,结束我国工业设计在“艺术类”学科单一招收文科类学生的历史,在全国形成“艺工结合”教学体系,再到1993年“工业设计”专业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在清华大学等院校领导和为工业设计教育呕心沥血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逐渐建立,这为培养大量工业设计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春江水暖 市场嗅出设计价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建立起市场经济物质生产体系。计划经济时代千人一面的产品,已完全不适应市场需求。当时,工业设计的主战场——“制造企业”,对工业设计作用和价值尚缺乏认识或存在误区,要么重技术轻设计,要么只是外观美化设计,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更不知晓工业设计对企业品牌塑造和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作为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曾任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国家经贸委企业局局长,并在国家经委、计委、经贸委及航空部等单位工作过的朱焘,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管理深有了解。他认为企业才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工业设计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朱焘担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之后,特别强调工业设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因而,他对协会会员结构做出调整,改变了之前成员大多是学校老师的状况,开始着力发展企业会员。

“到底什么是工业设计?”这是朱焘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朱焘认为,工业设计,应该是工业化过程中的设计,是对工业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修正、调整和解决。所以他逢人便讲工业设计,给企业讲、给官员讲,甚至在政协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听取经济组意见时也要讲。他两次在政协提案,建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

经过多方努力,我国工业设计终于得到进一步认知和发展。特别是国内最早市场化的家电消费品行业企业,面对技术和设计基础薄弱的状况,在采用“技术引进”“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畅销产品的同时,启蒙和积累了工业设计的方法和经验,并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生产线主要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工业设计发达的国家引进,今天的海尔集团,就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上海得风气之先,于1993年率先成立了上海工业设计协会,除了举办工业设计展评会和相关培训,还做了不少关于工业设计的相关课题研究,为上海产品的档次提升、走出国门做了贡献。与此同时,由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一些品牌的成功,使得工业设计获得了较大力度的推广,在企业中得到认可。此外,大专院校的设计类学科也日渐增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宁波等地方,把工业设计列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产业。但当时的设计还仅仅停留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并没有意识到工业设计的本质是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而非物本身。

国家引导 掀起重视工业设计热潮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指出,要增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能力和水平,必须提高我国工业设计的整体实力,促进工业设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2007年2月12日,朱焘向温家宝总理呈送了“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令他喜出望外的是,第二天,温总理就对建议给予了批复,并提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对建议中涉及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工业设计师职称等问题作了回应。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定稿时,多处强调了支持和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的内容。国家人事部也开始积极就工业设计师职称问题进行研究。

2010年,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要培育出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形成5~10个辐射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此外,《意见》还从提高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工业设计企业开展业务。

高层领导批示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支持工业设计的方向,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壮大发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作用。至此,全国上下掀起“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热潮。

责任编辑:Jefon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文章关键字工业设计 改革开放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10月15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大...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利勃海尔

利勃海尔家族企业由汉斯利勃海尔在1949年建立。公司的第一台移动式、易装配、价格适中的塔式起重机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公司蓬勃发展的基础。今天,利勃海尔不仅是世界建筑机械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它还是其他许多领域的技术创新用户导向产品与服务的客户认可供应商。多年以来,家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目前的公司集团,拥有大约26000名员工,在各大洲建立起100余家公司。分散组织的利勃海尔集团分成若干个独立运作的可管理规模公司单元,从而确保客户可接近性,以及灵活响应全球市场信号的能力。在各个产品领域,生产与销售公司的操作管理在各个控制公司的手中。利勃海尔集团的控股公司是位于瑞士Bulle的利勃海尔国际公司,由利勃海尔家族成员完全拥有。家族企业已经在第二代人的手中,由IsoldeLiebherr和WilliLiebherr共同管理。利勃海尔LMT112009.1全液压路面起重机,是目前为止最大的公路行驶轮式起重机。它的最大起重量为1200t,配备了100m长的8节伸缩臂,加上126m长的桁架副臂,使最大起升高度达到了182m。它的9桥底盘的最高行驶速度为75km/h。
了解更多